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菊浪,金俊铭
(1.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 多年文化传承而绵延不绝的古老文明国度,其中以儒家为内核的传统文化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长期而浸满式的影响。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言行举止中透露出对于传统的崇敬。因此,美国学者E·希尔斯在看到古老文明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后,得出“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传统为合理反思积累了经验”[1]的结论。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优良家风的形成需要从传统家风中汲取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就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内容是关乎“修齐治平”的思维逻辑体系,《礼记·大学》中就曾记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最重要的现实起点就是在于正心修身,是人自身的“修行”。这一点在绝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家风中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论述,诸多的家训、族规、家书中都有着对宗族内的子弟品行与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新时代的中国构建和美新家风、同筑温馨新家庭、共建幸福新社会,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家风中寻找灵感和智慧。“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赖于良好家风的推动。千千万万家庭的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和保证,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整个社会和每一个社会个体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3]因而,现代良善家风的建设不仅关乎中国现代家庭个体的和谐,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社会整体的稳定。
一般意义上,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的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具有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用[3]。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所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宗族所内含的风气,促使培养出来的子弟拥有良好的素质。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化的表达,通过约束与规范使得整个家庭或宗族走向集体化的共同意志。因而,对于本文中的中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和现代家风的关系探究,首先需要将两者内容做一个较为准确地把握,中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渗透在中国古代家庭或家族的行为规范,它以儒家文化作为基本内容而围绕着人、家族、社会等因素构建,是以家规、家训、家书等实体构成的儒化家风的形态。而现代家风则是当代中国人着眼于现代家庭小“细胞”形态构建的,在日常伦理、道德思想中形成适合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主要是个体在包含家庭、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实质规范,而且从效用的发挥程度上来看,其精神性延续作用强于实体性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作为重要代表,它所表达的仁、礼与“五常”在社会化的传统家风表达中变成实在的规范体系,具体体现为“直”“诚”“悌”“俭”“谦”等诸多德目方面的约束与要求。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是以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作为主线来进行的,两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传统家风虽历经历史发展变迁有一定变化,但仍顽强地保留着儒家道德价值的基本内核。从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和《孔子家语》等内容就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各类家训、族规、家书中都有着浓厚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家风的特有形态对中国社会产生长时间、浸入式、全方位的影响,其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中国字。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发展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通过方块字的联接传送到新时代的当下。文字的延续使得家风表达的意蕴得以保存,它是最鲜活和丰富的物质表达的载体。同时,它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出新的内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生存重要的变迁部分。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家风的形态日趋减弱,但它的精华仍由固有的运行机制得以继续,并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悌亲情的要求,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的情感纽带,无论是孔子的“过庭之训”,还是《尚书·尧典》中的“克谐以孝”,抑或是《尔雅·释亲》里的“善父母为孝”,无不折射出中国古人对于“孝”文化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传统家风的规范体系之中。百善孝为先,最具人性之光辉的孝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整个传统社会构建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内核。它可以说是整个中华传统的伦理体系的诸道德之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家风传承的重要行为准则之一。在优良的传统家风中,儒家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伦理道德至今仍是中国家庭教育所继承的价值核心,中国家庭至今仍然认为孝亲是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4]。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家风的传承与演变还在不断继续,在日益市场化与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相处之风不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风逐步形成[5]。现今的家风发展,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或明或暗的痕迹,尊老爱幼正是“孝悌”文化的彰显以及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诚实守信正是两千年前商鞅城门立木典故的化用,民主和谐也是古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华。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具象概念因文字的媒介得以借助各类家训、族规、家书而传承,这些饱经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成为实用的物质载体继续发挥实际的功效。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既是传统社会发展的积淀和折射,也是构建现代家风极为重要的底色。
