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看河南卫视地域文化传承“破圈”之道

2022-11-21 14:33尹文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8期
关键词:卫视河南受众

尹文琴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精神食粮,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所拥有的宝贵遗产。在瞬息万变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如何以现代化的手段传承地域文化,强化国人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河南卫视通过精心策划打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传承思路。

近年来,河南卫视以传承地域文化为宗旨,以“中国节日”为创作主线,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围绕极富特色的中原文化,大力挖掘地域悠久的历史故事并以灵巧的叙事结构重组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通过创新叙事形式、多角度表现中华美学、科技赋能唤醒主体自信等方式积极打造了“文化百宝园”。歌舞类节目《唐宫夜宴》直播结束后,河南春晚位居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节目第一,视频播放量超20亿次,同时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报道。随后,河南卫视抓住机遇,相继推出《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特别节目,在其精心构造下,节目组以多元的创意形式掀起了文化寻根潮,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1 “文化”霸屏:积极打破创作壁垒

1.1 深挖地域文化资源,走内容独创道路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中,河南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拥有众多显著的地域文化,如河洛文化、河南豫剧文化、嵩山少林文化等,还被誉为“考古重镇”,在20世纪中国考古百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河南共有17项考古大发现入选,名列全国第一。

这些散落在中原大地的文化瑰宝给予了河南卫视开发文化地域资源的优势。此次“中国节日”系列的开篇之作《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陶俑”作为中原优秀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本身极富历史厚重感,在河南卫视精巧构思下瞬间“活化”并上演了一场活色生香的千年穿越之旅。观众在欣赏节目时不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深了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紧接着在《元宵奇妙夜》中,河南卫视独具匠心地将焦点锁定在极富地域特色的河南武术上,将天文与传统武术合二为一,通过武术的展演形式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武德”的精神进行完美诠释。而后在《七夕奇妙游》中,河南卫视又以传统七夕为主线,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洛阳龙门石窟的飞天与金刚形象相结合,再辅之以现代元素的潮流表达,在虚拟和现实的交互中综合展现浪漫与力量并存的中国面貌。

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发扬本土文化为着力点,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为线索,将散落在中原大地的历史遗址、名人典故巧妙地融合在节目中,借助充满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打造异彩纷呈的晚会舞台,阐释了中华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其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满足广大受众体会文化之美的需求,更是抓住了本土地域文化优势,跳脱固定思路,开辟了一条文化强省的道路,真正做到了谱写文化强音。

1.2 把握群众需求,创新文化叙事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1]。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文艺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推介优秀艺术,传统文化才能拥有持久的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创新文化的叙事表现形式是一个现实课题。河南卫视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其以“中华节日”为灵感来源地,通过大打创意文化牌的形式将具有民族烙印的传统文化借助新型的技术手段转化成更富古典韵味的视觉化影像,从而满足群众的意识形态需求。

与此同时,河南卫视在推出“中国节日”系列时深谙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同于传统晚会仪式化与程序化的展演,河南卫视另辟蹊径,积极纳入“自我振新”的理念,打破既定的晚会模式。其推出的《端午奇妙游》采用短剧与综艺的形式,将晚会的时长压缩在几十分钟以内,以“晚会连续剧”的模式赋予4位唐宫小妹独特的人物身份:唐小玉出身码头船家,水性极好;唐小彩痴迷琵琶技艺;唐小可擅长傀儡戏与皮影;唐小竹作为医圣传人,从小学医。河南卫视将唐小妹们的身世作为连接线索,将叙事重点放在个体命运走向上,观众跟随她们的脚步在端午节穿梭于各大舞台剧目中,最终以她们的视角在街头闹市观看皮影戏表演。这便使得节目之间的故事线衔接得十分自然,一方面改变传统结构化的叙事形式,增强了叙事方式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让观众进一步产生情感共鸣,在具象化的视听节奏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元宵奇妙夜》更是大胆去除主持人,整场晚会以唐小妹的所见所闻为视角,观众随其步伐游历河南文化地标,体会元宵节欢喜气氛下的奇妙旅行。这种宏大叙事微观化的处理方式不仅拉近主角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大大激发受众自觉参与热情,更能够放大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让受众在构建文化场域的过程中完成主体身份的自我认同,可谓达到了体现艺术价值与满足群众需求的双重效果。

