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奇
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麻醉相关多种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及技术可帮助各类手术患者消除疼痛,临床麻醉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并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临床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其中全身麻醉又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灌肠和吸入麻醉等多种。此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为静脉麻醉,经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并注入相应镇静、镇痛药后可很大程度上推动手术顺利实施[1-2]。近年有研究指出[3],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吸入性麻醉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副作用相对较小,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吸入性麻醉药主要包括七氟烷等。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术中体征变化及体动频率酌情调整吸入浓度,但此方式可受医生多种主观性因素影响,临床仍有绝大部分患者苏醒后可能发生循环抑制、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可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4]。脑电双频指数(BIS)为一种可量化人体脑电信号的监测技术,通过连接相应设备后即可有效监测患者的术中麻醉浓度及麻醉安全性[5]。为有效保证各类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安全,本研究将分析BIS指数对七氟烷吸入麻醉深度调节的指导作用。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干预组(64例)和常规组(63例),干预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25±0.27)岁,手术时长40~60 min,平均手术时长(50.11±0.29)min,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时间(10.54±0.23)d,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麻醉分级:Ⅰ级14例、Ⅱ级23例、Ⅲ级27例;常规组中男32例,女31例,年龄42~59岁,平均年龄(50.53±0.45)岁,手术时长42~58min,平均手术时长(50.47±0.16)min,住院时间8~13 d,平均住院时间(10.46±0.35)d,ASA麻醉分级:Ⅰ级15例、Ⅱ级20例、Ⅲ级2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W00123)。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符合ASA 麻醉分级中Ⅰ~Ⅲ级标准[6];符合吸入麻醉相关指征[7];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悉此次研究目的及内容,已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吸入麻醉禁忌证者[8];伴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伴精神、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依从性差不愿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需嘱患者完成基础体征的全面评估,需进行血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等,在确认患者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性疾病后,统一在术前进行健康宣教,为其讲解手术流程、麻醉方案、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嘱患者术前8 h禁食,术前2 h禁水。
1.3.2 麻醉诱导 两组患者均统一接受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前麻醉诱导方案如下:舒芬太尼(规格:1 mL∶50 μg)、依托咪酯(规格:10 mL∶20 mg)、阿曲库铵(规格:10 mg)、右美托咪定(规格:1 mL∶0.1 mg),按kg计,剂量依次为2.5 μg、0.3 mg、0.03 mg、
1.3.3 维持麻醉 两组术中麻醉维持方案如下:统一经静脉泵注丙泊酚(厂家:国瑞药业;国药准字:H20030115;规格:20 mL∶0.2 g)+吸入七氟烷(规格:100 mL)维持麻醉,七氟烷吸入初始浓度设定为0.5%,常规组按以上剂量维持麻醉至术毕,术中根据患者体征变化酌情追加镇痛、镇静药,干预组经连接BIS监测仪[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2210113号]后,基于BIS值变化情况酌情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每次调整浓度值为0.1%,若存在明显体征波动或体动则提升麻醉深度,若出现心率、血压过低时则降低麻醉深度。
1.4 观察指标
1.4.1 术中麻醉风险 ①应用气体监测仪(批准文号:国械注进20172210127),按目标浓度0.5%监测两组患者切皮时(T0)、麻醉10 min后(T1)、麻醉30 min后(T2)、停止吸入麻醉时(T3)、术毕(T4)等不同时间点下的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变化情况。②持续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记录并对比体动发生频率。
1.4.2 术后不良事件 ①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时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9]评分评估患者苏醒时疼痛情况,分值1~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明显;采用Ramsay镇静评分(RASS)[10]评估患者苏醒质量,分值1~6分,以2~4分为最佳;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24 h内静脉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②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循环抑制、呼吸抑制、体征波动、认知障碍等4种。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均以率[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当P<0.05时认为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C比较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干预组T0、T1、T2、T3、T4等不同时间点下的MAC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C比较(±s) 单位:%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C比较(±s) 单位:%
