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022-11-21 21:22董芳芳
现代交际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农现代化农民

□董芳芳 杨 宏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6)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回顾“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协调农村和农民全面进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民生产主动性、创造性,还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系统发展。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大地的创新性发展,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华,对于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

在中国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提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科学领导,开展农业合作社激发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修筑水利工程的“三农”思想,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三农”思想体系。

(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科学领导

毛泽东向来重视党的领导工作。1942年,毛泽东在《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指出:“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生活问题,生产问题。”[1]1955年,毛泽东提出“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在基层党与人民的工作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基层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促进农业生产,必须脚踏实地地帮助农民,参与农事生产。只有亲试农耕,才能获取农业生产第一手资料,探索出农业经济发展规律,进而掌握农业经济的主动权,更好地领导和管理农业。此外,毛泽东还强调各级领导对于农村工作的研究要深刻。要依靠农民,就要全面了解农村实际问题,要求干部深入农村并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不在于多,而在精,要深入剖析当地农村问题。农村建设工作要主动,提出的规划要合理,要切合当地真实情况,成为内行人,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兢兢业业为百姓工作。

(二)建立农业合作社,激发农民积极性

毛泽东多次强调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问题。1943年春,毛泽东提出开展生产运动后,互助小分队普遍发展起来。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2]也就是说,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措施之一,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进行农业生产。措施之二,就是农业产量超出粮食税的部分农民自留。也就是说,农产量越高,归农民的部分就越多。农民能吃穿不愁,生活得到改善,那么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动力就越足。而建立农业合作社必须逐步引导,发展合作社要切合实际,要做到数多、质高、成本低。针对农业发展相关问题,毛泽东一再强调要做好两点:一是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两者单向促进和制约,用民族资产阶级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用农业来制约资产阶级。二是依靠农民合作互助,激发积极性,促进生产。实践证明,这种伴随着集体所有、统一经营转变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一方面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缓解了农业与工业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三)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毛泽东极其重视农业问题。1934年1月,毛泽东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毛泽东强调要做好两大方面:

1.重视科技和教育,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一是提高农业技术和增设农业常识课程。农业技术就是指改良农具,农业教育包括增设农业课和建设农业学校。二是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3]农业技术的底,不单单是指机械化,还包括种子选择,农作物施肥、浇水、种植间距,耕种方式及农业规划方面。一方面要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种数量,即使不增加肥力和人力,收成也会提升。另一方面推行改良农具运动,要求全国各地合作社集合人力资源,踊跃改进,不断试验。三是提倡知识分子下乡,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倡开办技术夜校,知识分子充当教员。农民在此学习,既学习知识,降低文盲比例,又把农业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全国农村普遍把科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农业上,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2.修筑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用水便捷化

毛泽东格外注重农业用水问题,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应对水利修建工程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并重视人民的创造精神,把人民的力量融入水利建设。在修建大坝的同时,应强调“兴修水利,保持水土”[4],促进土地可持续生产。毛泽东兴修水利的实践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业灌溉水平和应对基本风险的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三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思想的发展在继承毛泽东重点“三农”思想的内容,如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农民积极性等的同时,根据时代要求的不同,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

(一)邓小平“三农”思想

邓小平“三农”思想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邓小平认为,我国要发展农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发展道路。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

邓小平认为,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基础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心是必须走集体化道路。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制度,坚持自愿原则,从互助组逐步发展到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变为集体所有制。1992年,邓小平指出:“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5]邓小平认为,深化农业改革的关键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废除公社制。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加集体收入是进一步达到集体化的重要因素。在如何进一步迈向集体化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第一,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这个政策就是搞活农村经济,按劳分配,先富帮带后富,最后达到全国农业共同发展。第二,自主权下放到农民。这是尊重农民生产、激发农民创造活力、发展民主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每个生产队都发挥主动创造精神,那么国家会增加更多的财富。第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我们要以“大跃进”为鉴,立足当地客观事实,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经济建设。走集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农业改革、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稳步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举措。

