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防范风险点及防治方法

2022-11-21 17:58:39赵祥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泔水猪瘟检疫

赵祥伟

(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400)

非洲猪瘟作为当前致病性较高的疾病之一,一旦生猪患病会因内部组织出现严重出血而发生死亡。虽然非洲猪瘟流行于欧洲、非洲、南美等地区,国内现阶段受此疫病的影响较小,但相关部门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因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影响到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

1 非洲猪瘟概述

1.1 临床表现

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ASF 潜伏期一般为5~19d,疫情严重时,生猪在感染后的2~10d 会发生死亡。如果根据临床表现划分,此类疫病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最急性。生猪在感染后没有表现出任何征兆便突然死亡。(2)急性。此种类型的疫病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生猪在感染后会出现食欲变差,体温始终在40~42℃左右,表现出呼吸急促,且眼、鼻等部位出现黏性分泌物,如果是怀孕母猪患病,则会出现流产情况[1]。(3)亚急性。这种类型的疫病虽然致死率较低,但由于其发病时间较长,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慢性。生猪患病后出现逐渐消瘦、发育迟缓、呼吸困难及局部皮肤出现溃疡和坏死的情况,养殖人员发现后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予以解决,才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2]。

1.2 病理学特点

非洲猪瘟爆发后,病死猪剖检过程中病死猪体内大多存在出血性渗出液、脾脏肿大、颜色暗红、易碎且表面出血点明显等特点。

1.3 实验室诊断

对非洲猪瘟临床症状、流行特征、病死猪的解剖结果进行分析,虽然有助于研究人员初步判断生猪病情,但最终确诊还需经过实验室的进一步诊断。目前,常见的非洲猪瘟疫病ASF诊断法主要有荧光定量PCR、直接免疫荧光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几种。由于不同的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的准确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疫病诊断的准确性,操作人员应根据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疫病检测和验证[3]。

2 非洲猪瘟主要传播途径

2.1 泔水

由于使用泔水饲养生猪与饲料饲养方式相比具有投资成本较低的特点,因此,大多数规模较小的养殖户都采取泔水养殖。但泔水在没有经过熟化处理的情况下会滋生大量病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猪群感染非洲猪瘟的几率。相关研究发现,截止到目前,我国各地区爆发的非洲猪瘟疫病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养殖户使用了处理不到位的泔水。再加上此类疫病的发生地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区域,具有爆发集中的特点。

2.2 饲料

血浆蛋白粉就是利用喷雾干燥的生产工艺,以动物血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蛋白质饲料。一般情况下,这种蛋白质饲料主要用于规模化养殖场早期断奶的仔猪饲养过程中。由于这种蛋白质饲料对加工技术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此类蛋白质饲料在检疫过程中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则说明饲料中出现了严重的疾病传播安全隐患。

2.3 生猪调配

生猪长距离、跨区域调运是导致非洲猪瘟疫病出现大面积、跨地位传播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我国内蒙古、河南等地发生的非洲猪瘟疫病都是因为生猪跨地区运输引发的。另外,很多非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采取的生猪违规调运方式也是导致本地区发生非洲猪瘟感染隐患出现的主要原因。

3 非洲猪瘟防范风险点分析

3.1 把握生猪养殖

首先,很多养殖户采用的生猪饲养方式并不具备抵御非洲猪瘟疫病的能力,而这也是造成非洲猪瘟呈现小范围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4]。虽然俄罗斯境内非洲猪瘟的疫情已持续多年,但在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时仍然未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生猪养殖体系至今仍未完成向集约化方向的改革,整体集约程度偏低,不仅制约了大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因为小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过高,出现了生猪非洲猪瘟防护能力过低的问题。其次,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采取的直接饲喂泔水的方式也是导致非洲猪瘟疫病爆发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中,有超过60%以上的都是因为泔水饲养造成的。虽然泔水加热煮沸大约30min 后可杀灭其中的病菌,但这种饲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5]。

