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郭家堡乡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2022-11-21 21:40刘晶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

刘晶晶

(榆次区郭家堡乡人民政府,山西 晋中 0306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郭家堡乡位于东经112°34′30″~113°7′20″,北纬37°28′8″~37°32′30″,地处榆次城区边缘,因环抱城区,交通路网密集、立体交叉、四通八达。有太洛、榆长、榆邢、榆盂、榆太、108国道、太旧高速公路等7条国省干道和东外环、南外环、西外环、迎宾西路等14条市区道路交汇,公路交通迅捷便利。石太、太焦、同蒲等3条铁路干线从该乡穿行而过。山西省内唯一的空港—太原飞机场与该乡紧相依傍。2016年底常住户数22 903户,常住人口55 300人,按常住人口统计,是榆次人口密度最大的乡镇。郭家堡乡的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都很发达,远郊以农业为主,近郊和城中村80%以上的农民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89年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产值过亿元乡镇。199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8 180×104元,201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 278 121×104元。

目前,郭家堡乡把现代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稳步推进,实施新付温室园区、王湖金威航天育种基地改扩建,北部旱垣万亩(670 hm2)温室基地不断扩张,引进晋中庆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拓展百草园二期建设,该乡地处城郊的地域优势不断转化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把第二产业作为关键产业抓在手上。郭家堡、张超、荣村3个工业小区正常运营,已入驻企业162家,年产值3.8×108元,利税3 800×104元,安置剩余劳动力4 000余人。把三产服务作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引进红星美凯龙、万达广场、风情商业广场、华瑞商务楼、晋中印象城等一大批商业类项目,印象城、沃尔玛开业迎宾,多元化商业综合体时代全面开启。三产服务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化、地摊式走向休闲、高端、规模化,三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1 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

1.1 项目带动型:新付、百草坡依托旅游、生态庄园带动经济发展

1.1.1 新付:打造精品农业工程

新付天赐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上档升级工程。园区目前拥有温室蔬菜大棚30座,育苗棚5座,特色产品有自主育苗种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及水果、散养着笨猪、笨鸡,园区将上述独特的产品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现在开发出三大项目:游客体验,对园区种植的各类蔬菜瓜果采摘、自助烧烤,体验纯净的田园生活;养生蔬菜宴,对各种不同食疗功效的绿色蔬菜进行科学配置,烹饪出健康养生独一无二的蔬菜养生宴;“仙人居”居屋对外出租,租园区45 m2的居屋同时拥有500 m2的温室蔬菜大棚,实现人们渴望拥有自耕自种的田园梦想。园区的配送中心与7家蔬菜基地对接形成集中配送网,满足客户对新鲜健康蔬菜的需求。天赐园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将实现郭家堡乡设施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最终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为大学城及市城区扩张提供配套服务。

1.1.2 百草坡:倾力打造生态绿色村庄

百草园三期开发:引进晋中庆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理流转土地33.33 hm2,计划兴建集种植、采摘、试验示范、观光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农业园。园区内规划有蔬菜、水果采摘区、特种动物养殖区、滑雪滑草区,力争把百草园农家乐打造成住土窑洞、吃农家菜、逛采摘园、种农家田、赏百草园的休闲场所。

兴建大型物流园:利用靠近晋中东高速的位置优势,兴建43 000 m2的仓储物流园,项目建成后可以为村民提供就业平台。

联栋温室大棚建设继续推进:在原有日光温室大棚的基础上,再投资500×104元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5个,1×104m2的联栋温室3个,使基地面积达到13.33 hm2以上,利用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学习无公害蔬菜科学种植技术,扩大更多种植户,提高村民收入。

1.2 服务创收型:王村、近城、直隶庄、北合流依托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

1.2.1 近城、王村以服务医院为目标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搬迁至新址,新址位于近城村内,王村在医院对面。二村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王村规划在医院对面占地2.17 hm2开发5×104m2的住宅小区及8 000 m2配套商务楼;近城计划在医院北面建“便民市场”“商业一条街”并进行统一管理,给广大村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商业机会。