2.缩小城乡差别

邓小平认为,缩小城乡差别既有利于恢复农业,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推动农村发展。也就是说,允许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不同步水平的发展,但要缩小城乡间差距,农村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还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城市农村互相支援。一方面,农村可以借助城市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建设带有应用技术的副业工厂,如养鸭场等。农民闲暇之余发展副业,收入渠道增加,提高了挣钱的能力,增添了农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农村为城市提供丰富的产品种类。农村为城市供应粮食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副食品类别。工厂里的员工吃得好,体力跟得上,才能更好地从事工业劳动。邓小平强调,缩小城乡差别,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工业武装农业,达到恢复农业的目的。工业生产要为农业服务,减轻农业负担,用工业化的设备减轻农作物供应的压力。工农业在衣、食、行方面进行交换,有利于激发农业生产的潜力。第二,发展小型工业。利用小型工业辐射性力量,借助一个工厂带动周围一圈农村发展特性,有利于发展工农业和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依靠多种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962年,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6]最初针对三年困难时期农业生产不景气、百姓温饱不能解决的状况,通过多种生产形式恢复农业生产。后来,他又指出:“谈农业,只抓粮食不行,还是要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并举。”[7]只种粮食,农业发展是有局限的,难以达到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重要的还是跳出思维框架,靠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山地种不了粮食,就种树,造福子孙。沙地可以种牧草及发展果林业,既防范风沙,保护环境,又发展其他行业。第一,农村要发展沼气。沼气是在有效利用农村既有资源的前提下,减少麦秸燃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就业。沼气的发展要保证质量。第二,植树造林。要选择易成活的品种,不易种植粮食的山地、丘陵且肥力较低的土地有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植树造林既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又可以保护水土,做到循环发展。

(二)江泽民“三农”思想

江泽民“三农”思想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即执政为民。

1.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江泽民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几次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是农业起伏过大。不重视农业发展容易造成国家发展的根基不稳。1992年,江泽民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8]。1992年,面对党内部分干部把重点放在对外开放、发展商品市场、看低农业的现象,江泽民强调:“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只能加强,不能削弱。”[9]1292002年,他再次指出:“一定要把农业基础打牢。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10]江泽民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理解不断加深,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

2.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江泽民极其支持和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并把发展乡镇企业上升到战略问题。1990年,江泽民指出:“我们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农业发展之后,剩余劳动力不是涌入大城市,而是就地消化。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是正确的。”[11]我国发展乡镇企业可以说在全球是首创。他认为,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农村经济联系在一起,发展乡镇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党和政府必须鼓励支持发展乡镇企业。江泽民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9]135要实现这一点,一是逐步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当地具体需要稳步发展,帮助恢复农业,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农业生产。要逐步向农业现代化迈进。二是重视技术改造。乡镇企业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企业模式,促进农业商品化经营和技术创新。三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开展农民教育

要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业主体——农民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能力是一项耗时较长的任务,要从基本知识抓起,坚持不懈。江泽民针对开展农业教育主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与农业生产放在一起。江泽民指出:“农村中小学要在学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12]农村教育改革重点是劳动与知识相结合,坚持教育始终为建设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坚持因材施教。第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严厉打击个别农村地区唯心主义严重、封建迷信泛滥等一系列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第三,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坚决降低文盲比例,提高人口素质。缓和农村教育资源紧张状况,对发展农村教育至关重要。

(三)胡锦涛“三农”思想

胡锦涛“三农”思想,重点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1.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胡锦涛认为,要推动农业进步,必须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生产也要达到现代化水平。“农业要增加投入,但靠大规模增加新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13]通过使用科学的、民主的管理模式,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达到集约化的目的。首先,农业生产人员要现代化。第一,农业知识要现代化。农业生产经验固然重要,但要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更新农业知识储备。第二,农业管理模式要科学化、民主化。不同于革命建设时期农业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新时期农业生产更注重基层需求、自下而上的管理。以人为本管理是胡锦涛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其次,农业生产工业化。高度的机械化应用于整个农业生产线,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更多质优量多的产品的同时节省了人力。要补足我国技术短板,坚持求同存异、互利互惠的精神,积极开展与友国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最后,现代化农业目的之一是集约化。以往我国农业生产只看收益,不重视生产过程资源的使用,导致高消耗、低效能,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应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走集约型道路。

