刘善涛 张 瑜
(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也是汉语词汇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历史时期,同时还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时期。本文以时间为轴,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代表成果,对该时期新词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总结研究特点,肯定研究成绩,以期为民国时期汉语语文辞书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剧变。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与外部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子系统,社会的剧变必然引起词汇系统的变化,“凡是这个古老国家所未有的东西的名称,都必须输入”(陈原,1983:307),该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千年”(王力,1958:493),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晚清民国时期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新词问题,如严复在译词实践中提出的“信、达、雅”原则;梁启超在著作中大量使用日源借词,不仅赋予旧词以新义,还大胆创造新字新词;胡适、傅斯年、鲁迅等都主张并使用新词进行创作,但是早期学者多是根据自身的语言实践,从科学启蒙和翻译写作等角度进行探讨,对晚清民国新词的语言学分析不足。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新词研究材料和研究视角不断开拓,阶段特征较为明显,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新中国成立初的30年间,学界主要从宏观视角对该时期的词汇变迁进行概括,对新词和外来词的特点进行探讨。我国最早的汉语词汇学专著都对该时期的词汇发展、新词创制、外来词的来源与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①如孙常叙的《汉语词汇》 (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张世禄的《普通话词汇》 (新知识出版社,1957)。。王力在《汉语史稿》中以鸦片战争为界,明确指出后一时期产生的新词“比任何时期都多得多”,“佛教词汇的输入比起西洋词汇的输入,那就要差千百倍”,并从“尽量利用意译”和“尽量利用日本译名”两个方面阐述了该时期的新词特点。《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1959)是本阶段的代表成果,该书宏观归纳了不同时期的新词变化状况。伍民(1959)对“五四”以来汉语词义的演变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的词汇发展变化和规范进行举例分析,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词和外来词规范中所做的努力。向超(1952)、周定一(1952)等采用枚举法对词汇变迁的原因、新词的来源、词义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词汇变化的规律和自身的研究经验。王立达(1958)、郑奠(1958)分别对现代汉语初期的日源新词进行描写,并将该类词纳入汉语外来词的研究范畴②孙常叙在《汉语词汇》中指出“借自日语书写形式”是外来词的来源之一,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日源词“不应该认为是汉语向日本语‘借’词”。此后,王立达、郑奠、高名凯等都主张前一种观点,现已成为学界共识。。本时期还产生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外来词的专著《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高名凯等,1958),该书虽为普通话推广初期的词汇规范工作服务,但从历时与共时、语言与文化、创制与规范等多个角度对外来词进行了研究,体现出学科初创期的时代特点(史有为,2019)。
新中国成立 后,虽然学者们开始对现代汉语词汇进行专门研究,研究重点也开始由古代转向现代(许威汉,2000:102),但是受时代环境和学科发展的影响,本时期的整体研究态势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研究主题分散,成果数量较少,专题性成果不足,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文献材料挖掘不够,研究方法大多是选取数量有限的典型语料进行论证,缺少准确的数据支持,显露出一定的个人主观倾向。
1979年陈原在《语言与社会生活》中讨论了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和规范问题,后又在《社会语言学》(1983)中阐述了汉语发展史上的汉外词汇接触问题和语言生活中的新词新语现象。1984年吕叔湘将搜集到的170条新词语进行分类研究,呼吁“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陈原对北京街头所见的“新语条”进行调查分析,由此成为该时期“新词语研究的发端”(姚汉铭,1993),对新词语研究具有“方向性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王铁昆,1991),具体说就是在大陆语言学界引起了对改革开放以来新词新语研究的热潮和推动了社会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但未能引起对晚清民国新词研究的充分关注。
本时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在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的搜集整理、理论建设、著作译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1989年该学会就以会刊《语文建设通讯》为主要平台讨论西学东渐以来汉语新词新义现象。在“汉语外来概念词”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创办专刊《词库建设通讯》(1993-2000),为新词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语料,也为词典编纂打下了坚实基础。1997年学会成员黄河清翻译出版了意大利汉学家马西尼的论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该书对19世纪外来词的产生背景和词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指出“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不仅仅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语言试验的成果,而且也是在白话文向国语的地位进化过程中,受西方语言文化影响的结果”(赵艳芳,1996),进一步推动了晚清汉语新词研究。审视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的词汇或词汇史整理和研究成果中的不足,黄河清(1998)将19世纪新词词源的考证视为汉语词汇研究的薄弱点,号召学者们重视19世纪新词的研究。在域外视角的启发下,仇志群通过对晚清民国英汉词典的词条梳理,对外来概念的命名、词义的演变、新词创制中的同实异名现象等进行研究,提出“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1996),对以“五四”作为现代汉语起点的传统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具有启发意义。
