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诗歌意境欣赏

2022-11-21 18:28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周金兰
家长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诗歌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周金兰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是占比较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能力还十分有限,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能力存在不足,文章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诗歌意境欣赏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诗歌意境欣赏过程中,全面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全面体会其中的美好意境,提高学习效果。将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情境交融方法、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完善的教学目标融入小学语文诗歌意境欣赏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实现意境欣赏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深度理解语文诗歌内容。

一、通过不同阅读方法促进意境欣赏教学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诗歌意境欣赏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体会诗歌内容中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体会和感受,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理解水平。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节奏性阅读方法感受诗歌意境内容,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不断地针对语文诗歌内容进行节奏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其中的读音特点,在推敲字义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诗句的内涵。这种阅读方法的运用是十分科学的教学方式,同时是全面促进学生深度体会诗歌内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其次,为了通过多元化阅读方法发展学生意境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等形式进行阅读理解。小学阶段诗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对诗歌内容理解能力不强。通过文本注释以及工具书等辅助性措施的运用,进行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体会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意境和元素的同时,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使其充分掌握古今异义字词的根本含义。

以《山行》为例,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在导课环节,为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代入感,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在学生表达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肯定,并告诉学生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春天,和煦的春风拂面,杨树柳树在河畔亭亭玉立;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楼台亭阁映池塘;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令人心旷神怡。但是,秋天的美却比较别致,它不同于春夏两季树叶只有单一的绿色,也不同于冬季以白色为主,秋天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尤其山上更能凸显出秋天的特点,树叶的色彩五彩斑斓,尤其火红的枫叶更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作者被大片的枫叶吸引住目光,不由得停车驻足观看,被枫叶的美所吸引,才会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美。然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词整体阅读,在对诗词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后,可以逐句朗读,以此感受每句诗词不同的韵律美,通过这种整体加分布阅读的方式,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其意境。

二、营造情境,促进意境欣赏教学

情境交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意境欣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有效,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过程中触景生情,感受诗人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情境交融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设计相关教学方案,将诗歌内容中所表达的情境进行充分展现,使学生深度体会其中表达的美好意境与核心思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展示和运用,可以将原本固化的诗歌情境,以生动的形式进行充分体现,帮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诗歌的重点内容与核心思想。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语,引出本诗的主题,让学生从简单却又深刻的话语中了解到众人对西湖的称赞。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西湖的山明水秀、杨柳依依,让学生对西湖形成初步印象。同时,需要对学生讲述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苏轼在和朋友欣赏西湖美景的时候,看到了晴时和雨时的西湖,于是苏轼有感而发,认为晴时和雨时西湖的美是不同的,晴时的西湖波光粼粼,雨时的西湖则更具一番意蕴,犹如被一层轻纱幔帐半遮容颜的少女,透着朦胧的美感。而若将西湖比喻成古代的西施,则晴天似浓妆的西施,雨天似淡妆的西施。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的过程中,不仅赞美了西湖的美景,也融入了自身的思想情感,由美景联想到了四大美女中的西施,并在诗中称呼其为西子,这种情境的营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诗的美。

三、借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意境欣赏教学

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全面体会语文诗歌的意境美好,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学生良好的参与兴趣,能促使教师充分整合诗歌内容中的景物、意境以及思想感情,从而能深度感受诗歌内容中表达的意境美好,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借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意境欣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体现,保证实践教学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方向,促进实现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方式与小学诗歌意境欣赏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音乐等元素作为背景,为学生构建实践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体会实践学习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如《秋晚的江上》是一首现代微型散文诗,作者寥寥数笔,就将声色俱佳、静中有动的美景呈现给读者,且诗歌结尾人格化的写作方式,使诗歌更富生机。为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教师可以将舒缓类型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体会夕阳西下,困倦的鸟儿与斜阳交相辉映下渲染的黄昏景色,感受夕阳落山后大地被染红的美,体会其中的美好情境。另外,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通过学生互动及合作等学习方式进行体现,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动学习模式中进行实践探究,以此提升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探讨,“驮着夕阳”“鸟儿倦了”等诗句运用的表达手法是什么,以及在诗歌中运用的价值。让学生通过讨论,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诗歌的内涵,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高超的创作模式及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深入的体会。

