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腹泻病防治探析

2022-11-22 00:23:30邓江源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猪胃肠道断奶

邓江源

(四川省泸县毗卢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646124)

猪是养殖行业的首选品种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养殖,我国拥有2600 多万名猪农,每年出栏量高达6 亿头。2020 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共计7639 万t,其中猪肉产量高达4113万t,占比53.84%,无疑证明了养猪业在养殖行业的龙头位置。而仔猪腹泻是养猪企业或农民时常遇见的疾病,该病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导致、不易诊断,严重时亦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给养猪行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劳动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行业的一项重要问题[1]。

1 新生仔猪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猪肉需求不断增加,养猪行业逐渐由过去的散养、放养转变为现在的集约化、规模化饲养,而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条件下,新生仔猪一般于2~3 周龄断奶,这时仔猪肠道发育机制尚未健全,消化系统机制也尚未发育完全,仔猪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病菌、病原微生物感染,进而使新生仔猪患腹泻等疾病。而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传染性因素与非传染性因素。

1.1 传染性因素

1.1.1 病毒性腹泻

传染性病毒是导致仔猪腹泻的罪魁祸首,目前,科研学者通过临床检测发现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有以下5 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等,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下痢严重且臭味浓烈。这些病毒主要作用于猪的肠道,使得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发生腹泻。随着疾病的发展,腹泻严重时可导致仔猪脱水,进而死亡。

1.1.2 细菌性腹泻

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主要有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与猪球虫病等。其中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引起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与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患有仔猪白痢的病猪主要在1 周龄以内,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超过50%,病猪精神萎靡、衰弱、脱水、消瘦,严重时可死亡。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仔猪15 日龄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猪精神不振,粪便呈糊状且气味腥臭。仔猪副伤寒多发于1 月龄仔猪,表现为消瘦、粪便恶臭并带血。而猪球虫病主要发生于仔猪10 日龄左右,病猪体质、精神衰弱、脱水并伴有发育迟钝,死亡率约为40%。

1.2 非传染性因素

1.2.1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导致的腹泻一般发生在仔猪断奶期间,倘若仔猪日粮中含有一些抗原物质,仔猪吃了不能完全消化,极可能引起营养性腹泻。此外,倘若仔猪日常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必需氨基酸类的营养物质也会导致仔猪出现生长迟缓、贫血、抵抗力下降,进而造成腹泻。

1.2.2 应激因素

由于新生仔猪断奶较早,体内各大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故仔猪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湿度变化、饮食饮水变化等异常敏感,仔猪容易受到惊吓,倘若仔猪无法一时适应这些变化,容易发生应激,进而造成新陈代谢紊乱,一旦应激,仔猪的生理和行为学都将发生改变,易诱发包括腹泻在内的各种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崩溃、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以造成仔猪死亡。

1.2.3 抗原过敏

综上所述,仔猪断奶后便切断了与母猪的内在联系,仔猪无法从母乳中获得免疫,同时仔猪还需适应这些以植物性蛋白为主要物质的不易消化的日粮,植物性蛋白饲料中含有一些抗原物质,抗原物质是发生过敏反应的必要条件。这些不易消化的日粮在第一次进入仔猪不健全的消化系统时会导致过敏反应,进而使仔猪胃肠道的生理、各种微生物菌群和机体免疫力发生显著变化,造成仔猪胃肠道损伤,胃肠道黏膜损伤后,一些病原微生物、病菌等便容易侵袭胃肠道,导致仔猪腹泻。

1.2.4 消化机能

由于仔猪体内的消化系统机制尚未健全,植物性蛋白在仔猪胃肠道内很难被完全分解吸收,特别是在日粮粗蛋白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无法完全降解并消化,日粮蛋白质进入肠道时易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尸胺、腐胺等具有毒性的胺类化合物,进而损伤肠壁组织黏膜、胃肠道黏膜,同时这些物质还能使小肠绒毛部位发生水肿,最终引起腹泻[2,3]。

2 新生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注重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分为母猪饲养管理和仔猪饲养管理两个方面。

母猪饲养管理大致在母猪生育前需要注重,对妊娠期母猪进行补饲,一方面保持母猪营养均衡,防止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失,另一方面保证胎儿发育正常。在母猪配种前15d 及妊娠期,在其日粮中加入适量脂类物质,从而增强腹内仔猪抵抗病原体的能力,防止腹泻的发生。

在仔猪产出后及时接产、脐带消毒,然后将仔猪放置在保温箱中,及时饲喂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能有效抑制大多数有害细菌的增长。在仔猪3 日龄时补充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定期地对仔猪进行药物保健,仔猪断奶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场地等)不应过大,防止仔猪发生应激反应。

2.2 改善卫生条件

时刻注意保持圈舍内部卫生、通风干燥,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时常更换,在母猪转入前后要对整个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可使用甲醛熏蒸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长菌的角落。母猪产仔期间保持产房内温度适宜,用消毒剂消毒母猪体表,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乳房,同时应用药物对整个圈舍进行驱虫处理。母猪产仔期间任何进入产房的人或物体都应严格消毒,尽一切方法阻止病原微生物或细菌进入产房。

2.3 及时用药预防

可事先使用药物预防新生仔猪腹泻疾病,根据实际情况,在母猪妊娠期饲料中添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母猪也可在接种前4 周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双联灭活疫苗。另外,为预防新生仔猪发生腹泻,也可在仔猪出生后的一周内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二联活疫苗,预防腹泻疾病。最后,可在日常饮水中加入葡萄糖、ATP、矿物质等物质提高仔猪免疫力[4]。

3 结语

仔猪腹泻主要以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病因复杂等多个特征不断给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深入剖析各类因素导致的仔猪腹泻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只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减少仔猪腹泻发病率。

猜你喜欢
养猪胃肠道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养猪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饲料(2016年4期)2016-12-01 03:43:18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