史有为(2019)指出“1977年以后外来词研究的学科意识基于前期的努力创建,正在恢复并成长”,对于汉语新词研究和词汇研究而言,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学者们注意到了晚清民国东西方语言文化对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并将目光集中瞄向外来词的研究。这一时期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虽然大陆学者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新语,但在理论和方法上为晚清民国新词研究提供了借鉴。同时,伴随着香港回归和跨地跨界学术交流的加强,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和共鸣,不断吸引大陆学者,甚至海外学者对该课题的探讨。
21世纪初,刁晏斌(2000)明确提出建立“现代汉语史”,探究“现代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填补空白,使汉语史的研究趋于全面”。文中虽将现代汉语的起点定在1919年“五四”运动,但同样也强调清末民初语言发展的过渡性特点,强调对“汉语以后的发展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刁晏斌,2008)。杨端志(2007)认为“一个时期的新词语系统是与上一时期区别的标志,是划分词汇史的标准”,“现代汉语中反映新文化、新科学技术、新社会、新经济、新生活的词语系统产生于明末清初,所以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在明末清初”。沈国威(2008)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语中产生的大量新词看作“近代新词”,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成果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论证了“现代汉语史”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意义,但对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界定存在分歧,后期的研究则淡化争议,采用具体时段、具体材料或模糊起点的做法进行新词研究。刘晓梅(2016)利用汉外词典、汉语教材、官方史料等对晚清民国词汇概貌及演变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涂佳楠(2018)对民国时期汉语新词的数量、类型、来源、造词法等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华树君(2018)对清末民初汉语词汇的“显现与消隐”、词形与词义变化进行了描写分析。
除以时域为界限进行宏观研究外,还有以专书、专刊、专人为分析对象的集中探讨。庄钦永、周清海(2010)以学界较为忽视的明清传教士中文著述为主要语料,对400多个新词语进行词源考证,肯定了明清传教士在汉语新词创制中的贡献。周琳娜(2009)、李娜(2011)均以《汉语大词典》的始见书证为依据,分别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汉语新词进行穷尽式搜集,前文对3万余个清代新词的整体概貌、产生方式、构词特点等进行了分类研究;后文则将2万多个民国新词分出30余个语义场加以描述,并对新词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加以探讨。杨霞(2011)以《东方杂志(1911-1921)》为语料甄选新词11951条,从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面多个角度加以分析。沈国威(2019)以严复的译词和造词活动为对象,讨论了严复在外来概念的译制、科技术语的审定、新式辞书的编纂等方面的贡献,并由此分析了清末新文体、民国新国语和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状况,将译词研究置于东亚近代语言接触、词汇环流及国家国语建构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以小见大,细致深入。近年来还出现了以《海国图志》《遐迩贯珍》《六合丛谈》《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等代表性语料为分析对象的新词研究成果,充实了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内容。同时,研究选题也向多学科交叉的纵深方向发展,或对该时期某类新词加以研究,如同素异序词、同实异名词、二字词①沈国威(2019)以“二字词”为切入点,从汉语佛经译词、日本兰学译词、来华传教士译词和早期进步国人的译词实践出发,讨论了晚清民国时期二字词的创制和中日语言间的互动对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系统的影响。等;或对新词中的某种语言现象加以分析,如音节形式、结构状况、新生词缀、译词用字等;或对新词进行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多角度分析,如早期英汉词典中的语言接触现象(司佳,2000)、都市新词语与社会生活变迁(张蕾,2008)、西源外来词汉化的文化心理研究(张烨,2019)等。
晚清民国是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近代科学术语的大量涌现是本时期新词发展的重要体现,标志着“近代科学兴起、学科分野明晰”(冯天瑜,2002)。对新术语的研究需要置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从多种研究视角,考察其源流演变、融合创新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兴起的“概念史”研究范式正是这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典型代表。该范式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并在中日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引入东亚近代知识考古、历史文化语义学、近现代新名词研究等领域的研究中(靳书君,2019)。前述黄河清的研究已带有此种色彩,冯天瑜(2004)以近代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为线索,从历史学、文化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讨论了晚清西学新语的厘定和中日文字互借问题,对中西日语言文字的变化互动状况加以阐释。金观涛、刘青峰(2009)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教士著作和西学译本等材料的基础上建成了1.2亿字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并对“科学”“共和”等近百个重要术语的演变加以勾勒。目前,这种研究范式已融入多种学科关键术语的分析中,如朱京伟(1998、1999)对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引进日译音乐术语和中国近现代音乐术语体系建立的研究,日本学者荒川清秀(1999)则根据造词法对近代地理学术语的起源和传播进行调查和分析,沈国威(2000)以《植学启原》为依据,探讨中日近代植物学术语的起源与交流,对日本明治时期以来日译植物学术语被引入我国的过程及演变状况进行考察等。
