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宣亚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近些年的基层实践中,伴随着农村现代化,不少地方出现了“大拆大建”“一刀切”等现象,只顾追求速度而盲目乱拆乱建,还导致了千村一面等现象的出现。
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宏观层面看,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部署。具体到落实上,则需要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但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做法就是把城市的建设规划方案,一揽子全部搬到乡村,在村里建设文化广场、布设文体设施,在乡间小道种植名贵花木,把乡野河滨建设成河滨公园,将旧有的村舍全部推倒重建,建成统一制式的水泥房屋。于是乎,本该独具田园特色的村庄,被改造成像城市又非城市的特殊产物,让农民感到虽在家乡,却已没了家的味道。
而在强势的统一规划之外,村庄无序建设的问题也尤为突出。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用地管理中,虽然守住了耕地红线和农村宅基地使用要求,但对于乡村规划布局、村风村貌、建筑标准、房屋设计却没有进行整体的引导和管控。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公共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用地、农民住宅建筑用地失衡,建筑拥挤不堪、乡村规划建设失序的现象。
因此,乡村建设过程中,强势管控、统一制式地大拆大建不可取,而缺乏规划、放任自建的行为也不可纵。要知道,农村实现现代化,绝非简单复制城市化,不能通过城市的扩张来“吞并”农村。中国大地上多如星辰的村落,不是村屋、阡陌的简单堆叠,实现现代化,也不是将旧屋推倒,盖上钢筋水泥的楼房,再铺上沥青马路就能一下子实现的。中国的村庄里,有几千年文明沉淀的厚重底蕴,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实现农村的现代化,需要摸清、摸准农村的发展节奏。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此为纲,乡村建设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去精准定位乡村的功能,科学、客观地通盘考虑地理区位、产业结构、住宅布局、土地使用、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合理地规划乡村建设。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功能互为补充,城市与乡村的风光交相辉映的图景,就不能将乡村建设为廉价的城市复制品。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诉求,集聚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做自己家园的主人,调动他们参与建设未来家园的积极性。
现代化不是彻底地以新去旧,而是去糟取精地科学发展。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根本而言则是要将城市现代文明引入农村,这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还需要现代化的文化和理念。并且,这种现代化的文化和理念要与乡风文明充分融合、美美与共,不能搞“拿来主义”。要尊重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精心规划布局,不要冒进贪功,搞“形式主义现代化”。未来的中国乡村,应该有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有先进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有传承未绝的历史人文气息,有可供后人观瞻的古风古貌。只有建设这样的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建成与城市文明同样璀璨的乡村文明,打造宜居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