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在我一生的创作中,奥运的分量远重于电影。首先还没有一个导演能有这样的机会,两次执导奥运开幕式。电影是我的职业,但奥运会是不可比的。其次,电影有时候是个人的,按个人喜好去有感而发。而奥运会,从做这件事的第一秒开始,你就知道你的身后是国家,是全体中国人,你有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代表的不是个人,成功也不是个人的成功,不知道多少人的心血才获得那一晚上的璀璨绽放,这个意义完全不同。我预计,点火有望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最大亮点。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李宁的飞身点火已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画面。而这一次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在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个设计是为了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自己也一度很忐忑,但很快获得了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和国际奥委会的肯定。很庆幸,北京冬奥会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升民:辞旧迎新之际回望,传统媒体走了一条更侧重于数字化技术逻辑的演进路径,互联网机构走的是一条依托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机构虽然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但同样面临四个关键问题,即:数据化、融合化、平台化、智能化。对于智能融合媒体来说,它需要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数据化,需要灵活流动的大数据;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基因,形成数字化联动和融合的基础;需要有平台化的运行模式和管控机制;需要有产业经营的支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保障媒体信息传播的核心功能,并实现价值观引导。如此一来,媒体机构就需要进行根本性的重构。“全媒巨人”理论构想的提出,就是对如何实现媒体机构的智能化、融合化重构进行思考的结果。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互联网电视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未来电视传媒有限公司CEO 李 鸣:我们传媒人面临着一个内容与产业的大变革,但实际上的变化是以小变量的方式一天天慢慢出现的,正是因为这样小小的变量,在量变中积累着行业的质变。回头看电视匆匆走过它的百年历程,看互联网电视走过的十年,其实就是通过技术驱动产生新的服务供给、通过行业从业者不断更新迭代自己服务方式的过程。用户所感受到的是来自于电视机的体验变化,我们看到了黑白、彩色,从高清到超高清,背后的推动力是网络的迭代,从铁塔的无线传输到卫星覆盖,再到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在全世界催生出了互联网电视传媒产业。我们生于技术,但我们必须长于服务。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新技术不断为我们的产业赋能,5G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新场景发生的可能性,AI带来更高效更精准的与用户之间的匹配。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华为集团董事、质量与流程IT总裁 陶景文:任何企业、行业、传媒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其目的是支撑主业持续成功和做大做强。华为所有的变革不是为了建造一个世界级的IT工厂,而是要面向未来构建一个世界级的华为品牌形象力与传播力。按照我们的经验和做法,战略引领是发挥数字化价值的关键环节,构建高质量的市场竞争力是数字化转型的实力基础。要从业务场景出发,注重提升用户体验,重构生产与管理的流程,规划资讯传播的路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重视大数据的价值,打造统一的数据传播平台,进行有效的数据治理。同时,要构建相应的数字化生产与传播体系,包括人才、组织、产能的整合,挖掘和建树优秀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