据史有为(2019)统计,本阶段外来词的相关研究成果计434项,包含理论建设与学科完善、外来词考源研究、日源词的多维度网络争论、字母词研究、工具书编纂研究、生力军与新视角研究等六个方面,标志着外来词研究进入“学科兴盛”阶段。《汉语外来词》(2000)是较有代表性的综论性著作,该书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讨论了外来词的定义、历史、类型、规范等问题,对晚清民国外来词状况和日源外来词进行了专题讨论,点面结合,自成体系。
两次西学东渐的明清时期是汉语外来词涌入的重要阶段,《明清汉语外来词史研究》(2016)结合域内与域外文献,对两个朝代的外来词状况分别加以描写,并就明清外来词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进行讨论,探索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内部机制。张琢(2013)以“走向世界丛书”为主要语料来源共搜集清代新词1454条,对其类型、特点和影响加以分析。王文琦(2012)则在“晚清外来词词表”的基础上,从来源语种、借用方式、语义内容、引入阶段等几个方面对2207条晚清外来词的总体面貌与构成特点进行描写分析。李娜等(2014)分析了《汉语大词典》中民国外来词的英语、法语、满语等外国和外民族语言来源,依据《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补充了《汉语大词典》对日源词和科技词语收录的不足。除对外来词时代状貌的整体描述外,研究视角也不断细化和深入,如从译词用字的角度考察西词汉译时特用汉字和词义表达问题(周荐,2016);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晚清民国汉语外来词的传承及其与汉民族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冉斯帅,2014);从专书专刊、译借方式、来源语种(英源、俄源、日源)等①如谢雨丽的《〈航海述奇〉(两种)外来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何谦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词汇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宋梦晗的《近代音译外来词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贡贵训的《近现代汉语英源词的汉译特征》(《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2期)、姜艳红的《汉俄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等。进行专题探讨。
日源外来词是当前外来词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类型,前述新词语和外来词研究中多有涉及,专题性研究也相当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和学科限制,境内境外、汉语日语、语言文化等均有涉及。2000年日本关西大学成立了“近代东西言语文化接触研究会”,并创办会刊《或问》,集中探讨西学东渐下汉字文化圈内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近代语言演化;后又联合中韩学者于2006年成立“汉字文化圈近代词研究会”,每年在中日韩三国轮流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2009年在日本成立“东亚文化交流学会”,研究东亚地区文化的形成、接触、冲突、变化、融合等内容,运用人文学科多视角、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化交涉”现象(李运博,2018),进而将“语言接触”扩大到“语言交涉”的范畴,拓宽了日源词的研究广度。上述活动深化并推动了晚清民国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对该课题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域外日本学者荒川清秀、宫岛达夫、内田庆市,韩国学者李汉燮到中国留日学者沈国威、陈力为、史有为,再到内地学者朱京伟、李运博、何华珍、刘凡夫、顾江萍等,在其本人及门生的带动下,日源外来词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泛,研究的纵深也越来越深入,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②具体可参看沈国威(2010)和李运博(2018)等相关成果的介绍。。
本时期产生了专注于古今汉语转型期新词整理和词源梳理的专门辞书,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研究员黄河清主编的“近现代辞源词典三部曲”为代表,分别为《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和《近现代汉语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三部曲”均以古今汉语转型期为收词时段,以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新词语为主要收词类型,兼收少量的本族新词,属于断代新词描写词典,为该时期的新词研究提供了集中丰富的语料。同时,“三部曲”均采用“年份+书证”的举例模式,在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对词条例证标明始见书证和始见年份,努力标记新词“生日”,为新词溯源,客观真实地展现新词创制的历史语言环境。后出转精,精而愈博,“三部曲”虽在体例上一脉相承,但后出词典更为成熟,为了解近现代汉语变化、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词汇集。宋子然主编《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获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整理收录1912至2011年间11000条新词语,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界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集中收录民国时期汉语新词语,收词以普通词语为主,配例源流并重,尽量标明该词出现的最初时间和变化状况。史有为在论著《汉语外来词》 (修订版)(2013)中增加了外来词“术语索引”,后又出版《新华外来词词典》(2019),收录汉语外来词2万余条,考证日源汉字词3000余条。除词典编纂外,本时期的新词整理工作还散见于部分学者的著作中,如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书末附有“十九世纪文献中的新词词表”,为500条新词标明最初产生时间;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附有“《辞源》中的日源词”和“词语索引”两项内容;朱京伟《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轨迹》也附有“词语索引”。
