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分析

2022-11-21 03:32丁蕾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文学作品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坛优秀的文学家,他是一位擅长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广为流传,并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各种形式,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情感浓郁,用鲜活的语言反映了深刻的现实和文化蕴意。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探究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生动鲜活的市民形象

老舍先生笔下最为鲜明的人物,莫过于一个个普通但鲜活的市民。先生用巧妙的语言为人们描绘了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这群普通市民的喜、乐、愁、悲,让人们通过人来窥探观察那个环境,感受世俗人情。老舍先生笔下的市民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旧派市民。这群人世代居住在城市中,一方面保留着温顺、善良、守礼、热心等传统美德,另一方面也继承了保守、自私。例如在其早期的小说《二马》中,老舍先生就开始通过刻画老马这一角色塑造这一类市民。老马代表老一派,他不好,也不怎么坏;他对过去的文化负责,所以自尊自傲,对将来,他茫然,所以无从努力,也不想努力。他的希望是老年舒服与有所依靠;若没有自己的子孙,世界是非常孤寂冷酷的,因此,他十分重视儿子,这使他很可爱,也很可恨;很安详,也很无聊。此外,他还有着腐朽且妄自尊大的思想——他经常做一些赔本买卖,将古董店的东西送人,或者聊得来就可以少花一些钱。在《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也属于这类人物形象中的典型。老张爱财如命,不仅对别人刻薄,对自己也无比吝啬,他尽量少吃自己的东西,却千方百计地占别人的便宜,而他的哲学就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这种赤裸裸的市侩让这个人物十分可憎,而他一系列狠毒又荒唐的行为,又让他这个人无比可怜。这种极为贴近当时现实的人物,让人们对旧派市民的双重性格特点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

第二,新派市民。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新派市民层出不穷。老舍先生一边用充满希望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一个个有理想的、蓬勃向上的新派市民,另一边也用入木三分的文字来批判那些打着新派的幌子,行恶行的市井无赖。例如《四世同堂》还为人们刻画了一批鲜活的市民形象。其中,如祁瑞宣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如他身上有着时代的矛盾感,他将中国式的家庭结构、伦理关系、沉重的家庭义务压在自己身上,以一个长子的身份承担旧社会的一切,同时,他也充满着对新世界的向往,从来不吝惜对追求新世界的人的支持和帮助,如他帮助三弟瑞全离开家、离开北平,在钱家遭难时安慰、维护钱默吟,等等,在这个旧派人的身上,并没有激烈的新派表现,但是他确实是老舍先生认可的符合新世界标准的人物。再如祁瑞宣的三弟祁瑞全,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派人物,虽然鲁莽冲动,但是他的身上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敢于同外敌斗争,敢于离开家庭,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物,千疮百孔的祁家、羊圈胡同,乃至整个北平才能重新振作起来。当然,还有蓝东阳、冠晓荷等一批令人厌恶的恶棍,这样的人自诩是新派人物,但是其恶劣程度却没有减少分毫。

第三,城市中的普通人民。这一群人在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中人数最多,同时,也是先生最为熟悉的一群人:从车夫、棚匠、教师、巡警、职员、商贩、拳师、老妈子,到唱戏的、相面的、剃头的、听差的、卖苦力的……这些人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勤劳而悲苦地生活着,在新旧潮流的冲击下不堪重负。例如在经典作品《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就是城市贫民的典型代表。祥子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他勤勤恳恳,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最终在社会的磋磨下堕落成了一个无赖。这样的人物读来令人遗憾,让人落泪,而老舍先生也通过自己的笔,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无限同情。

二、通俗幽默的写作语言

纵观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语言是其一大特色。先生作品中的叙述语言,不是书面语,而是从口语中提炼的白话,朴素、平易、简洁,同时,带着老北京的幽默俏皮,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

第一,语言俗白清浅,简洁生动。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对于北京口语有着丰富的积累,同时,在提炼使用这些语言的时候也十分克制。例如老舍先生在刻画普通市民的时候,会运用脏话,但是在写作中,先生非常谨慎,纵观《龙须沟》全剧,只有赵大爷骂了一句“八辈祖宗”,老舍先生从不排斥用俗语、村话,但是他也尊重文学创作的特点,将这些语言进行提取、精炼,并慎之又慎地放在人物的身上。正如老舍先生在评价《茶馆》时曾言:没有生活,即没有生活的语言。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作态度,才能听到《茶馆》里唐铁嘴说的话。这的确是他自己的话,他是个无耻的人。这就是老舍先生要他说的话,而这么一个无耻无赖,又自视甚高、沾沾自喜的人物就在寥寥几语中走了出来。