中国人在言语、情感等方面的表现上都有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运用,这种优秀文化已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一部分,熔铸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中。因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庞大精神内涵已成为现代家风建设可汲取的重要精神养分。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家国”一体的思想。传统中国是“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人人处于“家国”之中,“家”成为“国”的原型和母体,“国”变成“家”的扩充与放大[6]。这便是中国人深厚家国情怀形成的先决性条件,是在对儒学思想和文化的深层次运用后,在自觉意义上形成了“家—国—个人”三位一体的习惯性思维体系,将个人的修身同家国治理相联系,并把前者作为出发点。从家风角度来理解,也就是以孝悌为主的亲亲之道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的天然的心理情感与行为表达,同时它也是通向他人与社会乃至整个政治领域的可社会化的、可交往性的情感与行为表达[7]。事实上,修身乃是家风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家风就是秉承着中国式的顺序次第来对家庭、宗族的子弟进行培养。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家风注入了核心的灵魂,在古代社会价值观层面上展现儒化的倾向。可以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体体现[8]。“五德”价值取向是中国古代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在古代中国,宗教所不能发挥的作用由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替代,突显的是儒家所固有的且符合中国人精神的价值观念。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宗族最后到国家的次序,使得自下而上的价值排序观念依靠家风等外在实体进行了充分的传递,在完成对个人德化修养的基础上也达到了对整个社会的教化。从知识层面看,中国古代社会还有较高的文盲率,并没有那么多人接受足够的教育。但是在精神层面上,通过已有的家风体系来稳定整体社会,已然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传统文化给家风建设带来知行合一的方法论。中国古代对于德性之知是十分重视的,传统文化强调家庭教育中的“躬行”和“身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力量的认知与把握,恩格斯曾说:“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影响,那么,要使它们愈来愈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9]精神意识上的主观能动性带有强烈的推动作用,能够促使人做出足够的符合自身“知”的具体行为,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这种德性之知并不是说像单纯程序性知识一样通过学习就能掌握,它需要精神上的持久熏陶,在合适的人文环境中的不断成长。因而,德性之知并不与掌握知识多少相挂钩,而是需要生命中最为真切部分的转化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较为严密的宗法社会形态,它是“真正的社会组织,在农村,是家庭体系,即所谓宗法组织……它不属于行政体系,但它所起的作用是行政组织远远不能比拟的”[10]。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理念使得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呈现单线形式进行,由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支撑社会的稳定。但现在,宗法社会形态在日益快速的城市发展中逐渐走向消解,“血缘”纽带在不断的变迁进程中慢慢地转化为“地缘”联系,生活的快节奏、碎片化使人们的家风传承意识逐步淡薄。面对这种现实,政府和社会以及家庭需要发挥出合力,引导新时代良善家风的建设。宏观层面指的是政府与社会广泛的引导作用,政府需要同社会携手弘扬良善家风的社会氛围,这其中中国共产党需要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因为家风连着党风,建设廉洁家风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11]。有影响力的家庭需要强调其自身示范和表率的意义,因为这些家庭的垂范社会的客观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12]。政府在主导社会形成良善家风时,要善于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承方式。例如,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深入中开展“文化礼堂”建设,就是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内涵的继承和发展,促使浙江社会形成了追求良善家风的氛围。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评比五好家庭、学习道德模范等方式来促进社会向“正能量”家风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农村的家风重塑,还应通过对城市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带动,积极鼓励城乡之间关于家风文化建设的联动机制。微观层面指的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马克思主义理念中的家庭观认为,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家庭是家风建设的落实主体,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家规等教导后辈,如果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社会很难发展[13]。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家庭内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家风对于子女未来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成长的轨迹中都会被打上家风的浓重烙印。但随着家族式大家庭的逐步解体,熟人社会在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家庭构成元素中的人数呈现出愈发缩小的明显趋势,从曾经的“四代同堂”到现今的“三口之家”,家族式传承的传统家风,在其固有的内涵理解下所产生的约束力显得日渐无力与单薄。因此,现代家风的建设需要适应当前家庭变化的趋势,做好对症下药,方可治标治本。父母首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自身的表率,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善家风的传承需要有父母的德行修养作为示范;其次,父母应与子女保持民主平等下的良性互动,这种平等互动行为背后是对子女的理解尊重和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学校教育则需要通过国学的授课、传统家风文化的熏陶、榜样示范等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而总之,合力的发挥关键在于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有机结合,形成长效的、体系化的、常态化的多元立体式现代家风建设的新格局。