在词语整理和词典编纂中,香港中国语文学会构建了“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德国汉学家郎密榭在哥廷根大学建有一个关于科学、军事方面新词的语料库①此条信息由黄河清先生提供,特此说明,谨致谢忱。,但均未开放,具体面貌不得而知。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和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共同建设开放性的“东亚近代新词译词研究平台”②网址为:http://www.globalhistory.cn/islib/conceptLs.htm。,计划收录中日近代同形词7714条,并逐条明示中日文献出典,考证源流及词义之变化,详述具体词语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内移动、定型等事实,为东亚汉字文化圈近代词汇交流、东亚域内各语言词汇体系近代重构及近代词汇史、近代概念史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新词整理和词典编纂为词汇研究提供了封闭的语料来源,结合不同词典的收词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手段。李薛妃等(2006)以《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为基础,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分别对近代汉语晚期外来词的译介和构词法进行考察。刘善涛(2017)以该词典为样本,建立信息库,对异名同实概念词的分布进行封闭研究,归纳出该类词语的十种竞争类型。贡贵训(2018)对《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英源外来词的译介方式和汉译特征进行研究,总结该时期英源外来词的存亡规律。周国祥等(2019)利用晚清期刊为《近现代辞源》补充首见书证。王姮等(2012)对《近现代辞源》在体例和引文方面的不足加以指正。庞亚星(2016)利用《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上卷对民国时期汉语新词的概貌、来源、造词法和语用心理等进行了集中研究。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视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都有所拓展和深入,但与汉语词汇史的整体研究状况和该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历史地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本体角度研究晚清民国新词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一定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该时期汉语新词在音节、词类、语义、语用等方面的整体状貌,探析来源,阐述新词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演变规律等。此类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新词的语言状况,但也容易造成重复研究的弊端。新词的产生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晚清民国新词研究逐渐突破了纯语言学的限制,向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甚至语言与近代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将晚清民国新词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文化的交流互动对词汇推陈出新的影响,晚清民国新词对古今语言转型和汉语词汇发展的作用等,既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的词源分析和词汇发展规律的总结,又推进了中西日近代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新知识新概念的涌入促进近代科学词汇的发展丰富,学者们立足新词词形与概念内涵的变化关系,从概念史视角对近代科学史的发展和科学文明思想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拓宽并深化了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的研究内容。
新词新义的产生与发展既源于语言系统内部规律的制约,也与外部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使用心理密切相关,其研究理论除语言本体理论外,还应包含与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理论。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要把它上升为理论范畴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语言学的兴起,改革开放后陈原(1979)首先利用共变理论讨论了汉语借词的发展和语言接触中的洋泾浜现象,引发了学界关注,并顺势应用到晚清民国新词新语的研究中,揭示新概念新词语产生的社会背景、类型特点和发展状况。语言接触是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新词的创制、外来词的涌入是语言接触的重要体现。语言接触理论有助于厘清晚清民国汉语新词与英日俄等他国语言的借用关系,尤其是新概念与新词语间的衔接与定型,深入探究汉字文化圈中的中日韩同形词的共享与融合,深化汉外语言对比和汉语语言规律的认识。在全球史研究的广阔视域下,语言交涉理论打破了语言研究的地域和语种限制,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考察语言交流中新概念新词语的形成、传播、接触和发展演变,而晚清民国新词研究则成为较好的切入点。沈国威将早年所著《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修订为《新语往还:中日近代语言交涉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也体现出本课题研究由语言接触向语言交涉的推进。周定一(1952)早就指出“新词要在语言中扎根必须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张志毅、张庆云(1997)仿照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词竞众择,适者生存”理论重在分析新词创制和发展中的竞争关系,突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语言习惯和规律,对词语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对研究晚清民国新词创制初的词语混乱和发展规范、音译词和意译词之间,同实异名词、同素异序词内部的竞争关系有一定指导作用。
