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岩,叶 海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一般来说,“交往”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少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对其进行过界定。马克思站在生产实践的角度对交往进行定义,提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生活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1]突出了交往在生产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进行交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多次提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概念,并强调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物质交往是所有交往行为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交往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独特意义,强调了交往对人类发展社会性的现实意义。据此,交往一般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体间以物质交往为基础,按照特定的规范或协定,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最本质体现。进而,本文对“网络交往”进行这样的界定:“网络交往”是指各主体在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空间中,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作为载体,用网络符号或语言发生交往行为的过程,进而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等目的。网络交往依托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界限,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往来。网络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最大的区别在于以数字符号为媒介,使人们突破空间的束缚进行即时交流。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所谓异化就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逐步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导致主体沦为客体,形成鲜明的对立关系。据此,我们认为“网络交往异化”就是指作为网络交往主体的人类,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被网络空间形形色色的事物所影响干扰,从主体沦为客体,逐渐丧失主体性。而网络逐渐转变为主体,与人类形成对立,企图控制人类。
当前,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我们必须明确,交往的主体永远是人,网络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产物,不能本末倒置。网络交往丰富多样的形式决定了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往行为,但是要始终立足于现实,网络交往并不意味着主体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规范。但在信息技术能够满足人类越来越多需求的今天,部分人已经逐步失去对网络交往的理性认识,忽略了网络交往的弊端和风险,对信息技术的崇拜和对网络交往的沉迷导致了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出现。大学生是网络运用与网络交往最重要的群体,网络交往异化现象不容忽视。
1. 网络成瘾,焦虑不安。网络成瘾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交往异化的典型表现。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高中阶段相对封闭、单纯的学习生活环境被打破,需要想方设法适应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体验和完全独立的生活方式,需要自己来承担生活中面对的种种困难与考验,部分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与落差,引发一定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开放、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宣泄和放松的平台,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缓解压力。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容易迷失自我,进而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们企图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塑造自身形象,弥补现实生活中的落差,然而却使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被数据信息所代替。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流于表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终止,导致很难形成稳定健康的情感关系。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聊得热火朝天,但内心孤寂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逐渐沉迷于网络交往,使得他们一旦离开网络便会滋生焦虑情绪。
2. 角色混乱,怀疑自我。虚拟交往的吸引力在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人物设定,逃避现实的困境。这种虚拟的角色设定会使主体在多重身份中频繁切换,个人的真实身份被淡化,主体或许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也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从前稳定的现实自我被频繁地撕裂重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才能够体现,要满足人类日常的生产需要,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活动。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但是也相对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人都只是冰冷的数字符号,这就导致少数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肆意妄为,产生网络交往异化现象。少数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难以对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进行明确的区分,其现实行为可能出现虚拟环境中的特征,破坏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3. 信息真伪难辨,主体思维混乱。诚然,网络的发达允许并支持多种思想观念交流,给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但是当代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当其被迫接受和处理过量的信息时,会导致信息焦虑,失去思考深度,甚至思维紊乱。例如,2020年11月20日,“清华学姐”事件,本来只是双方误会引起的一件小事,却被当事人发布到了网上,顿时网上一片哗然。许多网友在并未了解真相的前提下,纷纷指责甚至辱骂那位无辜的男生,等到最后事件发生大反转,网民们瞬间调转枪口指向另一位当事人。由于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门槛很低,不需要经过考证,导致各种“罗生门”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信息的指数级增长,使得各种信息充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社会阅历不足,对于信息的研判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有效信息很难被提取,少数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纷繁的信息时只能充当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造成思维混乱。
4. 互相猜忌,产生信任危机。“由于网络交往主要以间接交往方式为主,彼此不了解对方的真实信息,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彼此身份的疑惑也就越来越强烈,交往中的信任危机也伴随着出现。”[2]网络平台的公开性赋予了任何人沟通交流的权利,但是也使得人们不珍惜交往机会,不重视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情感联系。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矛盾与冲突,人们可以随时抛弃这段关系,重新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再加上网络空间中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偶有发生,使得人们对网络交往的怀疑程度增加,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关系,甚至可能产生信任危机。少数大学生由于在网络交往过程被欺骗或者蛊惑,逐渐开始失去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交往行为。
