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忠
(江苏 苏州 215006)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古代著名的修志之乡。从明中期至民国末年,共修方志类书籍18部,影响较大的有明王鏊《震泽编》、清翁澍《具区志》、金友理《太湖备考》、吴庄《七十二峰足征集》、程思乐《太湖志略》、郑言绍《太湖备考续编》、民国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叶承庆《乡志类稿》。此外,东山明清时编写刻印不同标称而可归入方志类的书籍有明王鏊《震泽纪闻》《震泽长语》、张本《五湖漫稿》《五湖漫闻》、吴时德《胥母集》,顾祖辉《东山集》,清吴定璋《太湖用兵记略》、王瑬《道光五湖志叙例》、叶承桂《太湖竹枝词》、席玕《湖山灵秀集》等。古代官方修志一般仅至府、县志,乡镇一级为地方自治组织,修志没有经费,撰写和刻印乡志的费用需靠个人承担。加之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亦较为闭塞,收集史料十分困难,编纂一部乡镇级志书要耗时多年,完成后付梓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即使是在苏州,不少乡镇明清时期也没有志书。但是,为何东山镇在古代能编纂刻印那么多乡镇方志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东山历代名宦、儒商、文士和当代乡贤甘于奉献,代代修志,不绝于世。
《震泽编》是东山第一部方志,也是太湖地区首部较为完整的志书,成书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由时为礼部侍郎的东山人王鏊编纂刻印。
王鏊(1449—1524),明代东山陆巷人。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年,王鏊乡试、会试连中解元与会元,在殿试中又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在朝35年,历经宪宗、孝宗、武宗三帝,正德初年入阁为相,贵为帝师和宰辅。他一生颇多建树,被门生唐寅誉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弘治十六年(1503),王鏊的父亲王琬去世,按古代礼制王鏊回家守孝三年。弘治十七年(1504)八月,王鏊受苏州府知府林世远所聘,离开东山至苏州重修《姑苏志》,任主编。王鏊又请祝允明、文徵明、浦应祥、朱存理、邢参、蔡羽、杜启等七人同修,仅一年就完成志稿,王鏊又为之作序。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该志“繁简得中,考核精当”。
《姑苏志》志稿完成后,王鏊大病一场,他在病中读到蔡升的《太湖志》,非常赞赏。蔡升为洞庭西山东蔡人,博涉史书,精于地理,以教自任,是个教书先生。弘治初年,蔡升经过多年努力,编纂刻印的《太湖志》,因其身价太低,在社会上影响不大。王鏊感到《太湖志》内容单薄有补充重撰的必要,于是“朝夕坐起,不离卷帙;日持羊毫,操弄文翰”。他抱病而作,补充了许多新的门目,重新编写成8卷《震泽编》。王鏊修志对起志书之名很严谨,太湖古名震泽,《尚书·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之语。王鏊在自序中说,太湖横跨三州,有三万六千顷之广,而蔡所撰之《太湖志》仅记载洞庭东、两山及马迹山之事,故把其志改名为《震泽篇》,可无狗尾续貂之嫌。王鏊重撰后的《震泽篇》,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太湖周边地区的古迹、风俗、人物、土产、水利、赋税、官署及名人诗文,是太湖地区最早的一部方志,也开创了东山地方修志的先河。