经过70余年的发展,晚清民国新词研究逐渐摆脱了早期通过简单枚举形成的经验总结法,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科学。注重共时和历时相结合,从共时层面对新词的产生和引入方式、形式、意义等进行深入描写,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词不同阶段特点的对比研究,梳理新词历时演变发展的过程,以厘清晚清民国汉语新词形成的轨迹,揭示汉语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注重描写和分析相结合,在对晚清民国新词进行详尽梳理和客观描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用丰富的实例和准确的数据对晚清民国新词的形成、特点及发展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释。注重语料库计量方法的运用,从已出版的大型字典辞书、报刊文献和电子数据库出发,通过限定条件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对象,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中对研究对象进行穷尽式分析,将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考察,确保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可信。晚清民国时期是近代话语体系的构建期,近年新兴的概念史研究方法有助于从更为具体和立体的角度看待新词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变迁,打破了纯语言学的局限,值得借鉴。
材料是研究的基础,若想准确描写晚清民国新词面貌,就需要对语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随着晚清民国新词研究的深入,研究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传统纸质材料方面,一是《汉语大词典》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 《近现代辞源》等各种针对性工具书;二是西学东渐以来,西人编写出版的各类中文著作,如《新约全书》《大美联邦志略》《博物新编》等;三是中国人译介西方和日本各类知识的著述,如《海国图志》《万国公法》《四洲志》等;四是近代国人创办的各类报刊,如《时务报》《清议报》《东方杂志》《新青年》等。现代数字资源方面,境内外学术团体开发了一些电子资源平台,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发的“民国图书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开发的“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北京爱如生公司开发的“中国近代报刊库(大报)”、国学公司开发的“近现代日记全文检索数据库”、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数字数据库中的“英华字典数据库”“近代妇女期刊数据库”“近代城市小报数据库”等子库、新加坡“《叻报》数据库”、日本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等,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材料的范围,也为新词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主题日趋丰富,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已受到学界重视,本学科的独立地位和多学科的交叉特点得以凸显。但是,当前研究中还存在诸多待加强、待拓展之处,以外来词的研究为例,虽然成果显著,但21世纪以来的半数成果为硕士学位论文,专书专论较少①据史有为(2019)统计,2000-2018年间共发表硕士学位论文213篇,出版专书专著13部,数量悬殊较大。由数据可知,外来词研究学位论文高潮期为2006-2012年间,说明“学位论文似乎也已过了高峰,通常类型的研究已经接近尽头,必须冷静考虑如何才能深入并持续”。,在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队伍的稳定性方面较为薄弱,已有研究存在“同质性高,良莠不齐”的缺陷,这种现状亟须引起警惕。
汉语的发展历史悠久,而我们对汉语史的分期和定性却争论不休,与近现代历史和文学的研究相比,古今转型期的汉语词汇研究亟须加强。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杨端志(2007)将明代中晚期的第一次西学东渐作为起点,仇志群(1996)将鸦片战争后第二次西学东渐作为起点,史有为(2000)则将清代中期笼统地称作近现代汉语的起点,多数学者采纳王力(1958)的观点,将五四运动作为现代汉语的起点,但却忽视了对王力所谓“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1840-1919)的讨论。蒋绍愚(2005)指出“语言的演变是不能用分期的上下限来隔断的”,但语言研究者却有所侧重,凸显某个时期某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他强调近代汉语研究应当加强“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接轨’”问题。然而“从近代汉语过渡到现代汉语,还有许多研究不足的地方”(周清海,2015),“清末民初语言的研究基本还是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一片领地”(刁晏斌,2008),“全国性的汉语研究杂志上关于近代新词的词源考证以及近代词汇体系形成的研究论文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沈国威,2020),这种研究局面又影响到对词汇史和汉语史的深入探讨,亟须引起学界关注。
同时,晚清民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交流史上独具特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汉语新词研究与该时期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概念史和语言接触与交涉的研究已有所体现,但还需要继续拓展和深入。在中国近代科学思想史、学科发展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宏观视域下讨论“概念—词语—世界”三者的互动关系,探讨新概念的引进、新词语的创制所引起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革新、近代学科体系的建设、汉语词汇系统和语义表达方式的转变、汉语语体和文学创作风格的转换、新词新语在推动中国近代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此类研究既需要其他学科的配合,更需要语言研究者的努力,增强词汇研究成果在相关学科发展中的影响力。以新词中关注度较高的外来词研究而言,“汉语中尚有许多疑似外来词缺乏考订,许多外来词的引进时间与早期书证阙如,使用数据基本上还是空白”(史有为,2019),日源汉字词与字母词争议尚未平息,此类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语言学知识,还需要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支撑。
总之,晚清民国汉语新词的时代特色鲜明、史学意义重大①刁晏斌(2008)曾对该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进行过纲要式论述。,对其研究具有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重价值,已引起汉字文化圈和华语区,乃至海外汉学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前景广阔,需要研究者“长期锤炼攻坚克难的能力与毅力”(史有为,2019),继续开拓、深化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学识浅薄,主要就70余年来大陆学者的词汇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挂一漏万,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