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析

2022-11-21 12:25李赵越王俊峰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思政政治

李赵越,王俊峰,张 帆

(1.西安市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陕西 西安 712500;2.西安市高新第九小学,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指明了道路,确立了方向。这就需要广大教育者不可再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剥离开,分为两部分独立教学。体育课程是唯一一门从小学至大学连续开设14 年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技能实践类课程,对于学生提高和培养自己的体育技术能力、增强身体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为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基础,以便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工作服务,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但体育运动技能、技术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刻苦练习,造成了学生对于体育的畏惧心理和不适心理。“思政课程”是通过正视历史事件和传统爱国思想的熏陶,是对个人在思想、认知、眼界、思维进行提升,增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大无畏的精神。将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融合形成“课程思政”,在需要毅力坚持的体育训练中,将细微的技术动作和套路作用放大化,以此提升认知度,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思想,因此研究体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一、体育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如今的社会发展,人才是整个国家及各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技术人才不单单需要在自己专业领域拔尖,同时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进而形成长久不断的健康源泉。而体育以强身健体,增强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而存在,因此承担了这一重要的使命。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存在着非常高的相似度,都以启人心智为总的发展目标和追求,体育不仅可以赋予锻炼者强健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其爱国情怀和团结协作、抗压耐压的能力。因此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塑造人格

体育课程融入“思政课程”元素,是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与外界沟通、协作、合作分享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体育可以赋予这方面的培养。如团体性项目中的篮球比赛需要个人的技术特长,更要依靠团队共同努力而获胜,继而分享成功的喜悦。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要求更高,学生会出现心理压力过大,体育可以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如长距离耐力类的项目中人体会出现应激性反应,常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应,如:呼吸困难、步履艰难,这时需要坚定的意志,才可克服上述不适,通过此类情况引导学生,在困难时候要坚持,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才会有好的回报和结果。要让他们明白社会的竞争不是依靠一个人的,而是需要团队的协作;成功也不是一个人成果,需要合作分享;坚持练习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二)终身体育观念

终身教育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总和。主张在需要时,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所习得的教育及生活技能。成长在不同阶段的人对于体育的需求不同,婴幼儿实现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生活的自立,青壮年时期则是通过练习使自身更强壮,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中老年时期则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更好地为下一代树立榜样作用。体育是正规教育下贯穿大中小学的必设课程,同时也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对人们成长影响的意义深远,通过激发练习者主体能动性,增强个人身体素质提升抵抗外部可抗风险,不断地锤炼个人意志品质,同时提高其思想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遏制体质下降现状

体育融入“课程思政”,是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手段和方式。自1987 年以来,我国每五年对公民进行一次体质抽查,教育部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从公布数据发现,学生体质出现持续下降态势,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出台政策,已有止跌回升的趋势,但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步伐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课程”可让青少年意识到个人身体健康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还可培养学生“人人为国”的意识。使青少年认识到,祖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辛勤努力,每一个人灿烂的未来都是建立在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下;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报效国家、奉献未来的最根本条件。

(四)“体育强国”实施紧迫性

2019 年9 月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 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 平方米。体育融入“思政课程”是贯彻和落实好纲要的先决条件。“国球”的统治力,女排的“五连冠”为国家获得了无上的荣耀,但强大的国家不是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夯实体育运动的基础,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人民是实现社会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增强优势项目,进一步发掘和发展我国的非优势项目;以体育明星的效应逐步努力带动和提高体育运动在群众中的基础及水平,进而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华丽变身。

二、体育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现今,国内各个高校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师对于一门课程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穿插和渗透;而对于中小学的“思政课程”研究资料较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仅仅存在于在体育课程中穿插的部分内容,教师对于材料的解读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一个相对完备、规范及具有深度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没有自己的主观性意见,只是片面的接受;同时,单一的突出“课程思政”的穿插,会使学生感到无聊和难以接受,无法与实际进行有效的衔接,更无法运用到实际案例和生活当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探讨关于有效且高效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更好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公共体育融入“课程思政”可从教师知识的扩充、教学内容的强化、学生自身素养的加强方面着手。

(一)教师知识的扩充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汉书》中说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仅依靠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教育,重视榜样作用。教师在实际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与学生探讨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解读方向和看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实际行动中,应按照相关理论学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引领地位,要实现学生为主体激发能动性更全面的接受和理解知识,就在于教师的教法以及教师的知识储备水平。“课程思政”的改革成功,必须依托一支具有高思想政治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要率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知识储备,提高教师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把握和解读能力,是实现“思政课程”稳步推进的保障力量。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储备足够时,才能更为准确且全面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内容的强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意见》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教师制定学习内容过程中,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的融入,同时应注意融入的艺术性,不可大篇幅、全章节的理论说教,避免枯燥乏味;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倡导和引领学生尊重历史文化、发掘和发扬历史文化,理性看待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至大学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程”,引导学生立德树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三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切实做到“四个自信”,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扎心底,把爱国、强国、报国的信念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体育运动不仅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它对个人的审美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不仅仅要求每位学生可以完成动作,还应考虑学生的动作协调、舒展度,使学生具有追求更高一层次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其审美的观念。

(三)学生自身素养的强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教学中的另一个参与者,应明确地认识体育对其身体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端正态度,保持良好的身材和心态;认识体质下降对其所造成的伤害性。认识到自身的身体健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学生还应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对于现在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培养,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善于学习,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明确认识学生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作用。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一样:“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四)其他层面

我们教师在守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外,还应联合多部门,对课堂外的文化进行建设,利用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校园广播等,宣传和弘扬思政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结语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学课程的育人工作高度重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提升教师修养,挖掘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并将贯穿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实现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的同向同行,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体育课打造成一门益智强身健思维的综合类实践课程。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