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内核是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有价值观意义上进行的指导作用,良善的家风不仅能促进家庭成员的个人发展,还能对社会良好的价值观念形成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4]现代家风建设也需要将家风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之中。首先,良善家风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到弘扬和践行良好的家风,是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道德基础[15]。但良善家风并不能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上等号,前者应当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背后代表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当了桥梁作用,打通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质态的转换成为可能。良善家风的形成是经历时间的沉淀并在家训、族规、家书等呈现实体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弘扬新时代良善家风,是在行动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其次,现代“好家风”的建设需坚持扬弃的态度,家风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回应时代需求[16]。在代代相传的家风中存在着属于那个时代社会意识的痕迹,精华与糟粕共存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取精去粕。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在传承与嬗变进程中带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因素的裹挟,因而进行批判式的继承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需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在对基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中,借助传统家风文化资源的说服教育工作往往更有效果[17]。最后,对传统家风文化的优良基因的继承,也是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自觉性行为的再次呼唤,而且是带有质的改变基础上的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与传统儒家内核的价值观念有本质上的区别,通过“好家风”对传统家风文化进行重塑,应当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体系建设之中,使传统家风焕发新生机。
传统家风的弘扬渠道狭窄,主要是借用传统的各类家训、族规、家书以及各种外在的文本形式的记载得以实现。加之当时社会整体呈现出的是一种旧式的熟人社会,并以外在的宗族体系加以巩固,方能发挥家风建设的最大功效。加之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脉相承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这一思想抛开政治因素的考量,单单在道德伦理层面上有着自身对社会稳定的独特性。不论是“中庸”的思想,还是修齐治平的路径,抑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表达,对整个社会要求的就是个人在社会之中保持必要的自我修养,而这恰恰是家风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表达。家风与政风、廉政以及家庭传统的方式在儒学框架内方法的具体指导之下,彰显出古人在传承家风中的智慧,一整套儒学体系之下的社会运行方式由小到大影响国家和社会,并又由从大到小影响家庭与个人,这种互动关系的逻辑是传统中国社会对于传承优良家风最为合适的方法创新。这是家风传承与弘扬中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闪光点。对古代家风历史条件演变的深入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的家风建设,当下,发挥多种条件对家风建设多元创新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现代媒体的多方运用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充分运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网络直播、抖音等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好家风[18]。良善家风的元素和选题正在日益成为现代媒体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选择,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彰显家风主题的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湖南卫视的《儿行千里》、河北卫视的《中华好家风》等一系列传递文化温暖、传播优秀品质的家风主题节目应运而生。此外,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使得古代良善家风中历久弥新的巨大能量在新时代中再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因而,随之而来的是研究传统优良家风文化的学术作品出版,各地发掘梳理本地历史名人、各类乡贤的家风传统、家风故事和经典家训等,这些都是在传统认识上运用新的条件进行的多元创新。只有形成整个社会共同追求良善家风的氛围,才能使得家风传承和弘扬走向未来、落到实处。家风建设正是基于此种正确认识上的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家风文化需要得到理性的甄别,它有值得改进吸收的一面,也有应当摈弃的一面,关键是要汲取精华,弃之糟粕。良善家风的培养需长期性、制度化的坚持,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在新的时代,家风仍然要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去追溯,良善家风的形成需要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智慧作为支撑。作为整个社会风气组成部分的重要“基底”,良善家风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发展起着巨大的功效。因此,推进现代家风建设,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勇敢的前行,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