王鏊致仕后又撰写与编纂了《震泽纪闻》《震泽长语》等3部方志。正德八年(1513)八月,《震泽纪闻》刻印问世,苏城名士杨循吉、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陆粲、王守、王宠等友人与门生,东西山弟子张本、吴文之、蔡羽等都前来庆贺,雅集于王鏊真适园款月榭中。《震泽纪闻》全书分上、下两部,可补充方志的不足。王鏊从正德四年(1509)致仕归故里,到嘉靖三年(1524)去世,在乡15年,先后还编撰有《山居杂著》《古单方》等方志与医学著作。
清代郑言绍也是一位乐于修志的名宦。郑言绍(1830—1907),东山殿前人。清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时年已50岁。科举登第后,郑言绍先后任河南新蔡、祥符、永城、安阳等县知县,后调任浙江候补知府。任上平反了多起冤案,深为上司器重和百姓爱戴。光绪二十九年(1903),时已72岁的郑言绍致仕返乡,当他得知《太湖备考》原版因兵灾残缺80余页时,即捐出积蓄命锓工补缺,亲自校对,加以重印,使之完整。他又感到离《太湖备考》刻印已150多年,东山不少风物已发生变化,有增补之需。于是他不辞辛劳,遍访各地,采集轶事,网罗失散,重辑史志。历时年余,完成了《太湖备考续编》的采编和出版之事。《续编》对“水治”之工详加考核,对以往旧志中源流混淆,方位错乱、道里赢缩不均的地方,则一一加以校正,使之更为详实。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一部16卷的志书《具区志》在东山翁巷务本堂付梓。这是吴中地区继蔡升《太湖志》、王鏊《震泽编》之后,又一部较为全面反映太湖地区经济的方志,一时传为盛事。
《具区志》的作者翁澍,清东山翁巷人。翁澍博学多才,又善商贾,知名于时。其祖上翁少山、翁见沧均为明代有影响的商人,家境甚为殷富。翁澍祖上还出了不少进士与举人,祖父和父亲均为太学生,祖父翁彦博任过河南开封府知府。翁澍少从清初太仓名士吴伟业学习,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时吴伟业刚著成《春秋地理志》,游东山并广集吴中及东山典故,使翁澍对太湖掌故得知较多,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撰修一部以东山地理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方志,因太湖别名五湖,东山又处太湖之中,初名《五湖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翁澍已年届不惑,经多年苦读,原想参加江南甲子科乡试,父亲和老师都对他寄予希望。可因修志之事需“行舟以访,搜剔讨论”,只得放弃乡试。翁澍上参《山海经》,下究《史记》《水经注》诸书,旁及“图经地记”“碑史别集”等史料,左右采获,积以岁月,花十年时间,编著成一部16卷的方志,取名《具区志》。该志是太湖地区第一部经济之学,清初汪琬《具区志》序中称赞该志“典雅详实”。除《具区志》外,翁澍晚年还辑有《胥母山人诗集》十卷,与《具区志》相得益彰,可补明末清初东山方志之不足。
金友理,清东山古橘社人。父亲金坤既是名宦,亦为儒商,〔乾隆〕《苏州府志·独行传》记载金坤其人其事,沈德潜为其撰传。金友理敏而好学,有卓识,讲学论古,发人所未发。他从小在吴曾门下读书,前后从学20多年,参加过几次乡试。后来他对“经世之学”产生兴趣,遂放弃“制艺”,专攻水利及有关国计民生之学,曾遍览太湖流域之书籍,收集有关太湖水道今昔变迁的方志、文献等资料,从而奠定了从事太湖流域研究和纂述的基础。乾隆十二年(1747),金友理偕老师吴曾及友人华振飞、卜允武,一起考察太湖全境十八天。足迹遍及太湖沿岸苏州、湖州、常州三府的吴江、长洲、无锡、阳湖、宜兴、荆溪、长兴、乌程、震泽等县,不畏跋涉,水陆兼访,目击为凭。餐风宿雨于山岭溪水之间,在庙宇客舍中绘画书稿,对溪渎港河之源均亲临实地考察,曾屡遭险情。他在《太湖备考》后记中云:“是年正月二十日,舟发具区风月桥,出菱湖嘴,横渡胥湖,直指黄茅门……二月初一日,舟逆风,行60里至小梅,所历经诸港皆浅小,舟难行……初八日,出胥口,风大浪急,遇险情,渡湖归山。”尔后,金友理将考察所得资料动笔编纂,先后翻阅、查对、考证各地府县志,历史、地理、水利等文献,以及传记、掌故、各家文集、家谱等,涉及书籍152部,历时3年,编纂成一部全面记述太湖地区历史、文化、地理、古迹、人物、水利、兵防的《太湖备考》。该志共17卷(包括卷首),34个类别,内容丰富,文字简洁,弥补了《震泽编》《具区志》之不足,成为后人讲水利、治太湖、谈兵防的重要参考书。
