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东山畜牧兽医站 264311)
养殖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养殖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如何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何保证养殖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及水质情况等,这些问题都应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了保障养殖业的长久发展,应采取有效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措施[1]。政府也应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管理政策,使相关部门在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能做到有效管理与监督职责。
在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畜禽生活就会有一定量的尿液和粪便,只要禽畜排便量超过当地土地的生态吸收利用能力,过量的粪便不仅给土地造成负担,还会产生臭气,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在粪便中会存在一些可能对人类身体有害的病菌,这些病菌可以依靠空气或水源进行传播,若是人畜共患病感染人体,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有些养殖场户在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使用一定量的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在禽畜体内代谢过程中无法完全代谢,在粪便和养殖环境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药物残留。夏季气温较高,残留的药物易产生物理反应或是化学反应,对养殖场周围的水源和空气形成恶劣的影响[2]。
在畜牧养殖中大多采用群养法,单一畜禽生病初期不易被发现,容易在畜禽群中大量传染,会导致禽畜大量死亡。根据权威调查数据可知,禽畜间的易发传染病超过200 种,猪因患病的死亡率超过8%,家禽因患病的死亡率超过12%。这些畜禽尸体得不到及时且科学的处理,将极大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扩散[3]。随意处理的动物尸体自然腐败后会产生大量寄生虫,协助病菌传播,会对周边地区水质和空气质量形成极坏的影响。
在养殖户中普遍存在重视生产、轻视治理的现象。养殖户环保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受利益驱使,养殖户更加重视畜禽的养殖数量和收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到只有达到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畜牧业长久且稳健的发展。因此,在养殖行业收益不断增加的同时,养殖人员无法对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导致养殖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污染愈发严重。
在此增加一条对药物残留的污染及动物尸体污染原因分析:大多农村畜禽散养户文化水平不高,在畜禽疾病预防与治疗过程中有时仅凭经验使用药物,有的甚至超量使用抗生素,对病死畜禽便出现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虽然养殖行业中存在养殖大户,但我国养殖业目前更多的是家族性企业,农村有一片山或是土地,建造简单的养殖场地,属于小型养殖场,其存在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特性。对于此类养殖户来说,投资粪污处理的设备设施成本过高,资金压力大,以其收益能力难以负担高额的粪污处理成本[4]。
在目前我国宣传执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对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有关部门对畜牧养殖行业难以进行有效整治,只能进行口头提醒。随着畜牧业不断地发展,有关部门对畜牧业产生的污染颁布了部分法律法规,看似约束了畜牧行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但制约性较差,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相关法规推行效果较差。
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弱,养殖人员不能理解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对养殖人员进行定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方法宣传及培训,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入户宣传时还可监督养殖人员的污染物排放等工作。除了要对已有养殖户进行定期的入户宣传和技能培训,还需要对申请养殖资格的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宣讲,让大众明白,保证畜禽与环境的生态平衡是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想控制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协助、监督养殖户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是最快的途径。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产生的最多垃圾是动物尿液和粪便,合理处置动物排泄物,成为治理养殖业污染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建设干粪堆积场、三格式化沉淀池、雨污分流盖板等设施,确保养殖户在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有污染治理的基本设施。另外,相关部门在上门检查设施建设情况的同时还应就设施的使用方式对养殖户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让所建设的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在此增加一条对动物尸体污染采取相应的对策:鼓励广大养殖场户参加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对病死猪只要通过无害化处理厂收集确认后才能给予理赔,同时与养殖场户签订相关协议,对不履行协议、随意丢弃、私自不按规定处理的现象由相关部门加以解决处理。
随着畜牧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系统的法规制约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在进行监督工作时便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具有更强的制约性和说服力。首先,应对药物及添加剂制定含量要求的明文规定,对添加的药类实施严格把控,保证不会出现带有药物污染和激素的药物[5]。另外,国家应结合目前畜牧业现状,在相关规定中增加对专业户、散养户的要求与标准,针对散养户的养殖数量和垃圾处理方式制定明确规定,和规模化养殖场同等对待,若违反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做到全面监管,控制畜牧养殖污染程度,保护养殖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如何合理处理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周边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可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治理方法与策略,结合相应地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合理的执行方案,落实并监督环境保护方案。有效提高畜牧养殖业中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效果,在提高畜牧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实现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