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 燕 沈海燕
幼儿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课程构建实施的广度、深度、园所文化和办园质量。在幼儿园搬迁、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我园坚持从零开始、从内而外、从近及远,充分开发和利用园内外资源,用爱与梦想打造高质量的园所环境。
教师走进新园,在欣喜之余发现:户外场地开阔,塑胶场地占比最大;绿化面积多,乔木以榉树、香樟、银杏、梅花和海棠为主,灌木以金边黄杨为主。总之,户外课程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园领导和教师一起走进周边城市的新建园,实地考察,感受“处处有绿意、处处有文化”的园所环境,领略“处处有童真,处处有发现”的游戏氛围。
如何在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打造幼儿生命自然成长的生态?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环境?园领导层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观点辩驳,达成三条规划理念。一是融入童智,充满童趣。坚持“儿童是幼儿园主人”的理念,全园参与,征集师幼的意见,全力打造幼儿自在活动、自主游戏、自由探究、自发创造的儿童乐园;二是全人教育,乐享生活。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物尽其用,融入各领域发展目标;三是遵循自然,还原本真。我园立足现实,将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鱼鸟虫兽纳入教育资源,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最大程度释放儿童天性。
幼儿园是幼儿的乐园,游戏是幼儿的游戏。“你们想玩什么游戏?”“你想要怎样的材料?”……教师把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抛给幼儿,一下子打开了幼儿的话匣子。经过整理,幼儿主要有以下建议:想要一个空中户外游戏场,就像航空母舰一样,要有能瞭望的望远镜;有一个游泳池,能在里面开船,还要有水车;野战营要在山坡上、战壕里;指挥部放在树上,还要有陷阱和网,最好可以在水里玩;想要赤脚玩泥巴,玩沙区要有沙滩、有各种工程车,可以打排球,种植物;表演区舞台要大,要有换衣间、化妆间、话筒音响,乐器再多一些;车类区要增加碰碰车,可以玩“快递员”“外卖小哥”“送报纸”等游戏;球类区除了皮球、足球、羽毛球,还可以玩各种各样的球等。
小、中、大年级组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绘制成图,邀请家长在小程序中投票,最终选取了沙地人家、空中栈道、军事基地等作为必备游戏项目,融入户外资源中。
教师是幼儿园的基石,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那么,教师想要什么?为此,我园组织教师参加专题阅读、专题讲座等活动,结合书中案例及姐妹园优秀经验。教师根据我园《在阳光下体验,在耕读中成长》课程游戏化项目,罗列出最想要的户外资源:打造一个迷你地窖,启发幼儿探索地下秘密;设计循环水系统,开辟微型的水下洞穴,提供幼儿探究水下世界的条件;建构木质的空中跑道,串联部分区域,引导幼儿感受高度与视野的关系;利用区域的角落,栽种多样的花草树木,共同领略四季的变化;假山下建小房子,空间利用更充分。
与其想象,不如实践。我园对照《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底线清单》,整合师幼的想法,共同描绘梦想中的家园,花、果、菜、沙、水、泥、小屋、农博馆、阳光房、紫藤架、种植园、动物角、空中瞭望台、地下微世界……我园可以预见:新园的每一处都是师幼想要的样子,每个角落都能和幼儿互动,每一方空间都散发着自然气息。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厘清环境与目标、资源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性思维。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户外资源按照社会交往、运动体能、艺术表现、生态自然、科学探究五大类,进行梳理,整理出游戏项目、发展目标、所需材料以及可能引发的课程,让资源更清晰、课程更了然。
我园对新园的室内空间进行设想,有江海表演馆、麒麟木工馆、妙迪美术馆、星空科技馆、米粒生活馆等,还构想过走廊和教室,让新园成为幼儿的游戏乐园。新园还有很多留白之处,以后就交给幼儿和教师仔细打磨,挖掘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价值,让生命自然成长,让教育自然发生。
海门“江海门户”,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相望,历史的沧桑和强劲的优势,使海门拥有了独有的传统文化及丰厚的地域资源。我园在建构、探索园外课程资源过程中,总结出“地图——表格——名片”进阶式的总体思路。
幼儿园课程资源要便于幼儿随时随地利用,以徒步或亲子骑行抵达为最佳。我园以北城为中心,3~5千米为半径探寻资源,通过审议,从众多资源中选出可被开发的资源,用文字和图标绘制成专属于我园的具象资源地图,为幼儿的启蒙课程增加立体感。我园还把视野拓展至更具人文特点的远方,如龙桥、蛎蚜山、常乐小镇、家纺城及机器人小镇等,让园外资源一目了然,更具园所特点和地域特点。
我园聚焦儿童发展,双向匹配对课程与资源,将资源按照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一级分类,然后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对园外资源进行二级分类,最后在三级分类中填入相关项目的名称、照片、地址及资源的运用途径,通过归纳整理,提升资源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如何利用同一种资源发展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核心素养,深挖资源课程价值,实现从资源到课程的转换?我园给每个资源做名片,形成资源数据库。师幼只要点开“标志性建筑海门火车站”的名片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各年龄段对火车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小班着重挖掘外部显性特征资源,开展系列观察与表达活动“神秘的火车站”;中班主要挖掘内部结构及功能资源,开展系列探究与体验活动“了不起的火车站”;大班重点挖掘站内人员活动及典型行为,开展系列调研与扮演活动“红海火车站”。
资源名片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相同的资源,运用途径和发展目标都各不相同,教师运用起来更具操作性和参考性。
资源是催化剂,孕育了更多诗意和发展的可能。我园在资源建设和利用中,把握三个使用原则。
资源利用中经常存在“只见资源,不见儿童”的现象,教师更关注是否利用了资源,而忽视了如何通过资源利用促进幼儿发展。我园注重引导教师解析课程、研读幼儿,促使幼儿与资源、课程与资源的双向互动。
我园增设资源管理员,可以提前预约,避免同一资源被同时提取,使资源运用更有效、更便捷。
我园将资源地图布置在新园大厅,让教师、幼儿、家长共同为丰富和更新地图献计献策。我园根据不断变化的周边资源,及时调整资源库,让课程资源始终处于“未完成”“可变化”的状态。
资源是一个物品、一处风景、一段历史、一种方法。今后,我园将进一步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秉承自然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促进幼儿自然成长,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