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11-21 20:54
纺织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陈列职业技能证书

唐 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全面落实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自2019年开始,各职业院校纷纷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不断开展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改革。2021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锦达科教开发公司、深圳逸马有限公司在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分别引入“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两项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尝试在课程中嵌入校企共育的“1+X证书”内容,探索“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1 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偏向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服装类专业是应用型较强的工科专业,也是理实一体、产教融合的特色专业。要想对学生进行服装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的培养,需要多进行实践。目前,学校的理论教学体系较为完善,但受实训场地的条件限制,所提供的实训场地、实训资源、实训方式等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不同任务阶段的实训要求,教师大多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因此出现课程实训环节与理论层面脱节等现象。

1.2 教学内容有些陈旧,教学手段比较传统

在这个信息技术交互融合的时代,服装产业的融合转型在不断加速,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改变。据调查,当前企业或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不能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还有实践内容与企业实践生产岗位技能联系不够紧密等。另许,较多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线上线下混合、虚实结合等教学方式并不完全理解和接受[2]。

1.3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和传统

科学的课程评价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据了解,目前服装专业各类课程教学评价主要还是倾向由校内教师完成,评价主体比较单一;服装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体系比较完善,但服装实训课程存在考核标准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因此,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服装专业教学需求,进而无法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服装专业教学与实践难度也随之加大。

2 “1+X证书”制度下服装专业教学与实践

2.1 重构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从服装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出发,将“1+X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专业教学目标,对照服装陈列设计(中级)、连锁特许经营管理(中级)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明确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技能要求,开发“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中嵌入“1+X证书”模块,重新梳理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建立“平台+模块+方向”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对照“服装陈列设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选择关键技能点,与“服装市场营销”专业平台课程书证融通,同时改革“服装展示设计”“时尚买手与营销”“服装零售终端管理”方向课程和“服装设计信息整合”拓展课程,定制开发有关服装陈列设计考证的课程模块。学校还引入“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资格证书作为选考证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对照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服装电子商务”“服装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品牌孵化与实践”等课程进行整合,定制开发与其考证相关的课程内容模块,为开展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奠定基础。

在专业课程中嵌入“1+X证书”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发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整合课程内容,除了专业现开设的“服装市场营销”“服装电子实务”这两门专业平台课程外,还增设了“3D服装设计与运用”“品牌孵化与实践”“电商综合实战”3门实训类平台课程,岗训结合,完善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服装陈列、时尚营销操作等方面得到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

2.2 整合课程内容

在现有专业课程中,将“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职能要求融入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中。如“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将服装陈列设计、服装连锁特许经营、服装信息管理等工作任务植入,培养学生的服装信息处理、品牌运营以及店铺管理能力;“服装电子商务”课程将营销推广方法、营销转化效果、分析与优化等工作任务植入,培养学生的网店规划、商品运营等能力。

融合“1+X证书”标准要求,优化现有教学实践内容,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设计模块化项目实战课程。例如,在“服装市场营销”课程中嵌入服装陈列设计“X证书”时,由校企教师共同设计课程模块,把北京锦达科教开发公司的经营思想、实战经验传输给在校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和管理能力,使其到企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纺织服装虚拟中心,增设了服装陈列室的商业虚拟场景,如智慧门店、品牌直播间、3D试衣间等。结合对当前服装时尚营销趋势的分析,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要求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

2.3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引入真实企业的实战项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实现相应等级能力、职业技能的提升。其次,按照教师的教学专长进行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即将一门课程集中到某个时间段完成,以统一时段、统一内容、统一师资、统一实训场地等方式开展模块化教学。

此外,创设课堂、实训基地、企业等多维教学场景,探索“课堂、基地、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实施“服装市场营销”服装陈列设计模块时,理论教学可在课堂上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可利用基地或企业等实训条件,将虚拟卖场陈列演练和服装陈列设计专项实训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且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促使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

2.4 改革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采用“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评价方式[3]。一方面,在评价标准上,对照中、高级证书评价标准和要求进行内容分解和模块评价,对受训学生的层次水平进行评估和研判,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进而对考核层次进行分流。另一方面,评价主体是多维度的,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依据“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等级考核结果评判学生的课程成绩,调动学生考证的主动性。

2.5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推进学分制改革

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学校出台的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对于本校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并取得证书时,可认定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成绩,即将相关重叠课程计入可免试部分[4]。同时,激励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参加各级别大赛、取得“X”证书等,并给予学分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1+X证书”背景下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持续改进

3.1 继续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推进“1+X证书”的重要保障。完善师资队伍的方法如下:(1)通过专业培训、培养骨干核心、引进优秀教资等形式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2)鼓励和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服装设计大赛和教师能力大赛。通过竞赛指导和自身竞赛,接触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和本领;(3)教研室内部定期组织教学研讨、相互听课,优秀教师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加强与服装企业的合作或下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

3.2 建设“学赛证”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对照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整合规划现有实训设备,新建许多“1+X证书”专项实训基地,以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近两年,学校新建了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服装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涵盖服饰品陈列仿真教学、服装工艺多媒体数据协同系统、服装3D试衣项目、服装生产管理虚拟现实实训、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训项目、电子商务实验项目等。随着“1+X证书”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建成“学赛证”一体化的综合型实训基地。

3.3 搭建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合作平台

联合企业或行业,搭建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摆脱单一的学校主导教学形式,开启校企共同育人模式。一是联合企业共同开展“1+X”试点的培训、认定等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推动“1+X证书”制度发展的现实作用,以提高“X”证书的社会影响力;二是企业能够主动提供实训场地和真实任务,给学生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情境,为教师提供一个参与企业攻关项目、技术支持实践机会等;三是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所,让其在校期间就能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知识及先进管理理念等。

4 结语

从服装专业发展特征出发,将专业需求与产业岗位需求对接,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探索“平台+模块+方向”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1+X证书”职业资格标准嵌入专业教学,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使学生直接获得最新职业技能,提高对未来岗位、跨界岗位的胜任能力。持续贯彻“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对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人才具有极大影响。

猜你喜欢
陈列职业技能证书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