朱琛(1880—1936),东山杨湾湖沙人。早年赴沪承父业,经营恒兴顺、公信泰等丝栈。清末,朱琛原准备赴日本深造,后来因致力于撰写《洞庭东山物产考》而放弃。他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开始,至1921年秋,经过数年的调查、考察,遍访农户,采集资料,编撰出版《洞庭东山物产考》一书,该书共4卷、25个部目,书中详细介绍了东山148种作物品种的特性、功能及培育技能等,对推动东山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东山历史上所修志书,除具有政治或经济条件的官员及儒商外,大多为热爱家乡的文士所编纂,他们生在东山,长在本土,有的饱读诗书,有的谙熟家乡掌故,有的还参加了《苏州府志》《吴县志》的采写及编纂工作。因为科举考试屡屡失败,便把一腔热情投向故乡的方志撰写,但因他们大多一生清贫,以致奋斗一生所编纂的志书,不少至死也无法付梓,清代的吴庄和他所编纂的《七十二峰足征集》就是其典型。
吴庄(1679—1750),东山吴巷人。吴庄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读书肯钻研,尤擅长古诗文辞,青年时就有文名。吴庄文华出众,满腹经纶,然一生不得志,连个举人也没有考上,更谈不上做官了。他年轻时自负甚高,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在同行乡人面前说他定能名列前茅。等到发榜,吴庄见自己榜上无名,于是杜门谢客,著书立说,从此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把一生都献给了吴中与东山的方志事业。乾隆初年,重修《苏州府志》时,吴庄被邀请至苏州城,独担采访境内名胜和溪流湖口之责,编纂名胜古迹与水利条目。他遍游湖山,实地考察绘图,又办事认真,不怕吃苦,颇得主事者器重。
吴庄其一生著述极富,著有《七十二峰足征集》《半园诗文稿》《太湖渔风》《太湖用兵纪略》《湖防论略》等10多部可归入方志类的著作。《七十二峰足征集》为其代表作,主要收录洞庭东西山及马迹山(现属无锡)描写古迹类诗歌一万多首,且均有作者简介,全书104卷。为完成这部巨著,吴庄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收集史料并编纂,直到去世前几年才完成。吴庄一生勤奋,又为人谦和大方,晚年生活却极为凄凉。他中年丧妻,虽家境尚可,因立志于著述,没有续弦再娶。年逾花甲,儿子先他而亡。悲伤之余,两个孙儿又先后病故。乾隆十三年(1750),吴庄71岁去世时,只有儿媳朱氏和6岁的遗孙两个亲人为他送葬。吴庄病故时,他用大半生心血写成的《七十二峰足征集》和其他几部遗稿还未付梓,儿媳朱氏担心其手稿日久散失,遂节衣缩食,又变卖全部首饰,在吴庄故世后第三年,把《七十二峰足征集》等遗稿全部刻版付印,为东山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乡志类稿》是东山首部独立和完整的镇志,其书共分方舆、建置、湖防、官政、食货、风俗、人物、学校、艺文、丛录十类,每类之中又分子目若干条,别详凡例。实为一部完整的东山乡志,称“类稿”亦为谦逊之意。作者叶承庆为《乡志类稿》的撰写与刻印也历尽艰辛。叶承庆(1899—1956),东山茶叶弄人。学者、作家。早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靠祖传经营盐业谋生,故常往返于淮海道上,后来盐政衰微,失业后归居东山,以收罗乡邦文献资料为己任。为编纂《乡志类稿》,叶承庆查找了大量古籍,又至山野抄录许多碑刻石记,在民间广泛收集资料。作者在自序中曰:“东山实为太湖之首治,盖虽蕞尔一隅,冠盖之盛,几与通都大邑相等矣。若夫土风清嘉,物产殷阜;仕宦商贾,足迹远迈……时代推移,事迹日新,沧桑变幻,征献弥阙,不有专著,何以诏来许……余从乡贤先哲遗书,欲与同志为洞庭丛书及乡志之编,庶存一方文献。”应该说这是叶承庆编纂《乡志类稿》的宗旨。