2 国风视觉盛宴:梦回大唐睹风采

2.1 具身传播下的身体美学呈现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最早提出“具身性”,他认为人体是意识自我投射的实际环境,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是我们的精神具体地把握世界的“身心统一体”[2]。而舞蹈从诞生之初就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便充当原始人交流思想与感情的工具。相较于歌曲、戏剧等凭借语言来建构意义空间的艺术形式,舞蹈利用人体形态的可塑造性开拓动作的艺术美,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肢体作为一种呈现手段,其所具有的迷人的魅力与强烈的美感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河南卫视积极应用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频繁征服受众的感官,不仅紧紧抓住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更是创新了中华文化的呈现形式。其在编排舞蹈节目《洛神水赋》时,大胆采用水下舞蹈的创意载体展现中原文化。节目组之所以选用挑战度极高的水下舞蹈,一方面是看中了水下舞蹈的意蕴美,另一方面是想从另一种角度展现中华文化之美。演员突破身体极限,通过水中翻转、缓慢下坠等动作片段打造惊艳的视觉特效奇观,使得受众沉溺于绝美的古风场景之中。作为视觉加工后呈现的艺术形式,节目并没有只注重舞蹈的演绎,而是借助舞蹈中身体符号去展现泱泱华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演员身穿五彩丝线再配上点缀中华文化的饰品,在水中利用身体的“失重”展现“洛神”飘逸灵巧的舞姿。舞者的身体符号与水底世界交相辉映,最终呈现出来的舞蹈不仅是原生态的影像视觉刺激,更将古典浪漫主义的意蕴延续在现实空间里。舞者随水舞动,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完美彰显了刚柔并济的中华形象。

“洛神”透过一千年的历史穿越到现代,再次触发了人们对于中原文化的喜爱,河南卫视也凭借身体的述情功能很好地营造了虚实相生的视觉化空间。可以说,此时的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展演,更是通过不同艺术的结合综合表达情、意、境。这一场由身体符号建构的美学画卷在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里缓缓铺陈,观众在幕后团队打造的美学空间里与历史人物“对话”,沉浸于传统文化固有的浪漫意象中。

2.2 舞美空间下的细节演绎呈现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认为,现有大量作品属于低级的商业化艺术领域,这或许是由于某种公式化的随意偶然性所致,或许是因为这些作品过于潦草或过于陈旧,或许是因为它们摒弃了艺术性的表现或阐述,臆想立竿见影,借此制造一种直接的影响[3]。换句话说,现代艺术生产的大量机械复制让艺术作品丧失了灵韵。《唐宫夜宴》以真实出土的陶俑为节目创意原型,构筑文物“活化”后奔赴舞宴的场景,在体态、妆容、服饰等上做到一比一完美还原,在细节处重塑艺术作品的灵韵,力求让节目达到精品的标准。

第一,在造型部分,演员的造型来源于唐三彩的乐舞人俑。舞蹈动作的定格画面设计不仅参照原始影像,还借鉴了《韩熙载夜宴图》等名画中的歌姬形象,可谓是构筑了深厚的视觉传播场面。第二,在体态妆容部分,演员选择借助脱脂棉球与连体棉衣来展现唐代女子身姿的丰腴,脸部着唐代盛行的“斜红”妆容,头梳双垂髻,在体态上凸显“以胖为美”的盛唐风韵,表现了唐代宫女灵巧活泼的一面。第三,在乐器部分,舞者手拿富有古典韵味的乐器,如琵琶、横笛、排箫、手鼓等,乐器表面的纹路皆是根据敦煌壁画镌刻,保持了乐器与节目风格的统一,尽显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第四,在舞台设计中,河南卫视一边利用技术复原传统场景,一边在细节处凸显巧思。舞台的整体布置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背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河南本土的国宝文物一一展现在舞台上,在情节的起承转合中潜移默化地展现中原地域文化瑰宝,无形之中进一步激活了中国人血脉里自带的家国情怀基因。

事实上,现代化流水线式的艺术生产早已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倦,而河南卫视勇于抓住“出圈”密码,在服装、道具、妆容、舞台等设计中运用工匠精神进行细节性的品质把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才能得以不断完善品牌形象并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建立了独属于河南地域的价值坐标。其不仅在视觉上突破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壁垒,更是将传承中原文化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2.3 技术融合下的视觉意蕴贯穿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4],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在为人们塑造“拟态环境”的同时也拓展了人们的感官。特别是随着媒介体外化趋势的进一步拓展,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为代表的新技术为人类的交往活动又打开了一扇窗户。其通过模拟和建构现实环境生成一个超真实世界,进而在生理乃至心理层面形成高度的沉浸式感受,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独特视觉体验。

《七夕奇妙游》之《龙门金刚》通过AR、三维建模、染色等数字化手段,着重复原千年石窟佛像,使得悠久的石刻艺术在AR技术的加持下凸显洛阳底蕴、河南精神、中国力量。原本停留在古籍里的飞天与金刚通过技术力量瞬间“活化”,它们在佛像的注视下或庄重肃穆,或铿锵有力,使观众不自觉沉溺于绝美的国风场景中,感受亦虚亦实的场景变换,体会中华文明的刚柔并济。除此之外,为了展现舞者灵巧的飞天姿势,节目组采用360度环绕拍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将观众带入舞动的画面里,观众巧妙地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不再被动接受信息,反而可以主动选择多样的观看视角,进而产生沉浸式体验,展开对于传统文化美学空间的想象。在《龙门金刚》中,节目制作团队为了视觉效果采用实景拍摄,在不损害文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运用技术赋予文物生命力,舞者在三维空间中表演,“全真”的视觉氛围让观众自由穿梭在充满古典风味的场景中,品味飞天形象的气魄,感受独具匠心的中国表达。

