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金川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2 06:49刘生明李晓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肥全区蔬菜

刘生明,李晓林,张 婷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金昌市金川区位于北纬38°21′,地处黄金分割线,气候温和干燥,日照充足、夏季比较凉爽,日照时间长,极端天气较少,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蔬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有机物高,是发展绿色、有机高原夏菜的理想之地。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金川区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稳步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金川区紧紧围绕“菜篮子”工程,大力推进无公害及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着力强化对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同步提高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引进培植以金昌市金从玉、甘肃辰银等公司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带动能力强的蔬菜经营主体,推动全区蔬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 年底,全区建成金川区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居佳供港澳蔬菜基地、东湾村绿萝卜种植基地等多元化、高效化、精细化、生态化、现代化的高原夏菜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9 个,建成中西设施农业示范园、东湾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等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5 个。通过多茬种植,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 313 hm2,通过多茬种植,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 600.3 hm2,其中:红辣椒820 hm2,洋葱3 040 hm2,露地蔬菜3 527 hm2(含复种),设施蔬菜213.3 hm2,据测算,2021 年全区蔬菜产量达到38 万t,蔬菜总产值达到7.6 亿元,全区蔬菜产业初步达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格局。

1.2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农户为基础,生产基地为依托,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市场为纽带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格局。

1.2.1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经营主体,先后引进金从玉、金海彧、江楠集团、甘肃辰银等蔬菜经销龙头企业,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三变”改革,构建“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蔬菜农技协联合会,吸纳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107 个会员单位和个人,涉及种植、加工、冷链贮运、农机服务、营销等各个产业发展环节,培育各类蔬菜经营主体达76 家。

1.2.2 冷链仓储设施不断完善 全区建成各类恒温库133 座,全区库容累计达到40.44 万m3,农产品储藏能力提升至3.84 万t,基本实现蔬菜采后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淡季入库冷藏保鲜管理的“淡存旺出”营销模式,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2.3 营销体系不断优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建成大型蔬菜集散市场1 座,市区内小型蔬菜市场16 家、蔬菜直销店18 家,建成双湾镇陈家沟村和天生炕村蔬菜集散市场2 个,建成农产品仓储分拣中心1 个,在建占地133 hm2的金昌·江楠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1 个,开发线上销售平台2 个,同城线上销售平台1 个,线下实体店铺20 个,建成农超对接示范点10 个。同时,精准分析蔬菜产业南北市场行情,充分利用高原夏菜等品牌优势,在每年6—10 月,牢牢抓住南方地区因受季风气候和灾害性天气影响、蔬菜供给严重不足的销售机遇,通过“错峰”销售,将蔬菜远销香港、澳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弥补南方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拓展国内外部市场,金川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粤港澳大湾区”甘肃高原蔬菜主产区和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的重要集散地。

1.3 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同步建设高效节水,夯实农业基础支撑。

1.3.1 设施农业方面 在新华村试点园区的105 座日光温室安装温室智能小气候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在龙口村日光温室安装智能灌溉系统102座,在许家沟戈壁设施农业园区安装自走式喷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52 座,在天生炕育苗基地安装自走式喷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12 套。

1.3.2 高原夏菜方面 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九个井蔬菜基地建成高效智能示范基地90 hm2,建设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3.3 hm2。依托省级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项目,在建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0 hm2,扩大水肥一体化示范面积200 hm2,在金川区园艺场新建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66.7 hm2,在膜下滴灌整村推进的新粮地村建成自动加肥站一座,推广示范面积300 hm2。

1.3.3 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 持续加强院地合作,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2021 年,开展育苗移栽、微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绿色防控、有机肥培肥地力等农业技术集成技术示范基地面积3.3 hm2,引进供港蔬菜、高原夏菜、红辣椒、南瓜等蔬菜新品种60 余个;持续加大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稳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6 666.7 hm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左右;同时,示范推广蔬菜穴盘育苗移栽、密植栽培、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等新技术,推广、使用机械施肥机、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药机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新技术运用水平和机械化生产效率。

1.3.4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 加速农业机械引进示范推广,积极推进机械施肥机、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药机、联合收割机等先进农业机械与现代农业产业对接,全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24 万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6.95 万kW·h,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区内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一乡一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 个,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全省领先。

1.4 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制定和推广蔬菜无公害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30 项(次),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2 家,认证面积1 166.7 hm2,获得绿色蔬菜产品认证5 个,全区“三品一标”蔬菜总数达到21 个。同时,以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主导,以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为重点,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指挥平台1 个、视频监控平台1 个、追溯平台2个、追溯试点8 个,全区13 个农贸市场和6 个蔬菜生产基地设立了蔬菜农残检测室,区级农产品自检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严重短缺

金川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主要依靠永昌县境祁连山区自然降水、冰川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和渗漏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内年降雨量少,在蔬菜种植中,即使采取修建高位蓄水池,配套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单茬用水量仍在7 500 m3以上,配水定额无法满足蔬菜用水需求,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基地建设最大的“瓶颈”。

2.2 蔬菜种植发展空间有限

金川区全区耕地确权面积17 446.7 hm2,每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 666.7 hm2以上,剩余耕地种植蔬菜、饲草、西甜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虽通过多茬种植、麦后复种等措施开展蔬菜生产,但在保证完成粮食种植指标的前提下,发展蔬菜产业的耕地空间十分有限。

2.3 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比较薄弱

全区蔬菜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无大型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入驻,蔬菜生产附加值不足,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全区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品牌建设及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带包装的商品性好的产品,产品定位总是在优质低价的细分市场。再加上,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等因素,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市场营销比较薄弱。

2.4 区域品牌缺乏

目前,金川区龙头企业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品牌建设及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产品定位总是在优质低价的细分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品牌。

2.5 蔬菜保险参保率低

蔬菜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加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应对蔬菜种植出现的因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明显偏弱。省上明确了农业保险全覆盖,但由于市、区财力有限,不能满足蔬菜保险所需财政配套资金,再加上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参保意识不够,导致蔬菜保险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增加了蔬菜产业发展风险,无法保障其收益。

2.6 尾菜处理存在短板

金昌作为重要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和流通集散地,还需加工外销从周边地区收购的蔬菜,全区尾菜年产生量约22.5 余万t。虽通过将肥料化、饲料化等方式进行尾菜处理,但区内无大型的尾菜精深加工和处理企业,尾菜处理存在短板。

3 对策建议

3.1 继续加强基地建设

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完善蔬菜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协调做好信息服务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资市场监管等工作,为蔬菜产业发展搭建更高层次平台。扶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就业率高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蔬菜基地建设和运营。

3.2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为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好、用活“三变”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成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和资金服务于蔬菜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扶优培强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蔬菜产业,辐射带动工厂化育苗、冷链仓储物流、净菜加工、尾菜处理的发展,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

3.3 注重强化品牌经营

引导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优化产业规模,提升菜品质量,塑造企业形象。加大蔬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快品牌认证步伐,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4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共同开发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做好引进人才服务,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5 积极探索农业保险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保险工作要求,细化保险补贴品种,引导蔬菜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对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红辣椒等蔬菜品种进行价格保险,有效防范和降低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3.6 持续狠抓质量安全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制定完善农产品品质标准和生产经营技术规范,对蔬菜生产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力提升蔬菜产业质量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水肥全区蔬菜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奇怪的蔬菜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蔬菜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