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作品及演唱技巧浅探

2022-11-22 01:11
黄河之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演唱者木兰艺术作品

刘 琴

一、歌剧简介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概论

歌剧起源于西方社会,十六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已经出现了歌剧的形式,上世纪初传入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为中国歌剧注入了历史发展的血液,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社会历史革命发展及全球文化交流大浪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创作的辉煌阶段,主要反映人民为社会主义劳苦奋斗,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出现了《党的女儿》、《原野》、《苍原》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进入21世纪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呈现多元交流,共融共通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经济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事业,中国歌剧更加展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交融映照,其中《木兰诗篇》就是一部具有很高的音乐艺术价值同时在创作上形式上也充满中国元素的优秀民族歌剧,作品的演唱技巧和情感的交流也是学者们互相交流的话题。是一部把交流贯穿到从创作到演唱的优秀民族歌剧。

(二)《木兰诗篇》背景介绍

巾帼英雌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花木兰的故事自古以来都被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颂赞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下,文艺始终是走在人类精神的前沿层面。《木兰诗篇》在艺术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合了交响音乐、歌剧、音乐剧、舞蹈及中国传统戏剧等多种元素,表现了艺术创作的兼容并蓄。艺术创作形式及理论的杂糅,正是新时期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缩影。联系现当代的中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从而创作出体现中国人民热爱自由与和平,追求真善美并呼唤正义的崇高精神的优秀作品。

(三)歌剧《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简介

歌剧《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是选自《木兰诗篇》,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是在塑造此女英雄时却要以显性的女扮男装的男儿身份出镜,正因为如此,在女扮男装的背景下,木兰在沙场立马征战,军营生活,儿女情长的一系列生活环境中所表现的矛盾心理变化都是由于女扮男装的扮束而引起的。隐性的东西就是藏在木兰心中的女儿情。因此在考察歌曲并且演唱时对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木兰女扮男装的矛盾心理背景下与特殊环境境遇下的关系来处理。木兰替父从军,虽外表女扮男装,掩饰其女儿身,但是其无法控制和掩藏自己具有的男女之欢的天性,无法掩藏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征战时木兰冒着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将军刘爽档箭,心怀爱意,将皮肉的伤痛置之度外,内心的世界时时刻刻为将军着想,这种心理的变化正是情感升华的催化剂,欲语却不知从何所云,内心深刻的矛盾与现实的冲击使得主人公的感情变化达到了极致,在一系列的情绪的挣扎中感情自然而然得到了升华。这部音乐作品其艺术形式多样,创新颇多,有版有序,并且结合了西方戏剧理论。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中西方戏剧创作的交流形式的表现,很有学术意义上的价值,给传统音乐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歌曲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是木兰为救刘爽中箭负伤而演唱的咏叹调,歌曲是A,B,C并列三部复合曲式,调式为E宫调式。

歌曲的前奏为前10小节,歌曲的前奏部分是一段富有节奏感并且细腻柔和的旋律,在这种既轻松又舒缓的节奏中把观众带入到一个安静又充满爱意的意境之中。音乐在中声区级进盘旋,紧接着旋律五度下行引入歌曲。A段11-21小节分为两个乐句组合的乐段,音调平缓柔和,节奏平稳,速度徐缓,谕示着木兰心中的无限柔情。

歌曲B部分属于并列复二部曲式。由B,C,B1,C1组成,该段运用了向上大跳的音型,与A段平缓柔和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情感变化的体现。同时该段运用了混合拍型,2/4拍、4/4拍、5/4拍的交叉运用与中国传统戏剧中快慢交替的板腔体形式如出一辙。生动的表达了木兰欲语还休的矛盾心理思绪。最后是歌曲D部分,这部分随着力度的变换也进入了歌曲演唱的高潮部分,75小节小字2组的“fa”与第77小节2组的“mi”的长音的强结束,这种强结束的方式,使得人物的内心世界变得矛盾混乱又渴望,似乎在表达情感的誓言,体现了木兰将军忠贞的爱。

(二)作品语境(戏剧场景)

作品的语境是作品成型后一种具有实践性的寓意语言。这种寓意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特殊境遇下人们所感悟的具体情感是不同的,具有实践性和时代性。艺术作品一旦成型,其作品的语境是由作品内容本身,演唱者的展演,观众的感受三者结合构成的。作品本身的内容是语境的基调和基本内容,演唱者的展演是建立在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最后观众的再感悟三者的结合完成了作品语境表达。

以互动为导向的社会戏剧理论表达的正是这种效果。人类学家戈夫曼戏剧理论,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在这种理论下分析作该作品,作品本身的内容就是“符号”,是预先设计的。然后演唱者和观众的角色就是展现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利用了符号进行了表演。艺术作品的语境就是作品本身的内容“符号”串联演唱者和观众进行预先的表演,这种表演三者的意义关系就是作品表达的语境。“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一样,艺术作品的基本内容包括曲调歌词故事情节就是一个舞台,而演唱者传颂和观众的感悟实际上就是一场表演,在舞台上完成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达到了舞台呈现的效果。