“中国节日”系列做到了技术服从于画面视觉,结合科技与创意,统筹内容与形式,以工匠精神为半径,成功画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同心圆”。其通过努力挖掘地域文化底蕴,运用技术融合的理念在温暖明亮的色调里打造出一场只属于华夏儿女共情的视觉浪漫空间,降低了高雅文化的门槛,扩大了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不仅大大提高了文艺作品的视觉审美价值,扩大了传播效应,更是对普及盛唐文化与弘扬中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视觉美与人文美的统一。

3 参与式文化生产:发挥文艺作品长尾效应

3.1 抓住国潮密码,激发“用户生成内容”活力

《百度2021年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自2011年到2021年,国潮在过去十年关注度上涨528%;“新时代的国潮不再局限于新国货,还包括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背后中国力量的全面崛起”[5]。“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迅速窜红的背后离不开“国潮”二字。“国潮”是指中华文化的流行趋势,这种潮流间接地代表中华文化的魅力与风采,能够唤起中华儿女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归属感。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精美的“国潮”主题节目拥有大批潜在受众。然而,纵观国内市场,打响“国潮”名声的优质节目屈指可数,而这其中大多以央视制作的节目为主。地方卫视在“国潮”方面的尝试大多同质化严重,不懂得如何本土定位,造成最后呈现的节目良莠不齐。

河南卫视在打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时,将国潮元素贯穿始终。其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纲要,选择河南当地显著的文化元素,如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馆、河南武术、豫剧、牡丹等融入其中,借助艺术形式转化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资源,不仅引发新一轮的“国潮热”,更是让观众在潜移默化的国风气息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不仅如此,河南卫视还注重表达节目背后的时代价值,除了还原历史的经典场景外,还将节目主题延伸至女性精神的呼唤上,展现一种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2022年河南春晚《巾帼令》将舞蹈、武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创新表达新时代女性奋勇向前、勇立潮头的精神,歌颂每一位勤劳的女性,在情感层面上做到表达“出圈”。

如果说“国潮”元素是“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爆火的动因,那么社交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则使得节目彻底“出圈”。河南卫视擅长从海量的信息生产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节目上线后积极在官方微博设置“河南卫视上心了”等话题。随着话题的发酵,不少用户参与到节目二次创作中去,制作卡通版图片、海报、动图、视频、H5等来发挥节目“出圈”的梦幻联动效应,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受众借助社交平台不断创建分享节目的意义形态,在互动仪式链的构建中完成社会成员信仰的强化。与此同时,广大海内外游客打卡河南地域景点并同步上传在社交媒体中也再一次引发圈层传播效应。如此一来,既有利于当地旅游经济事业的繁荣,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复兴。观众在参与式文化体验中助推文创产业经济增值与中原文化永续传承,无形之中再次复兴传统文化,并给予后续传统节目开发创作的信心,让传统文化元素在节目与民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中形成正向循环的融合创新效应。

3.2 开发“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创作品附加值

今天信息化所引发的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使人类已经进入物质与精神高度发达的时期。“文化+”的概念悄然兴起,毫无疑问,在“文化+”时代,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所以能够持久“出圈”,还得益于后续的营销开发,其将“文化+”理念运用到极致,通过聚合传播能量打造“中国节日”文化品牌,在固定的传统节日推出连续的文化节目并积极进行产品联名合作,发挥文艺节目的长尾效应。

作为“中国节日”系列初篇,《唐宫夜宴》在后续营销中有着不俗的成绩。在“文化+产品联名”方面,《唐宫夜宴》继春晚亮相后再次参与天猫国风大赏秀场,小姐姐们身穿联名款汉服再次复刻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此举不仅有利于展现汉服风采,促进汉服复兴,更能增强文化自信。除此之外,《唐宫夜宴》还涉足多个领域,携手三草两木打造“东方韵味”的美名品牌、联合锅圈为消费者打造年味十足的年夜饭礼盒、与沃尔玛合作推出《月圆奇妙夜》,让14名舞者跟随购物车穿越到现代上演了一出超市奇妙夜……在“文化+旅游”方面,《唐宫夜宴》更是凭一己之力推动河南文旅事业发展,河南博物馆、龙门石窟等标志性景点成了众多游客假日观光的不二选择,更有官方在微博平台发起“慢直播”让受众云观光,让人不得不感慨泱泱华夏文明的强大魅力。在“文化+后续节目发力”方面,河南卫视进行节目连续策划,在“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中推出《唐宫夜宴》前传故事,再一次让观众在端午节梦回大唐,体会大唐文化的意蕴。

