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国月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畜牧兽医站 816199)
抗生素药物在临床疾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抗生素在猪病防治中的用量越来越多,对猪病防治起到极大的作用,提升了生猪存活率。但对抗生素的盲目使用也会引起很大副作用,不利于猪病的有效防治,如引起耐药菌、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要科学掌握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原则,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抗生素药物在猪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最大程度发挥其药效,促进猪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猪病防治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对敏感细菌起到良好的消灭作用,但对病毒、普通猪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猪病时,要对猪病进行科学诊断,明确其病症,从而选择最佳的抗生素用药方案,保障对症用药,提升治疗效果[1]。一般情况下,要选择药敏性较强的抗生素药物,并加强对猪病预防的重视,选用优质的抗生素药物。合理掌控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疗程,避免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药物残留,出现耐药菌问题。
很多生猪养殖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对猪病往往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往往在生猪病情加重后才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加大抗生素使用剂量,而且影响治疗效果,对生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强化对猪病的科学预防,及早发现生猪病情,并对其进行正确计算,尽量在生病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使其得到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发挥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用药前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并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开展药敏试验,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强化猪病防治效果[2]。生猪养殖户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预防计划,并和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结合具体疫病针对性用药,实现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生猪健康快速生长,提升猪肉品质,提升生猪养殖效益。
很多生猪养殖户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缺乏科学认知,认为用药量越大,药效越好,因此,在出现猪病时往往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影响实际防治效果,而且还可能因为剂量过大引起生猪药物中毒现象,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二重感染问题。这种情况不仅浪费抗生素,加大养殖成本,而且还可能加大生猪死亡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3]。因此,在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猪病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合理控制用药剂量,以便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先开展药敏性试验对症下药,必要情况下可以联合用药,如果一种抗生素使用2d 后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换药,保障药剂量、疗程的标准性,避免生猪出现细菌耐药性。
部分生猪养殖户在猪病治疗过程中,为了减少治疗成本,一旦病情好转就停止用药,引起猪病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病,更加难以治疗,对养猪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猪病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合理掌控抗生素使用疗程,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如果用药疗程过短,治疗效果不佳,如果用药疗程过长,太容易产生耐药菌和继发性感染风险。因此,在具体用药前要向当地兽医站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严格按照给药疗程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感染性疾病治疗疗程为3~5d,症状减轻后需继续用药2~3d,起到巩固效果;如果猪传染病性胸膜肺炎等病症,最长需要治疗4 周,如果疗程不足,容易出现复发,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如果是一般慢性病可以治疗15d 左右,药物预防时可延续1~2 周[4]。
猪细菌疾病包括内部感染和体表感染两种,感染部位不同,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时,给药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药物吸收效果不同。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强化其治疗效果。如肠道类疾病需要口服药物;大面积感染需要注射药物;呼吸道感染需要喷雾给药;皮肤疾病以外部涂药为主,并在涂药前对感染部位进行清洗、消毒。抗生素药物类型不同,给药方式也有所不同,四环素、红霉素可以静脉注射,增加药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抗生素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在选择抗生素药物时,要对抗生素药物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选择具有国家机构认证的药物,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以免延误猪病的有效治疗。要对猪病症状进行科学诊断,选择最佳的抗生素药物类型,有效控制成本,避免产生副作用等。为了提升猪肉品质,还要合理掌握抗生素药物的休药期,如青霉素药物休药期最长为6~28d,四环素药物为28d,多肽类抗生素为7d 等[5]。
在猪病防治过程中,如果出现混合性细菌感染,要对疫病、病原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抗生素药物特定和药理作用进行联合用药,强化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协作效果,最大程度上发挥药理效果,强化对病原菌的杀灭力度,强化猪病治理效果。联合用药可以用于重度感染,或是多种病原菌感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用药量,减轻其副作用,强化防治效果。在具体应用中要合理选择联合用药的抗生素类型,尽量选择没有不良反应,且不会在联合应用中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和罗红霉素联合应用产生药效抵消作用。可以用于联合用药的抗生素类型主要有庆大霉素与四环素、青霉素与链霉素等,可以对支原体病菌、阴性菌、阳性菌等细菌感染进行有效防治。要精准掌握联合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用药不当,影响猪病防治效果,甚至引起二次感染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在猪病防治工作中,联合用药的抗生素要限制在2 种以内,尽量不要超过3 种。试验证明,使用2 种抗生素联合用药,25%发生协同作用,70%左右的无关作用,10%左右的拮抗作用[6]。在具体应用中,要结合猪疫病的动态发展情况,对联合用药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与优化,使其与疫病症状相对应,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避免毒副作用,也防止长期用药产生耐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