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常见羊腹泻病诊断及治疗措施

2022-11-22 00:23:30孙丽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羊肠痢疾毒血症

孙丽英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农业农村局 274700)

羊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羊养殖场数量不断提升,在为我国畜牧业积蓄发展力量、提升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羊只传染病高发、防疫不及时、养殖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羊腹泻病是常见羊只传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病原微生物、物理因素及消化性因素等,养殖场卫生不达标、水质较差、饲料配比不合理、疫病防治体系不完善等都有可能诱发羊腹泻病,轻则导致羊只失水过多、生长不良,重则导致养殖场羊只全部感染疾病乃至死亡。为此,常见羊腹泻病诊断及有效治疗已成为羊养殖业领域一项重要的课题。

1 轮状病毒感染诊断及治疗措施

轮状病毒是引起腹泻的最重要病毒,少数病毒亦可引起肠外系统感染。轮状病毒由消化道传播,会在动物之间交叉感染,诱发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寒冷等应激因素。5~10 日龄羔羊感染轮状病毒后会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呕吐、腹泻、水样便等症状,该病毒在成年羊只上表现为隐性感染。羊轮状病毒感染发病率高达59%以上,死亡率可达11%,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羊腹泻病[1]。

诊断该病可以通过核酸电泳对毒型进行鉴别,具体方法为采集羊只腹泻粪便,以猪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为病原材料,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轮状病毒RNA 提取、核酸电泳、固定、还原显色、制片等流程后便可观察诊断结果。

羊轮状病毒感染治疗以疫苗接种为主,研究表明,对染病羊只注射低温培育法致弱的病毒,使羊只体内产生免疫抗体相对于灭活疫苗接种来说治疗效果更佳。同时,在接种弱毒疫苗的基础上配合抗革兰氏阴性细菌药物、链霉素等进行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效果高10%。

2 沙门氏菌感染诊断及治疗措施

沙门氏菌是诱发羊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发生一般无季节性规律,羊只感染沙门氏菌后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病。在诊断羊腹泻病时需要综合观察患病羊只临床症状,调查羊只生存环境,确定羊只腹泻诱因,包括物理性因素、寄生虫、病菌感染等,再结合实验室诊断确定羊腹泻病致病细菌种类。

羊只感染沙门氏菌的症状较为严重,发病时羊只体温迅速升高,出现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羊只行动能力。随着沙门氏菌对羊只胃肠系统侵蚀程度的不断提升,羊只腹泻频率提升、粪便恶臭且伴有血丝。如果对病死羊只进行解剖可发现其有败血症状,病死羊只肝脏部位会出现肿胀及充血情况,妊娠期母羊会产生胎盘充血及水肿症状。

羊只感染沙门氏菌症状虽然严重,但如果治疗及时可以有效提升羊只存活率。羊沙门氏菌感染治疗的要点在于做好日常管理,在羔羊出生后加强对羔羊的初乳饲喂,注重羔羊及母羊的防寒保暖。羊只染病后以链霉素、头孢噻呋等进行药物治疗便可缓解病症,提升羊腹泻病治疗效果。

3 羔羊痢疾诊断及治疗措施

羔羊痢疾一般发生于7 日龄羔羊群体,尤其是2~5 日龄为该病高发期。羔羊痢疾包括急性型及亚急性型2 种,其中急性型痢疾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为猝死,如果羔羊精神萎靡、不愿进食、腹部肿胀、粪便呈棕灰色半液体状态且伴有血丝、恶臭,便极有可能患有痢疾;亚急性型病型是较为常见的羔羊痢疾,病程可达1~2d,患病羔羊精神低沉、不喜动,常有弓背现象,其粪便呈黄色半液体状态,随着病程推进,患病羔羊粪便带有黏液,呈黄绿色或灰黄色,且肛门位置常粘有粪便。羔羊痢疾诊断一般以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变化予以初步诊断,再结合试验检查予以确认[2]。

在确定羔羊患有痢疾后,应对患病羔羊进行隔离处理,及早治疗以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同时,根据羔羊症状的轻重及病程适度、适量使用药物:(1)羔羊患病初期,清除羊肠内容物,在35ml 温水内加入2g 硫酸镁、0.25ml 甲醛并一次性灌入羔羊体内;(2)第一天上午、下午分别服用18ml 含1%的高锰酸钾溶液。第二天上午服用同样剂量及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连续服用3d;(3)如果患病羔羊并发肺炎,病症较为严重,可分别选取青霉素及链霉素20 万IU,混合后注入羔羊肌肉内,每日注射2 次。

4 大肠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措施

羊只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腹泻的情况较为多见,尤其是发育不全面的羔羊感染大肠杆菌的发病率较高。患病羊只发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进而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粪便恶臭且夹杂大量气泡,粪便由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疾病诊断中以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合的方法为主,先分离羊只体内病原体,因感染大肠杆菌后羊只胃肠功能紊乱,需要通过粪便及排出物的实验室化验结果鉴别细菌类型,以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科学、适宜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羊腹泻病诊断与治疗的科学性。

羊只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进行补液,为羊只生存提供必要的葡萄糖、营养物质、生理盐水等。患病羊只每日口服2 次土霉素,或每日口服2 次新霉素,每日肌肉注射一次恩诺沙星或头孢噻呋。如果患病羊只心脏衰弱,可在皮下注射适量安钠咖;针对患病新生羔羊需补充适量胃蛋白酶。经过治疗羊只病症得到缓解后降低抗生素类药物用量,补充益生菌等有助于调节羊只胃肠菌群,并注重对新生羔羊、母羊的护理。

5 羊肠毒血症诊断及治疗措施

羊肠毒血症由魏氏梭菌诱发,患病羊只病症严重,潜伏1~2d 后羊只会出现严重腹泻,粪便呈清水状,且伴有四肢瘫痪、血便、口吐白沫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病羊只昏迷死亡。羊肠毒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羊只食用、饮用受到魏氏梭菌感染的饲料或水,当魏氏梭菌芽孢进入羊只消化道后会分解淀粉类饲料,并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引起羊只全身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治疗包括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两种方法,其中西药治疗适用于病程发展缓慢的患病羊只,可每天肌肉注射两次80~160IU 的青霉素;第一日灌服一次8~12g/kg 磺胺脒,第二日灌服2 次,按照患病羊只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0~30ml 氯霉素或1000~1500IU 庆大霉素。除此之外,根据患病羊只病症情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强心、补液治疗。中药治疗适用于病症较轻的患病羊只,将适量黄芪、川芎、木通等中药研磨成粉末并以开水冲泡,依据病情灌服1~3 剂即可治愈。

6 结束语

羊腹泻病病因复杂,严重时会导致羊只死亡,使养殖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列举5 种常见羊腹泻病诊断与治疗措施,在实际羊养殖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内传染病类型、疾病预防周期等做好羊只疫苗接种及饲养管理工作,保证羊只健康强壮,以此提升羊只抵抗病害能力,降低羊腹泻病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羊肠痢疾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7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7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羊肠毒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制
草食家畜(2010年3期)2010-03-20 1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