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研究

2022-11-22 01:36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入党少数民族民族

张 明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一、引言

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边疆巩固大局,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大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先进青年代表,是少数民族中的高素质人才,也是边疆地区的储备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及时将党的最新政策、路线传达到少数民族中间,扩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力,能够促进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多数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采用传统的党员发展工作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2]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和思想认识较难满足入党要求等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一)受多元思想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信念不够坚定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同形态宗教与民族相交融,对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一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形成自己的宗教信仰。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无法正确地区分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致使他们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党的认识不深,入党信念不够坚定。其次,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向学校宗教进行渗透不断升级,与我们党和国家争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不够明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第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的现象,表现出以获得更佳就业机会而入党的功利主义入党动机。还有部分学生受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影响,出现盲目跟风随大流申请入党的情况。

(二)受个人条件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申请入党存畏难情绪

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边疆地区,因历史、环境等因素,这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考入大学后,尽管勤奋学习,但因语言环境发生变化、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还是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成绩,与汉族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班级和专业中的排名相对靠后,自信心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受党员发展工作标准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很难达到党员发展对成绩方面的要求。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顾虑,担心因学习成绩影响无法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未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家庭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能够考入内地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本地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渴望成才,对自己有足够信心。随着在内地学习时间的延长,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加之与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的汉族学生产生对比,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无法融入新的环境,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压力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申请入党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三)受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班级融入程度不高

由于生活习惯、民族风俗、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与汉族学生交流交往较少,校内校际小群体聚集现象较为常见,较少主动参与到大学其他学生群体活动中,使得他们与大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隔阂。同时,由于个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他们与其他学生易产生分歧,体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众基础较差、班级支持率低,班级民主评议投票时获得支持非常有限。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学生交流较少,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各类信息,许多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入党要求和入党程序,错过大学中最佳申请入党时间。另外党员培养过程中,从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到被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经历步骤较多、培养时间较长,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后放弃提交入党申请书。第三,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无法担任学生干部,错过了在实践中检验个人理想信念的机会,无法通过实践的方式学习党的理论和思想,无法通过实践的方式感受党的先进性,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四)受工作方式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考察针对性弱

首先,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标准化、统一化,发展党员一般采用固有模式,无法有效区分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员发展情况,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过度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汇报水平等,在确定培养对象时容易把入党意愿强、日常表现良好的学生排除在外,对其入党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第二,高校党课设计具有普遍性,不具备针对性,教学方式多以课堂教授理论、课后结合实践为主,授课语言为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同上课,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对于理解党课理论知识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他们的党课学习效果。党课结业考核多以理论考试方式进行,受制于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很难通过最终考核,用一般的方式来衡量他们追求真理、渴望加入党组织的愿望,相对片面、不符合实际。第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表达出入党意愿并提交入党申请书后,基层党组织通常会按统一标准安排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培养联系人,可能出现培养职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高年级学生党员入党时间不长,不一定能够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联系人存在经验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3]

三、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入党启蒙教育

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独特的国情、独特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校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理论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全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通过不同方式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增加政治理论知识储备。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的关键在人,培养政治可靠、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能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力量。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键在于选优配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工作队伍。当前,多数高校已经配备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高校以此为依托,挑选专人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采用深度辅导、茶话会等多形式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态等。帮助学生厘清问题所在,解决思想困惑,正确地区分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认真思考、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规划。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院系从新生入学起加强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主题团日活动、高年级优秀党员分享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理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

(二)开展民族融合教育,培养学生情感归属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培育过程中,开展民族融合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认清我国“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共存特色。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解读和典型事例分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动地诠释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帮助他们了解家乡发展建设需要,更好地掌握服务家乡发展建设所需的本领。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注重开展多民族间文化交流活动,引用民族团结平等、携手发展的事例,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院系应注重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相结合,以真诚建立与民族学生的师生情谊,实现培养和引领,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关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每逢重要节日,通过联欢会、主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一起共度佳节感受温暖,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情感融合贯穿于民族学生教育工作中。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强个人素质,加强与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完善帮扶激励机制,破解学生实际困难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起点与基础问题,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高校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学习问题,做好学业帮扶工作。高校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学业辅导与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落实落细,院系参考实际情况组建少数民族学生帮扶小组,选派成绩优秀的学生骨干担任组长,集中开展辅导答疑。将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通过“一对一”帮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普通话水平基础薄弱、专业课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朋辈辅导活动,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朋辈小导师,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业咨询服务,通过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助,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通过多种帮扶形式,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实习与实践情况,帮助他们发掘自身优势,指导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到能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的单位开展实习。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帮助及心理关爱,在少数民族困难生资助方面,高校单独设立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助学金,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安心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尽可能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

(四)健全党员培育机制,多维度针对性考察

高校应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条件,不简单套用固有模式,在坚持基本方向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科学分析。不过度关注学习成绩,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程度、现实表现等方面多维度考察。对于思想政治觉悟高,学业成绩进步明显,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给予充分认可,其他方面考察合格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其单独申请发展指标。在党校培训过程中创新课堂培养模式,采用反转课堂等形式,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他们成为党校课程的主动参与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设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讲党课环节,不仅可以为学生们讲解党的知识和理论,还可以向其他民族的学生展示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当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后,所在院系应提高重视程度,选派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担任培养联系人,详细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关注其思想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与专业课任课教师、学校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做好信息交互、协同配合,加强对申请入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指导他们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院系党委书记、副书记对申请入党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强重视,对其后续发展持续关注,定期进行一对一指导。

(五)搭建各类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有包含民族特色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应以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为着手点,搭建形式多样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展示个性、彰显才艺的平台,举办各类联谊交往活动、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和谐包容、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挥民族特色和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在校园中找到归属感,促进跟各民族学生间文化交流。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组织,适当提供锻炼岗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在收获中有所锻炼。

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发掘表现突出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优秀故事,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对表现突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彰,在各层面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优秀事迹报告会,从而激发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引导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四、结论

边疆地区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地高校要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扩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力,能够促进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入党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