四、完善教学目标方向,促进意境欣赏教学

完善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提升诗歌意境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综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性特点将会影响学生综合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利用完善科学的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出现问题,这便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整体学习质量。在意境欣赏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利用全面性、多元化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为学生构建完善化的教学方案,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体验中逐步提升意境欣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模式的丰富性特点,帮助学生在较高学习效率的辅助作用下掌握综合语文学习目的。

以《出塞》为例,这是一首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古诗,教师应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边塞战争的过程,找到古诗词学习的方向感。比如,诗词从万里之外、千年以前入手开始描写,自然表达出了苍茫雄浑的意境。另外,目标的制定固然重要,目标的实现同样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完成相关学习目标。为简化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将古诗以简短故事的表述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体会其中的每个诗句。而这种“发兴高远”的古诗词,能对读者产生一种代入感,从现实中瞬间跨入千年之前边疆战士鲜衣怒马、斗志昂扬地在黑夜追击敌人的场景,以及在古诗后两段对龙城飞将李广的怀念之情,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发展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受能力。

五、借助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诗歌意境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加大了重视程度。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则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也加大了对诗歌教学的重视力度。但是多数教师往往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文字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限制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意境欣赏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从诗歌特点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诗歌的音乐美是其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想使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有更深刻的体悟,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朗读,使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重构诗歌意境,而且伴随着声音的逐渐延续,每一个有声的词语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还原,进而将诗歌的描写转化成一幅幅最接近于真实的画面。而学生在对多个画面进行组合的基础上,则会在头脑中构建具有浓重感情色彩,同时又蕴涵无穷意味的真实图景。本质上来讲,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诗歌进行品味的过程,学生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又会进一步促进诗歌朗读。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包括教师泛读、师生共读、磁带放音、领读、学生单个读、学生分组读、自由读、轮流读、交叉读、学生齐读等。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打破以往一用到底的教学模式,但是也不必要将所有的朗读形式都融入课堂,具体的朗读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确定。

例如,教师在教学《宿建德江》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就文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对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有深刻的认识以及感悟,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古诗进行朗读,同时这也是最为合适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首古诗的朗读录音,之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各自进行朗读,在学生实际进行朗读的时候,教师要能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真正读出意境、读出节奏以及读出美感。之后选择班级中具有较强朗读能力的学生对文本进行领读,其他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品味以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图景,接着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安排男女交叉对诗歌进行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分组朗读竞赛的教学模式,最后引导全班学生对诗歌进行齐读,而且学生在对诗歌进行齐读的过程中,也是本节课朗读教学的高潮。学生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对诗歌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以及意境特点能产生深刻的感悟,同时也体会到了诗歌自身所具有的明快的特点,尤其感受到了诗歌所具有的铿锵的音乐美。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虽然运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学方法,但是每一种朗读教学方法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在饱含感情的朗读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强化。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

六、优化设计古诗教学,让知识简单化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教学中也是一大难点,因为小学生心理、生理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解意识和思维意识,再加上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所以,在学习古诗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能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心思想。教师想要改变该教学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内的插图给学生开展古诗教学,使教学难点简单化。

例如,在教学《绝句》这首古诗过程中,对于“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学生是无法深刻理解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作者观景的具体位置,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如果你站在作者的位置去观看,看到的景色就好像融入了窗框中”,窗框内的“含”景色就是面前“含”的景色。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简单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以及作者想要表达意境,更了解了“含”在其中的运用意义。再如,在给学生教学《望庐山瀑布》过程中,教师运用插画让学生理解诗句意境,先让学生对插画进行观察,让学生对“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进行理解,学生会想象自己在这种云烟袅袅的风景中,亲身体会到“生紫烟”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掌握古诗中的中心思想。

七、结语

培养学生意境欣赏能力是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重点目标。通过完善的意境欣赏教学方案设计,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如临其境地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境内涵,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效果。同时,意境欣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能使学生对诗歌文化背景元素的理解更加深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推动实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诗歌
诗歌不除外
“拟古诗”之我见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