编纂《乡志类稿》,叶承庆耗尽了一生的积蓄,志稿完成后,再也没有力量付梓。1944年,东山旅沪同乡会刻印《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卅周年纪念特刊》一书,叶承庆的《乡志类稿》才得以附于书中刻印出版,留传至今,成为东山编纂镇村志重要的参考书籍。
2017年1月,古吴轩出版的《苏州新乡贤》一书收录《史海耕耘为东山游子留住乡愁》一文,详细介绍了薛利华为东山的方志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薛利华,生于1938年,曾做过供销社营业员、统计员,1975年调入洞庭公社任宣传干事,负责通讯报道等工作,从此爱上了东山的方志事业。1985年4月,薛利华受聘编纂《洞庭东山志》,当时苏州编纂乡镇一级的志书还刚起步,没有范本,全靠摸索撰写。他虽是门外汉,但凭着强烈的事业性及对方志工作的热爱,广泛收集采写资料,先后到上海、南京、北京、香港等地采集第一手材料。经编写组6年的不懈努力,1991年4月,50多万字的《洞庭东山志》终于出版,这是当时苏州市吴县出版的第一部新编乡志。1995年,薛利华利用编志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创办了全国乡镇首家“东山方志名人馆”,展出东山历代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乡彦200多人。1996年,东山方志名人馆作为东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1998年2月,薛利华正式退休,但他仍然笔耕不辍。当年年底,他约了2位志趣相同,爱好方志的老同志,组成东山民间村志编写组,用3年时间,编纂出版了20万字的《席家湖村志》。2004年,薛利华被聘为东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编著并自费出版《东山人文》一书,全书300余篇文章,100万字。2015年,东山镇成立方志办,薛利华被再次返聘,又主编(包括执行主编)出版了《中国名镇志·东山镇志》《东山在抗日战争中的烽火岁月》《讲好东山故事 传承东山家风》等书籍。
在薛利华等老一辈修志工作者的影响和传授下,东山一批热爱家乡、热爱方志工作,甘愿奉献的志愿者进入方志办工作队伍。方志办负责人金惠华,退休前任过教师、村支书、旅游公司经理,2015年退居二线,他担任方志办负责人,在组织镇村志编纂和出版的同时还亲自写稿。76岁的计龙根和73岁的金本福,退休前 都是小学语文教师,退休后自愿参加东山方志撰写。73岁的叶新民早年赴沪读书,在上海工作时任过厂报编辑,2009年退休后回到故乡东山,参加地方志编写,在多部志书中担任主编。近年参加方志编写的朱甫荣、吴凤阶、徐正英等老师,有的刚退休不久,有的还不满60岁。东山方志办在这一大批方志人的努力下,2015年以来,东山先后编纂出版了13部镇村志。其中中国名镇志1部(《东山镇志》),江苏省名镇志1部(《东山镇志》)。中国名村志3部(《陆巷村志》《杨湾村志》《三山村志》)。江苏省名村志1部(《杨湾村志》)。综合性村志7部(《席家湖村志》《陆巷村志》《杨湾村志》《莫厘村志》《渡桥村志》《吴巷村志》《双湾村志》)。
东山的方志事业,代有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的传人,正是这种方志文化传统,成就了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方志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