在七夕、中秋、重阳节等节日中,河南卫视不断打破晚会节目的模式化套路,以优质的内容配合后续精心策划延续“中国节日”文化品牌的热度,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促使观众自觉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中,无形之中营造“中化文化共同体”的气氛。其成功打开了营销产品开发大门,突破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固有思路,通过联名、合作等形式让优质节目在眼球效应的时代保持了应有的价值,形成了一条成熟的“文化+”产业链,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拥有在岁月长河中发展的底气。

4 文化触发共情:建立集体认同感

4.1 营造节日仪式感,塑造文化共同体

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曾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他强调传播的本质在于以一种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传播的本质不在于信息的提供或者思想态度的转变,抑或某种功能的履行,而在于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6]。地方主流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角之一,不仅承担着宣扬主旋律的责任,还在塑造文化共同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河南卫视选用传统的中国节日作为基调,一方面可以通过特定的节日氛围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河南卫视打造精品文化盛宴吸引观众与家人共赏国粹精华,大大强化了人们对于文化中国的认同[7];另一方面,共同的文化血脉让群体在节日无形的氛围中形成群体认同,仪式化却不失质感的文化节目为千家万户营造出一个阖家欢乐、共享天伦的独特文化空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2022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国色天香》再一次引发全网关注,其用舞蹈艺术的呈现形式邀请受众共赴“牡丹之约”,在独具烟火气息的节日中传递出华夏浪漫意蕴。受众带着对文化的自豪与归属感参与到节目进程中,感受着华夏诗词的魅力。

基于此,“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要想持续赢得热度与口碑,不能只是将传统文化与技术生硬地组接,不顾受众需求而盲目凸显宏大价值理念,而应该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构建出符合现代媒介传播的话语空间,寻求适当的叙事表述方式,令受众在生理与心理乃至意识层面中产生情感认同,真正认同本土文化[8]。事实上,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如果想走出传承困境,节目一定要立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在多元的探索中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从而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记忆。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历久弥新,经历岁月的洗礼仍能实现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4.2 大小屏联动,打破传播壁垒

移动优先是当下大力推行的传播策略,这一传播策略是为了适应当下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端接受信息的习惯。因此,移动小屏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当今融媒体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传播内容渗入年轻群体,扩大传播范围。然而小屏的联动效应仍然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内容支撑,只有将“大屏”与“小屏”正向相加,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9]。“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积极探索移动化优先策略,利用大小屏联动的方式突破圈层壁垒,成功吸引了大批流量,是一次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成功实践。

《唐宫夜宴》作为河南卫视最为“出圈”的节目之一,其运营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电视端春晚正式开播前,河南卫视就将互联网首播平台定于拥有大量下沉用户的快手,并在快手平台传播采用“正片+主持人点评”“直播+短视频”的模式为节目在社交平台的传播赢得先机。春晚相关直播结束后,快手平台观看河南春晚播出的人次超过8000万,《唐宫夜宴》相关视频的播放达6580万次。同时,河南卫视并没有止步于直播,在节目播出后迅速形成视频合集进行二次传播。这些二创视频选取精美的片段外配上音乐,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上收获了几千万的点赞量,在大量的互动仪式链中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此外,河南卫视还积极携手河南共青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中原文化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递出去,凝聚了更多新鲜力量关注河南春晚,最终在“大屏+小屏”的联合传播中让《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引发大屏补充小屏、小屏反哺大屏的正向效应。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精准定位受众人群,勇于应用“大小屏”的传播模式,在大屏传播的同时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在各大移动社交平台上投放视频、设置话题,让优质内容在不同的平台吸取流量,最大限度吸引年轻群体。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节目生产中,移动优先策略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何利用小屏吸引年轻受众参与节目生产直接影响节目的生命力走向[10]。值得肯定的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河南卫视没有放弃探索传播策略,成功“出圈”也给同类的节目创作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为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5 结语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典型的传承地域文化的案例。河南卫视紧跟国风热潮,响应时代主旋律,以立足本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化输出,以文化自信的强大感召力积极打破文化传承困境,让不同代际的受众在璀璨的文化遗产中增强自信心[11]。同时,注意传播方式创新与后续IP联名运营,巧用技术丰富节目呈现形式,使得节目元素有着更加完整的表达,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河南卫视此次打响的地域文化战已为其赢得了巨大的热度,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文创道路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不仅是河南卫视,会有更多的地方卫视能够抓住这股国风潮流,将地域文化转化成有着科技感与人文魅力的现代特色文化,让经典文化焕发全新生机。

猜你喜欢
卫视河南受众
河南药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轻娱乐:省级卫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为例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