(三)演唱技巧及舞台呈现

1、咬字、吐字

语言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的是传递信息的作用,在演唱过程中,把握咬字、吐字的表达技巧,熟练地运用会让作品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从而使得艺术作品更加贴近故事情景,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啊哥哥,我的好哥哥”,这句中的“哥哥”咬字情切,柔和,用气声带过,其感情的表达是含蓄并且亲切的,似乎有情哥哥之意的呼唤,一句哥哥道尽了木兰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却难掩儿女情怀的情愫。“我爱这绿野花海,我爱这流水淙淙,我爱这草原清风扑面来,我爱这彩蝶翻飞情意浓”,这四句连续性的叙事性辞藻,在感情的关系上是相互叠加和递进的,要把控多重的演唱方式去表达意义,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咬字吐字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四个排比句中,都有“爱”字的表达,因此对于这四个排比句中的“爱”字要格外区分,其中第一第二句中的“爱”应该是咬字轻缓抒情,而随着感情的递进升华,第三四句的“爱”字咬字吐字要略重,但是第四句要相对于第三句的“爱”字要轻,目的是在节奏上把控“情意浓”这三个字的音效的舒缓。这四句的表达节奏就是如汉语拼音的声调一样,平、扬、上升拐弯、最后是降下来表达的是情绪的进一步高涨,人物内心的波澜也随之到达一个小高潮。这种技巧的咬字吐字是建立在理解和感悟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上的。

2、情感表达——肢体语言

音乐艺术的表达不仅在于语言的内容,还在于肢体语言的表达。演唱作品时,应该注重声音的表达的统一,同时更要做到声情并茂。木兰的特殊经历使其情绪变化多端,从起伏中去理解故事才能更好把控人物的性格及情感表达。对于演唱者来说,具体的感悟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演唱作品,感染观众。演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战场英勇杀敌的情境时演唱者的声音应该高亢,以情带声,来表现出木兰的巾帼不让须眉。而在木兰替将军挡箭,身负重伤,此时的木兰内心深处也充满柔情,柔情的一面正是对于爱情的表露,由爱及家,由家及国,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在演唱这一部分时声音的强弱应形成对比,以细腻,柔和,婉转,圆润的声音体现出木兰富有女儿情的一面。

把握了这些情感的变化,对于演唱者来说,运用在肢体语言上的行为是要求演唱者在身体姿势,步伐,手势等中展演。在舞台上演唱者应该展现大气端庄的一面,给观众一种庄严但却引人入胜的感觉,在歌曲内容的感染之中营造更多地想象空间。步伐是要求演唱者关于不同的歌曲类型进行表达情感的一种肢体方式,在本曲中木兰女儿柔情与家国的矛盾情绪在步伐上的应该是徘徊、犹豫、辗转,通过这种步伐在视觉上带动观众的共鸣意识,抛出想象的空间。

3、气息控制

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其科学的发声技巧是演唱的基本技巧,因而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把控直接决定了作品演唱的效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气息的把控要求是最为严格的。演唱者在表演时必须灵巧运用气息,气息的掌控是建立在正常呼吸的方式上的,然后以科学的手段将声音的频率和强度进行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让演唱者能够根据歌曲的需要对气息进行细节的把控和调整。气息的把控和运用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我们从对流动气息的控制来说,在演唱的过程中气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流动的气息中才能表现出婉转动听的声音。在本曲中“我爱这绿野花海,我爱这流水淙淙,我爱这草原清风扑面来,我爱这彩蝶翻飞情意浓”这四句就是把握对流动气息的控制,要慢吸气慢呼气,保持气息的流动,达到婉转动听,抑扬顿挫的效果。第二点就是以小腹控制气息,小腹控制气息就是把控气息的容量以及气息的深度,表现在这首歌里具体的歌词是“你听啊,你听”,“我最亲的人,靠近我让我感受你的温暖…”,演唱这几句时由于音乐跨度较大,进入高音区,演唱时需要强大的气息去支撑,因此演唱者要用小腹力量,保持气息的饱满和充足。第三点就是要注意气息不能一次用尽,正常的呼吸是生理的轮转,但是对于演唱者来说这种气息的把控完全是由于歌曲演唱的缘故,要可以保持气息的充足,这就要逆生理呼吸的规律。最后一点就是要把控气息的粗与细,声音虽然是无影无形,但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声音也存在两种抽象出来的形态,即线性的与柱型的声音形态,重点是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把控气息的粗与细的转换,连贯性。在粗细的声音变换中表现感情的起伏,人物的内心世界。跟人说话的方式同理,一旦人物的情绪有所变化说话者的气息和音调也会变化。

4、情感共融(作品、演唱者、观众)

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其背景和具体故事,但是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其从内容上基本已经成型,但是情感的基调与感染是沉淀在作品本身的寓意环境之下,通过演唱者再感受和展演,最后由观众引起共鸣与共融的场景。在这之中,作品本身、演唱者、还有观众是存在情感的差异和共融的,差异是因为对作品理解的主体不同,处理方式的不同,共融是各个主体以作品为媒介进入情感的交流时空之中。

因此理解作品我们不能分裂三者,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思维框架去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的价值,也要求我们从三者的关系中感受情感共融的音乐艺术场景,在这种共融的音乐场景中找寻人类情感的共性。从这一思维出发以作品、演唱者、观众的情感表达关系去理解作品,能够全景式的理解艺术的真谛。

结 语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是有其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我们考察的同时应该注意历史的实践。通过歌曲《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来看中国民族歌剧的简单的发展脉络,联系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演唱技巧,情感的表达来理解作品。这种自小而大的研究使我们能更加清晰去看待艺术理论的脉络。也通过一首艺术作品来联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演唱者的感悟传颂,观众的再感受三者的互动中把控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广阔的思想空间,三者的关系似乎是一种仪式,在仪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却对仪式的信仰是归一的,都是完成艺术价值的塑造。■

猜你喜欢
演唱者木兰艺术作品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诗》考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