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维 蒋婷婷
2021 年9 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推进‘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课程教材,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党的领导”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重要价值、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对于推动中小学课程中有效渗透“党的领导”教育内容、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是对政治主体、政治规范、政治过程与程序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1]对于促使公民贯彻落实方针政策、为共同事业奋斗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中,首要的是对政治主体(即国家政权、政府、执政党等)的认同。在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党的领导地位等内容,能够让学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主体和相关政治规范、政治意识形态的了解,从而促进其政治认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通过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课程,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能够促进中小学阶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安定、保证国家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明确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地位,是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保障性力量。因此,在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领导”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党的领导对于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性,增进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的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各民族,凝聚民族力量,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具凝聚力和发展潜力的共同体。因此,在中小学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强对党的热爱,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的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因此仍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勇担使命,努力奋斗。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融入党的特质、使命和领导地位等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党的特性,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从而培养责任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指南》提出,中小学课程中应融入的“党的领导”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四个方面。同时,在《指南》附件《“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以下简称《内容要点》)中还将这4 个主题细分为38个要点。
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政治团体的根本区别,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这一主题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初心和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根本组织原则、组织体系等11 个要点。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特质与使命相关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党的本质特点和初心使命的深入理解,从而促进对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主体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一主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6 个要点。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领导地位相关内容,能够让学生明确党的领导地位的内涵及价值意蕴,增强其跟随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自觉。
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途径,这些制度体系和途径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长期有效执政、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提供了保障。党的领导体制机制这一主题包括健全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等8 个要点。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相关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党领导各方面工作的体制机制,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根本和关键地位,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奋发有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自身建设是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是一项伟大工程,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变革的重要支撑。党的自身建设这一主题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13 个要点。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党的自身建设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品格,进而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
《内容要点》不仅明确了38 个相关内容要点,还对每一个要点进行了说明。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一要点,指出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深刻内涵,并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需要传承和弘扬。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人员要依据内容要点及说明,将“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系统、准确地融入中小学课程中。具体来讲,一是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学段、分学科细化任务,明确其融入“党的领导”教育的具体内容;二是要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整体设计,做到不同学段课程教材体系的纵向衔接和不同学科课程教材的横向协调;三是要结合各学科的教育目标安排有效的教育活动,挖掘学习内容的育人价值,提升育人效果。
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因此是融入“党的领导”教育的基础载体。首先,根据不同学科课程功能渗透“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中重点呈现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理论成果等基本知识;在语文课程中注重选取能够反映党的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优秀文章;在历史课程中,全面介绍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历程与成就;在艺术课程中,通过反映党的领导的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形式的作品来渗透红色文化;在其他课程中,可选择渗透典型人物、科学史实等反映党的领导成果的案例素材。
其次,挖掘和利用各学科的“党的领导”教育资源,发挥学科协同育人作用。由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有不同的特征与功能,因此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各课程的“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教育资源优势。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应发挥育人主渠道、主课堂的示范效应,语文、历史和其他课程应发挥“以文化育人”的隐性育人效应,真正实现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协同育人。
最后,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党的领导”教育内容融入相应各学段课程中。在小学阶段,可通过故事讲述、活动游戏等方式呈现党的领袖故事、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在初中阶段,可通过阅读梳理、分析思考等方式介绍重要事件、人物及党的理论与自身建设等内容,提高学生觉悟、塑造品德;在高中阶段,可通过自主探究、表达分享等方式解析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以及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等内容,深化学生对党的领导历程的认识。
地方和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利用当地和学校特色教育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已开展了“党的领导”教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探索。例如,山东沂南县作为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中心,开发了县域红色校本课程“党史国史教育”和“沂蒙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领略沂蒙精神,涵养家国情怀,促进对党的领导的认同。[3]
再如,贵州省遵义市长征小学依据其与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基地相距不远的地理优势,选取长征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编写了遵义红色文化校本课程“长征永不褪色的红飘带”,让学生感悟党的革命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4]又如,天津南开中学开设了校本课程“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编写了《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的理论思想、人格魅力和爱国主义精神。[5]
主题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某一主题的实践活动中探究知识、领会精神和落实行动,因此是促进“党的领导”教育切实落地的重要载体。
首先,学校可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挖掘“党的领导”教育素材。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党的经典著作与重要文献、慰问老党员、参观红色遗址与纪念馆等,增进学生对党的直观认知。
其次,学校要注重关于党的重要节日仪式的教化功能。学校要结合党的生日、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党情、感党恩。
最后,学校要适时发挥重大社会事件的教育意义。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爆发并迅速得到控制,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学校可结合该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与无数基层党员勇敢逆行的事迹,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