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民生新闻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2022-11-22 05:31文_卢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受众

文_卢 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速迭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已经被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渗透在日常场景中的碎片化传播。滑屏时代全面到来,媒体格局也面临整体重塑,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而言,这样的改变使得无论是报道方式还是传播手段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众多电视新闻节目类型中的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寻求立足之地,值得深刻思考。

一、技术驱动传播,优化选题内容

从前新闻业界有这样的说法,“镜头胜过榔头”“摄像机胜过推土机”。而电视台也一度因为拥有先进的摄录设备和制作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视频类新闻唯一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然而现在,这份职业优越感荡然无存,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技术优势的丧失。不断更新的智能技术,不仅打破了新闻传播在时空上的边界,还实现了多种媒体高度融合,受众不再作为单一被动的信息接收方,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产品和平台直接参与到了新闻的制作传播中。

全媒体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革新的结果,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移动传播都将是信息传播的最佳方式。目前,传统新闻媒体在融合改革中,技术更新落后,这极大限制甚至阻碍了包括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内的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改变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新闻传播的“移动优先”策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弱化。所以电视新闻从业者必须真正摒弃惯性思维,主动增强媒体融合意识,在如何借助智能技术之力、丰富民生新闻节目上动脑筋,给受众在观看新闻信息的同时带去更佳的体验感,从而达到更好的融合传播效果。

二、提高新闻含金量,突出节目辨识度

新的媒体环境为受众提供了浩瀚的信息海洋,但同时也给受众制造了一些幸福的烦恼:当一个突发事件或是热点话题出现时,信息爆炸,受众想要从海量内容里辨析出真假好坏,得到真正准确又有价值的信息,难度不小。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节目必须思考的是:如何为受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内容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舆论认同,体现更大的媒体社会价值。

首先,质量把控,提高新闻含金量。民生新闻包罗万象,有大有小,不少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博取眼球,赢得流量,过于一地鸡毛,肤浅琐碎,过度放大矛盾冲突而忽视了价值内涵,完全忘记了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所在。这些缺乏“营养”的新闻内容,不仅起不到任何宣传引导的作用,而且会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健康良性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融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节目若要持续性发展,首先就要在提高自身品质上积极创新。民生新闻不只有市井新闻,在新闻选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扩大格局,既要扎根小日子,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要放眼大时代,为人民群众深入浅出地解读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而对舆论作出正确引导,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在内容的具体呈现上,要重视视角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进行更有深度的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根本价值,凸显出民生新闻的社会担当。

其次,立足本地,增强核心竞争力。相比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更具贴近性和较为本土化。因此,民生新闻主要以关注百姓日常生活,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抓手,且通常都是针对本土新闻资源进行深挖,这就形成了民生新闻节目呈现出不同地域特色的特性。在信息繁杂的内容池里,越是这样特色鲜明的产品越容易被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旗下的民生休闲频道为例,频道以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为媒体融合的第一落脚点,不仅在本土获得了很高的价值认同感,借助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甚至成为爆款,频频出圈。

民生新闻节目在策划运营时,一定要做到真正立足本土,明确“我们的地方优势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核心资源?”“我们的独特性在哪里?”针对本土选题,要结合本土发展趋势,针对本土生活特点,突出民生新闻的公共服务属性。《1818黄金眼》推出的“天天3·15”维权服务平台,主打“零距离硬核维权”,门类涉及美容美发、旅行住宿、买房买车、学习考培等方面,既丰富了节目选题,同时也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受众进入平台后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填写投诉诉求,或分享自己的维权故事,图文、视频方式均可,后台编辑则会“零时差”进行互动,对投诉信息、维权故事作出及时跟进和处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节目收获了流量,也赢得了更广泛的口碑。

三,注重新闻人才培育,深挖新闻品牌价值

就像一款明星产品注重品牌的打造一样,本土民生新闻节目想要在融媒体时代站稳脚跟,也需要树立起带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突出自身特色,创新出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高质量内容产品,争做民生新闻垂类中“非我莫属”的那一个。以《1818黄金眼》为例,该节目18年来一直深耕浙江,并坚持内容原创,目前已经在全网搭建起了具有自身话语体系的融媒矩阵。在民生新闻垂类中,《1818黄金眼》可以说牢牢占据了新媒体舆论宣传高地,它的成功破圈正是得益于差异化定位和高辨识度的品牌形象。

高质量的内容推动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同时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内容作了有力赋能,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从业者务必积极探索,在提升节目个性上下足功夫,本着为社会服务、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原则,让节目得到持续性发展,牢牢锁定受众。

第一,重视开拓用户思维。很多时候,传统新闻媒体的固定思维限制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真正的用户思维要求的是,新闻内容生产者从用户需求和利益出发,为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这与新闻从业人员坚持新闻价值导向是不矛盾的。而且,真正的用户思维还对内容生产者起到了有效的倒逼作用。因为新的传播格局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对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促使新闻从业者在坚守正确导向的基础上,必须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更多让受众满意且易于互联网广泛传播的好作品。

第二,持续加大激励机制。依托优秀的人才生产优质的新闻产品,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保障。很多新闻媒体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探索,但改革力度疲软,缺乏突破性,不能从根本上吸引人才队伍,留住人才。重视激励机制创新,加大激励力度,必须成为一项持续性、常态化的工作。传统新闻单位要根据新形势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各项改革举措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不仅赋予年轻人才更多的创作、薪资等方面的主动权,还要在物质满足和精神认同上做好双向保障。比如,湖南广电陆续推出了鼓励工作室创新、为创新项目增加孵化出口、依据“投入产出”实行绩效分配等系列激励举措,收效十分明显。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受众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民生寄语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