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装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22 00:29吕佳芸
纺织报告 2022年9期
关键词:服饰服装课程

吕佳芸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重庆 400067)

“中西方服装史”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服装设计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分析中西方服装的历史演变,系统地揭示了历代服饰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服装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从中西方传统服饰中汲取前人的制衣智慧与造物思想,批判地继承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优秀遗产,探究传统制衣智慧的现代设计表达方式,启发设计和创作灵感,积累设计和创作元素,丰富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服装服饰综合设计能力和产品开发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 “中西方服装史”课程教学现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开设的“中西方服装史”课程安排在大一上学期,设置了48学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海量的历史信息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苦闷,内容枯燥、缺乏生动性的课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纯理论讲授很难满足学生的专业应用及创新实践的需要。传统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重讲授、轻实践

据调查,在“中西方服装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偏重理论讲授而忽略实践,重史论而轻服装。不少学生认为“中西方服装史”的理论性太强,枯燥、难学,且缺乏实用性,导致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仅重视前沿的设计课程,认为只要掌握现代设计表达语言就能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理论课程教学举足轻重,应以校内教学为主体,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创新、灵活应用于服装款式和结构设计中。

1.2 理论与设计和工艺实践的创新融合不够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两大课程模块,在实际教学中过于泾渭分明,由于服装设计的专业特性,很多理论工作者对服装工艺与设计不够精通,而技艺精湛的工艺师又缺乏一定的理论素养与设计能力,导致教学过程中理论与设计的创新融合不够。

大一开设的“中西方服装史”课程一般都侧重服装理论的讲述,强调史料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外在的“传统符号”予以过多关注,对内在的传统服装结构工艺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由于课程设置的局限,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对服装结构、缝纫工艺等缺乏全面认识,也不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对中国与西方服装的结构差异和某些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如“省道”“平面裁剪”等,导致对传统服饰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上,难以进行转化与运用,更缺乏将理论与设计、工艺进行融合创新的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中西方服装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多服装设计院校开始重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断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2 “中西方服装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按照2015年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要求,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明确了“中西方服装史”的教学目标:有效服务于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战争等因素都会对服饰风格造成影响。学生通过“中西方服装史”的理论学习,在掌握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中西方服饰及设计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创新,以史为源,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可指导学生创新性地将古代服饰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创作实践中,真正做到“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的服装服饰综合设计能力与产品开发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学生适应社会及服装行业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西方服装史”课程教学中,应将实践教学创新贯穿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古代服饰中提取相关设计元素及结构造型分析与实践的能力。

一方面,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整合及重构,促使学生在学习东西方服装演变发展特征的同时,能以史为源、以史为鉴、融会贯通,将相关知识与现代服装设计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创新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博物馆,通过多方阅读、实物观察、款式复原等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触类旁通,善于挖掘传统服饰元素用于现代设计并融合创新[1]。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1 课程设计思路

3.1.1 课程设置依据

展示不同历史阶段服装及配饰的具体特点,尽量将理论课程与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创新设计融为一体。

3.1.2 课程内容制定依据

以中西方每一发展阶段为背景,结合当代艺术风格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及创新实践项目。

3.1.3 课程目标实现途径

建设师生观摩、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能力提升等课程资源平台,利用史学图片及影视服饰资料等讲授服装发展史理论,如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传习馆等参观服饰传世实物,配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让学生采用A4纸裁剪出相应的服装版型,边学习、边制作,让学生试穿传统服饰等,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呈现学生学习成果,采用教师点评、学生讨论和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完善教学体系。

3.2 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融合

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让学生“眼、脑、手、心”都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

3.2.1 情景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适时嵌入相关影视作品,采用示范、对比、讲解的方法,动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典型设计案例的分析、实物展示、试穿等形式,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如播放《国家宝藏》敦煌壁画复原服饰大秀《观唐》短片,根据片中的敦煌壁画复原初唐至盛唐时期的“供养人”服饰造型,能一窥唐代的妆容服饰、织锦纹样与社会风貌,为学生理解、识记唐代丰富华丽的服饰提供生动的资料;将中国古代的深衣、古希腊的希顿等特色服饰制作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在课堂上通过白坯布试穿进行服饰演绎和服饰解析;借助史论故事制作精美动画影像资料,同时通过线上服饰博物馆等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2]。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重庆三峡博物馆等本土资源,带领学生前往博物馆进行服装文物的考察学习。现存古代服装大致可分为两类:墓葬出土品和传世品。服装作为有机物,质地结构脆弱且不易保存,墓葬出土品易受外部侵蚀,品相保存不易,传世品则颜色鲜艳、品相更好。

现有传世品数量稀少,且绝大部分为清末以后的服装。对中国早期服饰实物的探究可通过线上展览、纪录片等新媒体渠道实现,了解国内博物馆馆藏珍品。“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对服装实物的探究学习,更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其实,在服装制作工艺、材料、结构方面,中国与西方服饰结构在早期并无本质不同,都是“宽衣文化”,即采用一片布进行裁剪、搭叠、缠绕,对身形进行修饰美化,如中国古代的深衣、古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等,这种服装形式至今仍作为传统服饰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区保留,如西藏僧侣服饰、印度纱丽等。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A4纸进行服装结构的剪裁练习,通过折叠、剪切还原中式服装的传统十字形结构以及中世纪的格陵兰袍裙和省道技术,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了解前后两片衣料叠合的二维构成方式到三位立体裁剪的转变,深入认识中西方服装造型、构成方式的本质区别。

3.2.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以参与项目(选题)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寻中学到知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设立不同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每个小组自行分配任务,自主确定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进度,实地调研和总结,最后达到项目的预期效果。如通过服装的复原项目,再现历史服饰,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获得综合知识以及增强动手能力;通过服装创新设计项目,学生能在理解历史服饰形制的基础上,提炼出古代服饰元素,并与现代服装设计需求融合创新[3]。

3.2.3 分组教学法

(1)小组分层: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个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研究课题,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制作PPT汇报与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比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竞争意识。

(2)组内分层:小组根据需要选拔组长,由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和优势分配工作任务,实现小组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剪出简单的衣样,课后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拓展创新,可让学生分组完成某种服饰的设计制作,教师则跟进学生在项目实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3.2.4 练习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1)练习法,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完成每个章节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线描的方法,手绘临摹某个时期的服装款式,或者复制典型的服装样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或者开展设计创作,要求学生以“中西服装史”知识为灵感来源设计一系列服装,做到古为今用、以古为鉴、触类旁通、创新发展。

(2)互动教学法就是通过课堂演示、提问、讨论、学生上台讲述等方式开展教学。如学生在分组完成某一个项目后,可以采取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校外专家点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小组作品,讲述设计意图和制作经验,并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等。项目设计制作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还可以改进、完善、拓展、创新的地方,不断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循环中提升教学质量[4]。

3.3 评价考核多元化

传统的“中西方服装史”结课考察模式为卷面考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体现学生对史实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无法有效体现学生的应用设计能力。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服饰的灵活运用应是考察重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和工艺方法,并运用当代的设计语言进行表现。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不应拘泥于卷面考试,应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对学习过程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中西方服装史”课程可以采用绘制服装史小报、描绘历代典型服饰、服装复原、创新设计、主题研究报告、小组项目实践汇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从学会到会学,“鱼与渔兼得”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在“中西方服装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尝试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布置项目活动以及采取分组、实践练习、互动、评价分享等教学方法,探索思考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设计专家为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相融、理论与工艺和设计三位一体、共同体验、共同分享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服饰服装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道具服装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Wearing History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