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陶克强 姜鹏飞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无疑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新闻报道中出现差错,媒体公信力都会大打折扣。
有人说,办报(端)出现差错是难免的,导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要引入和运用控制论,对新闻选题、采写、编辑、校对、审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规范和监控,从而有力有效地杜绝差错“跑冒滴漏”。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控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就像维纳所说的那样,从选题开始,到采写、编辑、校对、审核、发布、印刷,甚至是发行等各环节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其差错控制则需要各个环节各负其责,把程序预防真正落到实处。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央媒、省媒还是地市级媒体,在新闻生产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从事实性差错、技术性差错到政治性差错都有涉及。究其原因,有的是责任心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专业素养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敏感问题。
除了一些已经见报(端)的政治性差错之外,还有很多政治性差错被消灭在见报(端)之前。比如说,有的记者把“一大代表雕像群”错写为“伟人雕像群”;有的记者把“党建引领,加快发展”错写为“党建引领,缓慢发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让人后怕的是,有的编辑缺少版面语言意识,送审的版面存在严重的政治性差错。
办报办端,难免出错。但是错在哪里,为什么常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减少犯错或不犯错?这是媒体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考量,全面引入和运用控制论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每个采编人员是否都能积极树立无差错意识,这取决于全体采编人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而全面运用控制论规范新闻生产的关键之处,并不能单纯依靠少数几个骨干采编人员,而是要引导和督促每个采编人员都自觉运用控制论推进新闻生产。
由此言之,我们要对新闻生产各个环节予以重视和规范。具体来讲:
一是“选题控制”。任何新闻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因此,选题是第一道关口,鉴于记者站位和判断的局限性,部门负责人或是分管业务领导要帮忙把关,防患于未然。简单地说,无报题,不发稿,这一方面省级媒体和央媒相对做得比较好。
二是“采写控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并不等于所有新近发生的事实都是新闻事实。这是因为,有的东西虽说新鲜,但不成熟,有待探索;有的从微观上看,是适宜的,宏观上看却未必妥当,未必就适宜在全局提倡;有的可以在内部讲,不宜公开传播等等。那种“见什么就写什么”的肤浅做法,从政治和思想上讲是不成熟的反映。
三是“编辑控制”。要通过认真细致的检视,把原稿中隐藏的全部“地雷”一一排除。比如说,用词不准、引用不妥、排序不对、表述不清、名称不符等等。同时,要在尊重记者原稿的基础上,对原稿进行创造性“改造”,或提炼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或修改一个精彩的开头导语,或是对文章结构进行精准的调整……努力争取所编稿件“高质量”“无差错”。
四是“校对控制”。校对是保证办报(端)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因此,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细而言之,改正原稿中所有错别字,纠正一些不准确提法和词句,修正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解决和消除所有疑点。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应该变“单人独校”为“双人唱校”,从这个关键环节上最大程度地控制差错出现。
五是“终审控制”。办报(端)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因此,值班领导在终审版面时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果断的处置能力,切实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出报(端)安全。同时,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当好“守门员”,坚决减少事实性和技术性差错,坚决杜绝政治性差错。
六是“印刷控制”。这里特指报纸出版,要从源头把关,认真做好印前检查,严防错用当天修改之前的版面、严防错调过期的版面、严防使用有乱码的版面,特别是要堵住之前各个环节没有发现的差错等等,确保报纸出版“零差错”。
新闻生产是一个内循环系统,每一环节都要把差错预防放在第一位,通过层层把关、环环控制,杜绝差错出现“跑冒滴漏”,努力把新闻产品中出现的各项差错全面清除。当然,还应配备专门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真正对接到位、落实到位。
引入和运用控制论来规范新闻生产,需要厘清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针对记者写稿中出现的一些差错,我们经常听到对方作出这样的辩解:“在不知不觉中出了差错”“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种差错”……不得不承认,有的记者稿件中出现差错确实是“非有意”,当然这种“无意差错”往往也是“非用心”“非认真”造成的。
如果说出现事实性差错、技术性差错是办报(端)人责任缺失的话,那么出现政治性差错就是办报(端)人党性缺失的表现,到了这一步那就十分危险了。办报(端)靠人,关键也在人。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手段和办法,引导采编人员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全力杜绝差错“跑冒滴漏”。
一要克服“本领恐慌”。作为一名采编人员要多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多看基层火热实践,多向专家学者请教,多听行家里手建议……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始终保持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二要激励与约束并举。预防出现各类差错要做到有禁必止,奖罚分明,这样才能激励和约束人。要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和执行,倒逼各个环节的人员相互找错、捉错、纠错,切实做到该奖励的奖到位、该惩罚的罚到位,既要奖得眼红,也要罚得心痛。
三要定期公开差错。对所有出现的差错定期进行公示,通过张榜公开让当事人红红脸、出出汗,同时也能让其他人引以为戒,不至于犯同样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