第二,语言妙趣横生,幽默有趣。老舍先生常常被后世称为“幽默大师”,的确,幽默也是先生文学语言的重要特色。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曾说过:“细心看事物,总可以发现些缺欠可笑之处。”而他不断用自己的笔触来弥补、完整这些“缺欠可笑之处”,在嬉笑怒骂中表达自己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的向往。例如在《四世同堂》中,“大赤包”是一个粗鲁、野蛮、狠毒的女人,而她那懦弱、无底线的丈夫,为了夸赞她的“高明”,说道:“你说得对!你简直是……”这样巧妙的比喻,将“大赤包”蠢笨的体态和无耻的嘴脸淋漓紧致地展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再如老舍先生描写大姐婆婆这样骂大姐懒,“没长着眼睛吗?有眼无珠吗?有珠无神吗?”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根据“有眼无珠”造出“有珠无神”这个词,读来不禁捧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幽默的语言不仅让文章读来趣味十足,也能够让人在不断咂摸的过程中体会先生的弦外之音。

第三,语言精致细腻,富有感染力。老舍先生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浅易的口语,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精致的美,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无论是在小说、剧本,还是在散文中,老舍先生都十分注重对语言的雕琢,并注意长短句的配合,以增强语句的节奏感,讲究字调顿挫配合,让文章读来节奏有序,极富感染力。

三、辛辣深刻的批判

老舍先生的笔下有众多市民形象,这些形象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环境中,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当时环境的印记。先生用俗白精炼、嬉笑怒骂的文字来刻画人物、批判人物,从本质上是对当时环境的反思。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人們能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看见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例如这部经典的短篇小说《月牙儿》讲述了母女两代受生活逼迫的故事。这一对母女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不停地捉弄着她们,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让她们的生活陷入无尽的黑暗,而无边黑暗中的一抹微弱的亮光,冰凉的,如雨般的,很快就会被吞没。女儿原本想要脱离母亲,摆脱如母亲一般的命运,但是,依然无能为力。两代女人一生的轨迹平铺在眼前,人们会惊讶她们的命运惊人地相似,身为弱者的她们,结局早已被写好了,凭借个人的努力又怎能挣脱得开。《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也是这样一个在复杂环境中,从奋发图强走向堕落无赖的例子。祥子的人生志愿与现实有着极大的反差和冲突。祥子作为车夫,游走在黑暗之中,受制于当时环境的生存逻辑,误认为能够用自己的勤劳肯干创造出光荣和梦想。在被现实打击、被人欺骗和恐吓的过程中,祥子狭小的心在他精神的逐渐溃败中,也渐次地呈现出丑恶本来的样子,最终,他走向了堕落。

老舍先生还借助《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中的祁瑞宣、祁瑞全、钱默吟父子、冠高弟、尤桐芳等一众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痛恨和反抗。还刻画了诸如祥子、月牙姑娘等,他们在反复折磨下失去了尊严,还有的或者奋起反抗,或者默默忍受,或者失足堕落。老舍先生详细描述了他们从上进走向堕落的全过程,一字一句都表达了自己的批判。当然,也有蓝东阳之流在当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这样的人也正是帮凶,这样的人必然会原形毕露,甚至灰飞烟灭。老舍先生文学作品中辛辣深刻的批判也是先生有深度,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浓厚深沉的人文情怀

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后世广泛传播,历久弥新,是因为他作品中蕴含的厚重饱满的情感。这种情感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每一代人的心中都激起了共鸣,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够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

第一,对国家的担忧。老舍先生擅长写小人物,擅长写市井民情,而通过这些微观的视角,先生却时时刻刻在表达着自己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例如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就是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抗战时期别样的家国情怀。当时局混乱,小羊圈胡同中各家的生活各自飘零时,家国大义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先生对那些饱含家国情怀的人给予了同情和赞扬,对那些投机可恶的人送去了批判和讽刺,对于这些人的剖析和展示,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国家命运的担忧。时光虽早已更迭变幻,但这样的家国情怀,仍流淌在作品之中,为后人所感知、所理解。

第二,对家乡的眷恋。老舍先生曾表示:“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正是对家乡的眷恋深情,才让老舍先生笔下的北平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同时,也让后人在先生的笔触下欣赏到一幅幅真实可感的北平世俗风情画。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散文,就深切地表达了身处异国他乡的人对家乡的无尽怀恋。先生对于北平这座城的喜爱是“想说而说不出的”,并选择了另外一种办法,将自己对北平的想念比喻为对母亲的爱,可见,北平对先生而言,不再只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它上升到了亲情的范围,以至于老舍先生在与北平分开后,对其的想念之情如此深厚。以至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让整篇散文的情感得到了总结,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情。

第三,对个人的同情。老舍先生与那些穷人有着心心相通的生命体验。他始终牵念于他们的生存状况,对他们充满了深厚的同情,他在作品中不断提醒人们对他们的关注,不断唤起他们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并对他们的悲惨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五、结语

综上分析,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生动鲜活的市民形象、通俗幽默的写作语言、辛辣深刻的批判、浓厚深沉的人文情怀。通过文学研究,能让人们进一步走近老舍先生,重拾经典作品,深切地感受老舍先生笔下充满世俗人情的社会,也体会老舍先生对人民、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沉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兴.基于传奇视角的老舍作品叙事艺术及其意蕴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22,42(02):

1-6.

[2]王文慧.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研究[J].北方文学,2020(02):9-12.

(作者简介:丁蕾,女,硕士研究生,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文学作品
北平的秋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老舍的求婚
想北平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