1.2.2 直隶庄建设物流园

直隶庄计划在桥东街东段南侧建4×104m2的便民市场,在村东南外环占地6.67 hm2土地建设现代化物流园。

1.2.3 北合流依托国道建综合服务区

北合流在潇河旧桥旁修建1.33 hm2的便民市场,以销售绿色农副产品为主;在国道边建综合服务区,为过往车辆提供餐饮、住宿、加油一条龙服务。

1.3 改出发展新画卷:聂村、王湖、南沟、源涡、小东关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城市建设一体化

1.3.1 打造商圈经济

城中村改造后在安置房周边计划配有购物广场、酒店、写字楼、学校等,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时尚家居、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1.3.2 发展文化旅游

源涡村历史悠久,曾经有很多明清建筑,包括民宅、庙宇、古堡。为保留乡村文化,让人们记住历史,体会文化,将依托森林植物园、潇河公园,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在现存古迹龙王堂以北的千余亩土地上建造两座大型博物馆,根据真实资料、记载,还原历史、保留文化。一座是古村古庙博物馆,让人们了解由隋唐演变至今的乡村生活史,让人们能深刻体会到源涡乃至榆次的发展史,让人们能深刻记忆源涡乃至榆次的文化史。另一座是农业博物馆,给人们清晰展示从原始到现在的农耕文化。让住在摇篮里的孩子们深刻牢记农业才是人之根本,让新时代的孩子们还能体验和认识农业文化,能了解种植养殖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演变和基本使用知识,了解农学思想,查阅农业书籍,熟记农业谚语,让城市和其他非农人员永远记住民以食为天的本质与初衷。

1.3.3 发展绿色生态园

小东关规划在金葫芦地块占地20 hm2发展温室大棚、果树、鱼塘,让城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和收获的乐趣。

2 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宜居建设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田园美、家园美、生活美、生态美”为总目标,全面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产污染、打造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1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持续开展以“拆违治乱提质”为中心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场所绿化。推进垃圾革命,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式,建立健全垃圾转运站和村级垃圾收集点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新建4个垃圾转运站,在外环以内的17个行政村及撤村转居公司推行新型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百草坡村喜获全国首批绿色村庄殊荣。

2.2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

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试点、农田节水“五大行动”。全乡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全乡秸秆综合化利用率超过90%;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乡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3 加强乡村水利发展工程

根据《榆次区水利局关于建立“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储备库的通知》文件精神,郭家堡乡编制了“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

2.3.1 新建4项饮水安全工程

分别是投资46×104元建设王村饮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30×104元建设新付饮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5×104元建设百草坡饮水管网工程;投资55×104元建设郝家沟打井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改善供水人口12 000人。

2.3.2 新建4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分别是投资10×104元建设小东关灌溉工程;投资26×104元建设新付天赐园灌溉工程;投资12×104元建设北合流农田灌溉工程;投资95×104元建设新付村排污管道工程。

3 全面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乡村文明是保障。要以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抓手,以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内容,构建乡村文明建设阵地,提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3.1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采取宣讲、报告会、文艺宣传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引导农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2 大力开展乡风民风建设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完善乡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形成群众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2018年全乡农村“一约四会”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新风,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百草坡、小东关、新付正筹划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为村民的幸福晚年提供保障。

3.3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用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广泛开展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荣村深入挖掘形意拳文化,正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习武。

4 建立“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先导,以法治为根本,建立“三治合一”的现代和谐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建平安乡村。

4.1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健全和创新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具有榆次特色的“3.25、7.25”的村务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民主协商格局,到2020年全乡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4.2 全面推进依法治农

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农民法治素养。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乡村基层延伸,继续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推动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咨询服务、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社会帮扶五大任务,以司法所建设为平台,全面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4.3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在全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2018年全乡评选出18户最美家庭,在这些美满家庭楷模的影响下,社会更加和谐昌盛。抓好农村道德讲堂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提高农村道德水平。建好善行义举榜,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

4.4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

在当地实施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不断健全农村“严打”整治长效机制,重点打击各类危害农村经济发展、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建立动态化网格化人口管理模式。继续开展农村警务、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提高农村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5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合法资产,盘活集体沉淀资源,扩大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为农村加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调动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5.1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措施。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健全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5.2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落实农业补贴制度,加大对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蔬果特优区和产业园创建、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三品一标”认证等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5.3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参与乡村振兴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重视“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