注:T0=切皮时,T1=麻醉10 min后,T2=麻醉30 min后,T3=停止吸入麻醉时,T4=术毕。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干预组 64 3.41±0.25 2.92±0.24 2.23±0.13 1.85±0.23 1.41±0.36常规组 63 3.92±0.77 3.11±0.46 2.86±0.71 2.11±0.65 1.98±0.67 t值 5.036 2.925 6.981 3.014 5.98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3 <0.001
2.2 两组患者术中体征比较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干预组术中HR、MAP、体动发生频率低于常规组,SaO2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体征比较(±s)
注: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SaO2=血氧饱和度;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基础体征 体动发生频率(次)HR(次/min) MAP(mmHg) SaO2(%)干预组 64 65.25±0.36 82.45±0.62 98.65±0.33 3.15±0.24常规组 63 68.44±0.27 85.77±0.82 96.24±0.71 5.66±0.37 t值 56.424 25.763 24.591 45.42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比较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干预组的苏醒时间、苏醒时VAS评分、RAS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比较(±s)
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ASS=Ramsay镇静评分,PCA=静脉自控镇痛泵。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min) VAS(分) RASS(分) PCA按压次数(次)干预组 64 12.41±0.25 2.28±0.16 4.11±0.27 5.36±0.12常规组 63 15.33±0.37 3.44±0.52 4.95±0.77 7.88±0.49 t值 52.185 17.046 8.229 39.94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干预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7.81%(5/64)低于常规组20.63%(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逐步实现了对多种腹腔外科手术患者的微创治疗,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很大程度上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对促进各类患者术后恢复并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均有重要意义,尽管腹腔镜手术可有效保证手术安全性,仍受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影响,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一系列并发症[11]。既往临床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风险,但有研究指出[12],可导致各类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方式、麻醉给药方式、麻醉药物浓度等多个方面,除手术侵入性操作为机体造成的非病理性损伤外,因麻醉药物及给药方式不合理所致的病理性损伤对患者预后产生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大[13]。与既往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相比,吸入麻醉可有效避免实施静脉穿刺时可能产生的血管风险,经呼吸道吸入麻醉药后,药物即可迅速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显著的镇静、镇痛效果[14]。且与常规静脉麻醉相比,吸入麻醉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更快、分解量更少,七氟烷为目前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此药对机体气道产生的刺激较小,给药后也可以气体状态直接经肺部排出[15],患者术后不易发生药物相关副反应。吸入麻醉所用药物的效果可随诱导速度、麻醉深度等因素影响,且不同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副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且有研究指出[16],患者脑组织分压可受到吸入麻醉药的药物浓度影响,若未在术中合理控制吸入浓度也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事件,合理选择吸入麻醉的装置及方法,并对术中麻醉深度及患者机体反应进行动态监测对降低麻醉风险、提升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均有积极意义。
既往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及体动情况把控吸入麻醉的药物浓度,但此方法的实用性较差,其把控效果可受术中医护人员多种主观性因素影响。BIS为一种可量化麻醉药物浓度及镇静深度的客观指标,通过连接BIS监测仪可在术中对患者脑电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将其作为调节麻醉深度的指导下指标或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经BIS指导下调节术中麻醉深度后,该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下的MAC均低于常规组(P<0.01),MAC为目前临床用于监测麻醉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可有效反映吸入麻醉药的整体效能,目前认为在同样大气压及纯氧环境下,吸入麻醉药后超过50%患者可在切皮时不出现摇头、四肢反应时的药物浓度即为MAC,该指标为一个恒定值,一般MAC值越小表示麻醉效能越强、安全性越高[16]。避免术中发生体征波动或躁动可有效保证麻醉安全,提示通过监测患者术中体征变化情况及体动频率均可直接反映麻醉药物浓度是否合理。本研究中,干预组在BIS指导对七氟烷吸入浓度进行动态调节后,患者术中HR、MAP、体动发生频率低于常规组,SaO2高于常规组(P<0.001),可见在BIS的指导作用下,患者术中更不易出现躁动或体征波动,可很大程度上确保手术顺利实施,且本研究中,干预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时VAS评分、RAS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常规组(P<0.001),提示在BIS指导下,医生可动态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由此可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并提升患者苏醒质量,且在此麻醉方案下,该组患者术后循环抑制、呼吸抑制、体征波动以及认知障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81%(5/64)低于常规组20.63%(13/63),P<0.05,提示经BIS指导术中麻醉深度调节,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连接BIS监测仪可实现对各类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吸入麻醉药物浓度的有效调节,对维持患者术中体征、降低术中麻醉风险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有重要意义,BIS对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