3.2 优化生猪流通

随着国内生猪猪肉消费指数的持续增长,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也加快了集约化养殖模式改革步伐。但由于生猪与猪肉流通过程中要经过长时间的调运,一旦任何一个区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而生猪调运车辆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全面的消毒与清理工作,必然会增加非洲猪瘟疫情向外界传播的风险。

3.3 把握生猪屠宰

防疫部门在开展非洲猪瘟诊断与防治工作时必须从生猪屠宰环节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非洲猪瘟疫情控制措施,避免因私自宰杀而发生非洲猪瘟。此外,很多生猪屠宰点存在的安全防护措施与防疫条件不达标也是导致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和蔓延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屠宰场在生猪宰杀过程中发现了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病猪,那么屠宰场就很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疫病的发源地,从而达到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大范围传播和蔓延。

4 非洲猪瘟的防治方法

4.1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科学合理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及稳定的基层防疫人员队伍对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此,我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生猪养殖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疫病预防防控机构,加强防疫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的力度,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各地区政府部门还应加大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投入力度,配备专业化的防疫检疫专业技术人员,保证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4.2 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相关部门应加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的力度,要求各养殖场严格地按照生猪饲养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以及病死生猪、粪污无害化等防疫制度的要求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动物防疫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牵头组织作用,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户生物安全培训力度,通过设置安全屏障的方式指导养殖场定期开展消毒和清洗工作。此外,动物检疫部门还应建立本地区生猪规模化养殖档案,详细准确地记录生猪免疫、用药、消毒等数据,优化和完善生猪产品运输工具、工作人员的定期消毒灭源措施,才能在促进生物安全水平的前提下,为本地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3 强化餐厨垃圾管理

将厨余垃圾监管与非洲猪瘟源头防控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由相关部门统一的厨余垃圾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理,防止任何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垃圾流入到生猪养殖环节,从源头上降低非洲猪瘟发生概率。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应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的合作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存储、处理等各环节的记录工作,建立完善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长效机制,避免养殖户因使用餐厨剩余物养殖生猪,引发非洲猪瘟疫情。

4.4 严格生猪调运监管

加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严格按照24h 值班制度的要求,做好生猪及相关产品的调运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工作,要求生猪及产品必须采用专业化、标准化运输车辆运输生猪。为了提高我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相关部门还应根据当前非洲猪瘟发病的特点,从生猪养殖、贩运、交易、屠宰等各环节着手,建立完善的非洲猪瘟疫病防控体系,明确各环节的主体责任,督促养殖户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生猪养殖相关申报工作,充分发挥防疫制度的优势,规范生猪养殖行为,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非洲猪瘟防控水平的目的。

4.5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动物检疫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必须在巩固有动物检疫申报制度的前提下,加大本地区动态检疫申报站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全面推行动物出栏健康保证制度的方式,对本地区规模养殖场实施专人负责检疫、散户实施检疫人员包片管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动物调运动态监管政策的优势,提高本地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效率。此外,各级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非洲猪瘟检疫检测制度,切实做好生猪查验、屠宰前检疫及同步检疫等相关工作,禁止未经检疫的生猪进入屠宰场,确保各个定点屠宰场的生猪检疫率达到100%,所有生猪产品的动物检疫合格率达到100%,一旦发现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相关产品,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生,确保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生猪养殖水平的有效提升,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疫病确诊与防治方法研究力度。从非洲猪瘟疫病临床症状的确诊着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非洲猪瘟疫病防治策略,促进我国非洲猪瘟病毒防控水平和能力的稳步提高,推动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猪肉产品。

猜你喜欢
泔水猪瘟检疫
吉林:全面禁止使用泔水饲养牛猪
中国食品(2019年1期)2019-09-10 00:06:33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山西:举报违规使用泔水喂猪者奖励3000元
农村百事通(2019年1期)2019-01-30 13:36:3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餐饮业泔水处理技术新发展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1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7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8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Beagle犬定购、接收和检疫流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