2.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现代化内在动力的科学方针。2003年,胡锦涛在山东、河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增收面临的突出问题。”[14]一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帮扶向“三农”倾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包括农业补贴、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构成体系的惠民政策。二是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税负,取缔繁冗不合理的收费,降低农民税负压力,农民获得更多的生产自主权。鼓励农民就业,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发展个体经济。发展个体户不仅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周围就业,而且提高当地地区生产总产值。由于农产品市场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民有时增加收入,有时赔了血本,要建立农产品价格最低保护机制,保护农民最基本的收入,不损害农民最基本的利益。三是宏观调控农村人口。要推进计划生育投入机制改革,坚持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胡锦涛农业发展思想的关键内容。2004年5月,胡锦涛指出:“我们已经明确,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5]它包括三个基本概念:一是现代化农业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与农业有关的机械化水平、农民知识化水平、农业商品经济、经营制度、农业生态等均有所提升和发展。二是现代化农业要协调发展。这是农业统筹兼顾、系统发展的措施。在城乡发展、工业与农业现代技术和已有经验、经济与农业资源、农村劳动力与环境等方面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可以不同步但不能忽视。三是现代化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要精细化,粗放式的生产要不得;农民生活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要向精神娱乐方面倾斜;土地使用节约化,禁止把耕地转变为宅基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三农”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国家发展为导向,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一)牢固农业为本的理念,重视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自主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16]同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再次指出:“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17]习近平总书记把粮食安全放在战略高度,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联系在一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百姓解决了温饱,投身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就足。建设现代农业、夯实农本思想、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换、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打造绿色品牌、保护耕地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一,科技兴农。农业科技达到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方式,是推动农业变革外在的动力。新时代,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技术的高效应用、农产品的种类多样化,提高粮食稳增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需求。第二,突出种植优化区域。加快各区域高标准区域规划建设的速度,选育新品种,根据地势、生长环境,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保证双量增效,保证农产品的供给。第三,打造绿色品牌。最重要的是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差异化建设,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统筹区域农业资源、交通资源及第三产业资源。第四,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核心在于耕地。因此,可通过“防+加”两方面,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农业长期发展。“防”在于加强土地管理,即明确禁止任意征用耕地,控制耕地数量和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在于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二)培育新时代农民

农民始终是我国推动农业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基础性力量。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除了要做好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环境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外,还要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新时代农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爱农业,这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提。新时代农民肩负发展农业的重大责任,只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18],立足于土地,精心耕作,才能收获优质作物。这对于我国掌握粮食安全自主权,建设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二,新时代农民思维更宽泛,素质更高,更懂技术,这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素养。农民要储备丰富生产种植知识,参加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种植、效率种植,提高技术能力和种植水平,实现技术和产量的高质量转化。第三,要善于经营,这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农产品种类种植更依托市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多渠道销售,如开网店、直播卖货,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全面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此外,要促进农民再就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知识化、素质化程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维护农民根本权益。在创业上要给予多方面支持,如加大补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减少成本,提高就业能力;在就业上要实施稳定就业措施,如进行多技能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降低再就业风险。因此,要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富裕农民、提升农民、扶持农民,建设好农业文化品牌,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积蓄力量。

(三)建设环境宜居的新农村

新时代,要遵循发展规律,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环境宜居的新农村。一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新时代价值,还要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建设百姓喜于参与的通俗易懂的文化,用农村文化墙唤醒乡魂是潜移默化弘扬乡风的创新实践。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做好包括道路、供水、燃料、电网、交通、文体、公共照明等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农村公路建设上。重点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致富奔小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建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建设休闲小公园、天然气安装到家家户户等,确保百姓安居乐业、修身养性的同时又借助农村交通与产业相结合,实现便捷、健康、富裕、美丽相融洽的美好生活。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小组下乡宣讲、官方新媒体宣传的方式,各地区政府因地制宜改造乡村环境,如废水治理、废物进站、厕所改造等,让农村的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

(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19]实践证明,改革是解决农村各项矛盾的根本。第一,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改革开放时期,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即集体经济下,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当时激发了农村生产潜能。随着社会进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土地碎片化,难以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造成资源浪费。进入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工作,在土地流转有序发展、释放土地活力的同时又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第二,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产业扶贫、财政支持、制度兜底等多措并举。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再就业。促使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立足各区域特色,构建农村支柱型产业,如旅游业。以龙头产业辐射当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一是要具备过硬的农业知识。要能干、实干、会干,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训练,根据当地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二是要有责任感和归属感。要扎根基层,认真调研。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布局,建设美丽乡村。三是要一心为民办实事。以农民真实需求为基础,科学规划农村工作,聆听农民内心的声音,科学落实政策,带领农民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四、结语

回顾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形成,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备的“三农”思想体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完善了“三农”思想的内涵和发展途径。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一贯以为农民谋幸福作为落脚点,写下了不忘初心使命的生动篇章。现阶段,站在我国迈进“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梳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传承史中的光辉成就,彰显“三农”思想的人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对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发展规律、理解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新时代农民、在新发展阶段上稳步前进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三农现代化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耕牛和农民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