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海 华安县华丰畜牧兽医站 福建华安 363800
华安县位于漳州市北部,与南靖、漳平、安溪接壤,系福建省畜牧重点县。近年来,在华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县畜牧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1.1 生态立县,畜牧产业稳步发展以生态县为切入点,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畜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根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0年全县生猪存栏10.76万头,出栏13.25万头;家禽存栏209.85万羽,出栏719万羽;牛存栏0.4262万头,出栏0.8297万头;羊存栏0.807万头,出栏1.42万头。全县畜牧规模养殖比重常年保持在70%以上。
1.2 多措并举,完善畜牧支撑体系强化畜禽良种繁育,初步形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生产场的种畜禽生产结构,全县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强化畜产品源头安全监管,重点抓好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抽查检测,同时加大对饲料、兽药及其添加剂的日常检查力度,在全县推行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高效完成省市县三级抽样监测,获评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3 改造升级,扶持政策逐步到位根据《华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2018年可养区生猪存栏250~1 500头规模养殖场(户)标准提升改造方案的通知》(华政办〔2016〕188号),全力完成可养区内63家存栏250头以上规模猪场提升改造。同时按照文件精神,对完成改造的规模养殖场配套18~33万元不等的财政补助资金。
1.4 提高水平,推广畜牧“五新”技术由县乡两级畜牧兽医站技术干部、村级动物防疫员等组成服务工作队,开展“五新”技术培训。在漳州绿岚兔业有限公司、漳州市生态源畜牧有限公司等推广“五新”技术,严格按照畜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料安全化、防疫科学化、养殖无害化的要求进行规划,促进全县畜牧业高质高效稳步发展。
2.1 养殖水平与现代畜牧业要求还有差距华安县畜牧业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全县存栏25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66家,其中存栏1 500头以下规模猪场达53家,占80.3%;蛋鸡、蛋鸭等家禽养殖规模集中在存栏2 000~10 000羽;牛羊以散养为主。畜禽良种覆盖率不高,全县无种畜禽规模养殖场。
2.2 畜禽养殖要素保障不足全县117个村级防疫员中,年龄大多在50周岁以上,接受畜禽养殖、疫病防控等新技术较慢、成效不高,专业畜牧兽医从业人员不多。同时,养殖场受养殖规模限制,在畜禽养殖设施、环保设施、疫情防控等重点环节投入较少,畜牧业整体效益不够高效。
2.3 发展现代畜牧基础薄弱种畜禽自给能力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不足,自主创新技术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畜牧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全县暂无饲料企业、疫苗企业等。
3.1 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推动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以正在实施的华安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5)为重点,坚持发展绿色畜牧业理念,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布局。在沙建镇、湖林乡、新圩镇重点发展生猪产业、肉牛产业、蛋禽产业,在高车乡重点发展养蜂产业,在华丰镇重点发展肉兔产业,全力构造“一镇一重点畜牧业”发展格局。通过上级配套项目,全力争取县级财政资金,鼓励现有规模养殖场扩大产能,不断提升规模养殖水平。
3.2 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畜牧产业体系
3.2.1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重点支持福建华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存栏3.5万头)、华安县鑫兴宇畜牧业有限公司(设计存栏3万头)等一批种猪场建设,投产后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级种猪核心育种场创建,提高良种水平。
3.2.2 健全疫病防治体系 完善提升规模养殖场防疫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化验室、省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全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3.2.3 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 积极支持规模养殖场联合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社。以生猪为重点,引进一批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全力做全生猪产业链条,推动生猪产业化、链条化经营。
3.3 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3.3.1 养猪业 大力支持可养区生猪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确保粪污得到有效治理。存栏250头以下的散养户,自行升级改造并符合要求的给予保留;存栏250头以上的规模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进行标准化建设和生产。要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3.3.2 养禽业 全力推行水禽无水面生态养殖技术。以华安县向南家庭农场(蛋鸡年存栏10万羽)、漳州市三合鑫畜牧有限公司(蛋鸡年存栏5万羽)等一批示范企业为引领,在沙建镇、丰山镇、高车乡全力扩大养禽规模。
3.3.3 养牛业 大力推广秸秆氨化、青贮技术,全力保障养牛业饲料来源。在高安镇、高车乡、新圩镇、湖林乡等山区乡镇发展役肉兼用牛。以马坑乡为主,重点引进摩拉杂本母牛与尼里拉非公牛杂交,或本地母牛与尼里拉非公牛杂交,积极发展乳水牛。
3.4 强化品牌建设,提高畜产品优质安全水平按照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巩固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个金字招牌,全力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环保、安全型畜产品,引导企业积极创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及时开展申报无公害和绿色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