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 敢 张丹萍 叶剑锋
全媒体时代如何加快推动县市级媒体融合发展?2020年以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建立融媒共享联盟站、微融站,有力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如今,浙报集团台州分社记者与融媒共享联盟站、微融站记者、通讯员在一起策划、活动、采访、发稿已经成为常态。以联盟站为枢纽平台,台州分社和9个县市区传媒中心及相关部门单位从形式融合到行动融合,从做事融合到极致融合,在报道中不断探索媒体内容的移动化与可视化,仙居、椒江、黄岩等县市区多次在浙江省新媒体传播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在全媒体环境下,地方分社记者如何转变发展方向和思路,顺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融媒体环境,是分社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浙报集团台州分社积极培育新媒体栏目,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台州频道稿件策划、采写、编辑过程中,不断做强地方平台可视化产品,坚持以开放的态度激发全体采编人员创新意识,推动主力军转向以新媒体为主的主战场。
台州是民营经济强市,也是制造产业大市,全国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众多。自去年4月以来,浙报集团台州分社联合各县市区共享联盟工作站,让年轻记者深入企业农村开设浙江新闻客户端视频“牛看台”栏目。栏目聚焦关键技术“攻坚者”、细分行业“领跑者”,讲述来自产业前沿的台州故事,用有趣亲和的记者亲历视角,充分展示“台州智造”新风采。首期走进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的视频,仅一天点击量就超过30万。位列国内模具行业前三的凯华模具年产值达7亿多元,擅长生产大型模具,是模具企业中的“巨无霸”。所有的设备、产品都以吨来计算,最重的模具达到80多吨,这些巨无霸设备获得了100多项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微发泡技术,更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记者在凯华的生产车间,以自身视觉感受、场景眼光,拍摄、描述所见所闻,报道台州制造业前沿之最,吸引人们眼球,有效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
在融媒体探索中,浙报集团台州分社尝试“新闻+”模式,将新闻报道和更多的民生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大传播格局。记者来到温岭市的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年产炊具4000多万套、不粘锅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锅王”公司,其企业规模、贴近民生的话题等都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颇具吸引力。投资10亿多元的爱仕达温岭东部新区智能工厂,使用自主研发的钱江机器人500多台,生产流程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完成26道抛光程序仅需22秒,一张铝片只需要42秒,就变身为一口个性化煎锅。高质量的视频播放画面引来不少人转发,3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38万点击量。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浙江新闻客户端台州视频开设的“牛看台”专栏已成为当地新媒体响亮品牌,几乎每期点击量都超过30万,用户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其贴近生活,给人以真实的体验。
推动产品类型新突破,以新媒体为主攻方向。台州分社把“共享联盟”建设当作当下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急迫要务,把共享联盟建到街道乡镇和社区,建到一些重点行业和企业中。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即以移动短视频为核心抓手,带动“共享联盟”在台州向功用化、实务化发展。强化分社作为集团总部“立足一线的总平台、面向基层的大窗口、联系群众的先锋队”这一定位,努力做出特色和亮点。台州分社先后和地方融媒中心和部门、单位成立9家县市区地方融媒共享联盟站和135家微融站,拓展了“共享联盟”合作范畴,使报道线索更广、时效更快,尤其是带有本地元素的热门暖心故事首发,配上可视化产品更受人们关注和欢迎。
分社和地方通过共同策划内容,使得联动合作的效应得到初步显现,特别是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抗击台风报道,联盟成员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补充,在覆盖面和时效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去年7月,在抗击“烟花”台风报道中,台州分社把移动客户端作为防台报道的主阵地,通宵连续快速滚动发稿、权威发声,较好地把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在报道台州群众救援搁浅瓜头鲸新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融合效应。新媒体编辑守在电脑前接收前方记者发来的最新消息,并关注相关报道及时整合内容,不错过每一个节点信息。编辑对记者现场采写的文字表述、视频内容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审核后实时更新,最后几头瓜头鲸放生当晚,编辑守在电脑前,配合前方记者及时发稿,有效地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和准确性,之后持续关注瓜头鲸的后续情况,共发布稿件70余篇。此外,台州分社和地方融媒共享联盟站、微融站合作,成功策划报道了《九旬老人拦下警车索要红旗?故事的最后暖心了!》《92岁离休老党员交万元党费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等一批新媒体作品,取得较高传播力指数,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融媒共享联盟站、微融站秉持资源共融、利益共享、携手共进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打通合作渠道,实现“内容共同享有、策划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开展、产业共同拓展”,携手构建新时代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台州分社在浙报集团的统一领导下,找准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扬长避短,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当地,积极拓展新闻资源,写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声音的新闻报道。
依托融媒共享联盟椒江站,台州分社年轻记者与椒江区传媒中心记者一起,培养主动“蹲下身”的采访作风,寻找一线最鲜活的报道素材,努力做好“下沉”文章,挖掘、宣传好大陈岛垦荒精神,讲好新时代垦荒故事,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中传播好大陈岛的垦荒精神。在全国主流媒体开展的“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浙江系列报道中,分社记者乘坐渔轮深入海岛乡村,和共享联盟大陈岛站记者一道,来到大陈岛梅花湾村,挖掘海岛渔村如何从脏乱差到旅游特色村的美丽蜕变。
大陈岛是台州最重要的精神地标,也成为锻炼记者能力和踏实采访作风的新闻富矿。年轻记者白天跟随养殖户出海到养殖大黄鱼的网箱边投掷鱼食,细心观察黄鱼的生长状态,晚上又在海岛沿港路、大陈老街采访游客、海岛渔民和民宿管理员,以亲身感受海岛渔村经济新魅力,采写了通讯《梅花湾的日与夜》,刊登在浙江日报头版。浙江新闻客户端全文转发后的阅读量超过35万。分社记者充分运用受众面广的主流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速度和功效,扩大影响面,挖掘垦荒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积极成分,提升展示具有当代价值的垦荒精神,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使人人想听、听有所思、思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