1. 网络本身的特征。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用一部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获取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络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寻找志同道合者的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互换与人际交往,通过互通信息来满足各种需求。因此,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让大学生热衷于在网络环境中耗费时间与精力。此外,网络的即时性使得信息互换与人际交流变得更加迅速便捷。各种社交软件满足了人们实时互动的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许多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网络的即时性可以让他们第一时间掌握社会动态。然而少数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和自觉性,热衷于网络交往,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弱化。
2. 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学生心智相对单纯,进入大学前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之下,自控力和防范意识不足。当他们进入大学后,渴望摆脱束缚,彰显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倍受打击。大学校园里优秀的人才层出不穷,竞争相当激烈,还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期,面临着毕业、就业的压力,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其心智、行为和意识都欠缺一定的成熟度,缺乏足够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学时光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缓冲期,大学生们要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挫折。少数大学生求助于网络,企图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逃避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但是他们未能正确处理好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没有清晰地将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进行区分,导致难以从虚拟角色抽离。
3.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公开性决定了现实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很难对网络进行管制。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过快,人的认识滞后,导致在相关的法律出台之前网络空间会呈现一段时间的法治真空状态,人们很难用现实的道德准则去衡量或评判网络行为。当前,网络空间的规范体系依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旧的网络规范很难跟上网络自身发展的速度,可能造成无法可依、衔接不到位等现象,这种短暂的脱节现象会使人们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与分歧。另一方面,少数网络言论存在错误的舆论导向。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资源与文化产品。这就决定了网络在信息传播与文化导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与公开性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网络上的负面言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小部分媒体为了提高关注度、鼓励信息消费,不顾信息质量高低与文化审美,刻意炒作,过度宣传以娱乐为主的文化形式与产品,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 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网络交往异化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网络道德的异化。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在逐步增大。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迷茫与焦虑,更加在意和追求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网络监管的失位,自我道德约束的不到位,会导致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产生。当前,网络空间的监管体系依然在完善,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尺度和界限需要自己把控,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大学生自律。
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现有的思政教育力量与应对网络交往异化所需要的力量存在一定的差距。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我们对其认知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现实,时刻注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行为,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高校需要明确解决网络交往异化问题的重要性,注重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建立并完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保证思政教育知识共享,更有针对性地应对网络交往异化的个性化特征,因材施教。
3. 感知变化,运用大数据等科学分析方法,因势利导。“大变局背景下,网络主体异化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其原因可能来自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也可能来自于域内外的任何重大变革,这使得网络主体异化应对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得协同性调整。”[3]因为网络交往异化客观存在动态性变化,也就要求应对方式也要动态地适应其变化。必须仔细分析网络交往异化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其规律和动向,提高信息的准确度,更有针对性地去应对网络交往异化的每一次变化。
4. 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大学生们认识到网络交往异化的危害、网络谣言的特征以及潜在危险,主动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4]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激励大学生提高对网络监管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加强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在网络的虚拟交往中,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取向,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创新与思考能力。
5. 引导大学生网络自律,正确对待互联网。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依然缺乏对互联网的深层认知,对于互联网空间的监管仍然存在着不足。[5]因此,不能仅仅依靠立法来规范网络交往行为,更需要依靠网络主体的自律才能够维持互联网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为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实践产物,所以在开发新程序和新代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开发者的个人取向和价值选择,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责任意识影响着硬件与软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底线意识。必须深刻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空间,主体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对高校而言,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对象变成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道德和思想觉悟[6]。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才能够克服,网络交往异化问题的解决亦是如此。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必须明确网络交往异化的危害性,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效消解网络交往异化现象,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