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22-11-22 00:23:30边俊玉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免疫能力禽舍性疾病

边俊玉

(山东省鄄城县畜牧服务中心 274600)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免疫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减少养殖户的损失。现如今,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逐渐增多,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措施。

1 常见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

家禽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传染和非传染导致,传染原因多由各种病毒引起,产生原因多为禽舍卫生条件差,不注意通风,非传染原因多为在治疗家禽过程中没有按照说明书或兽医的要求进行药物投放,或者突发疾病[1]。

在家禽日常养殖工作中,家禽饲料中容易产生各种病毒菌,致使家禽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若豆饼出现发霉现象,其中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随着此现象发生次数逐渐增多,越来越被养殖户重视,避免家禽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若部分家禽营养供给不足也会增加疾病产生概率,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饲料,另一方面是家禽自身患病导致不愿意进食。在大多数养殖场中,为了减少家禽患病概率,部分养殖户会提前给家禽投入一些预防性药物,但如果家禽长期吃此类药物,会使其出现不同类型的疾病。

如在养殖鸡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就是甘布罗病,主要是由于禽舍清理不干净等原因,通过日常的进食和饮水传染,如果发现不及时,并进行患病鸡隔离很难控制此病。主要危害刚出生几周的雏鸡,并存在2d 左右的潜伏期,当发现的时候一般已出现鸡患病,使雏鸡出现拉肚子现象,精神萎靡不振,温度较高伴有发烧症状,一般患病第一批鸡会在2d 内死亡,当患病时间在5d 左右会出现大批鸡死亡现象,这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可达百分之百,死亡率最高能达患病鸡的一半。此病导致鸡的中枢免疫神经受损,使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种高发免疫抑制性疾病为出血性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雏鸡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种疾病使处于任何阶段的养殖鸡都会感染,但常常自然发病,多出现在幼小雏鸡,当感染此病时,患病家禽14~27d 会出现死亡现象,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染,通过患病鸡产下的蛋会传染给雏鸡,主要特点会出现贫血现象,患病鸡出现精神涣散、不愿意进食,鸡冠苍白,也有一些患病鸡不服用药物就会自己好转,但康复后大多都生长较为缓慢。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饲料营养不全,缺少维生素等物质,各类病毒素及眼炎死亡率是发病率的3 倍,使部分鸡出现生长慢的情况[2]。

在我国养殖业发展历程中,大部分养殖户过分依赖相关药物,在进行治疗和日常预防工作中经常使用药物,但频繁使用也会给家禽带来一定的危害,若没有注意投放计量,会出现免疫抑制现象,使家禽免疫功能发生破坏或降低。免疫系统主要是由免疫器官、细胞等组成,当家禽不能获取相应营养时,对相关器官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出现疾病,家禽营养不良,会对呼吸和消化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养殖家禽中极易出现霉菌毒素,这是由于在饲养过程中对饲料没有良好保存,出现各种病菌,其中黄曲霉素会使家禽的产蛋率降低,并且导致其免疫能力降低,若没有及时发现,会使家禽免疫系统混乱,生长缓慢,并伴有贫血现象。

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规模较大,饲养场地较小,使其传染疾病的概率增加,所以进行大范围养殖家禽,传染因子是主要患病原因,出现最频繁的传染因子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EV 等,一旦入侵家禽体内,会导致部分细胞的免疫能力下降或损坏,大多鸡群的感染多为二次感染,家禽一旦感染会出现大范围感染现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有部分养殖场随意丢弃患病家禽,使附近的家禽都会感染,形成感染源,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造成部分地区经济差异。

2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2.1 禽舍消毒

通过很多实践案例表明,良好的家禽禽舍环境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定期清理禽舍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保证良好通风,不要出现粪便堆积现象,使禽舍味道过重,要做到每天清理一次禽舍。夏天要频繁通风,在比较潮湿的养殖场还要注意垫料的发霉情况,定期更换垫料,发霉垫料会使家禽容易感染疾病。如定期清理鸡笼,及时通风等[3]。

2.2 防止饲料霉变

给家禽饲喂霉变饲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养殖户选择饲料种类时要在正规厂家购买,并有售后保证,减少自身损失。夏季比较炎热,饲料要放在温度适当和干燥的地方,避免因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而导致饲料发霉,可以购买一台除湿机放在仓库内,保证正常温湿度,养殖户要购买新的包装袋,不要总是用一个替换,按照说明书使用防霉剂。

2.3 严抓进口检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行业发展日益加快,我国进口和出口量逐渐增多,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一些问题,进口产品增多,对国内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如白羽鸡的白血病,在我国多地采样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验,多数检测报告呈阳性,对国内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的甚至破产,所以,在引进外国家禽时,要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再出现类似状况。

2.4 建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最近研究发现,大部分维生素能避免家禽感染疾病,提高其免疫能力,如剂量较高的VE能达到这种效果,还能增强家禽抗体应答能力,VC会提高家禽抗应激,养殖户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维生素,增加家禽营养,还能提高其免疫力。研究人员表明,饲料添加剂会增强家禽免疫能力,大多草药也能达到类似效果,如血杞子、黄芪多糖等,同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板蓝根能提高免疫力,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有这类中药。

非淀粉多糖也可达到这种效果,可以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使用来路不明的药物。购买相关可提高家禽免疫能力的药品时要遵循兽医叮嘱。使用抗生素时要进行药敏试验,最好使用一种或两种抗生素种类,防止家禽出现疾病。日常养殖要提高饲料营养,保证家禽正常饮水、进食,严格把控饲料品质,保证饲喂工具的清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其成活率。

2.5 做好家禽免疫净化工作

在疫苗预防工作中,养殖户不要为了节省开销,选择价格便宜但效果不好的疫苗,要选择质量较高的疫苗,并按照免疫步骤使用疫苗,及时监控疫苗使用后家禽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当部分养殖鸡出现甘布罗病,可以通过患病鸡的年龄选择疫苗,最好选择毒性较弱的疫苗,当出现出血性综合征可以在开产前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不能中途放弃,以此使疫苗达到既定效果。

3 总结

总而言之,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每个养殖户的头等大事,因此,日常要做好防控工作。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会对家禽产生影响,还威胁养殖户的个人利益,要注重家禽生长环境和日常饮食,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减少其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免疫能力禽舍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54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政工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大经贸(2018年5期)2018-07-09 09:46:08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生数字化学习免疫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速读·下旬(2018年4期)2018-04-20 10:04:30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01-16 16:46:41
金龙胶囊对肝癌TACE后HBV—DNA影响及临床效果研究
医学信息(2017年20期)2017-10-10 18:05:56
饲料中添加红辣椒粉对红色草金生长、消化和免疫力的影响
禽舍熏蒸消毒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