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巧丽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2)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1]该意见将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也将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3]。乡村教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被给予了更高的角色期待,对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有了更多具体的描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重点强调要“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2]。2022年《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提到要按照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发展需要,加强合作和培训力度,增加紧缺薄弱领域师资培养供给。由此可见,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被给予了深切的期待,其角色扮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乡村学校与乡村振兴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乡村是否振兴决定乡村学校功能发挥的范围和结果,乡村学校功能能否完全发挥反过来又会影响乡村振兴的水平。在上世纪我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热潮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乡村学校,也有一大批教育家在当时的乡村开展各种教育实验、兴办各种乡村学校来改进乡村教育,进而改造乡村社会。乡村学校在当时的社会改造中,除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外,在乡村建设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乡村学校需要完成“育新人”和“育新民”两个任务,[4]来落实其政治功能,确保乡村学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乡村学校要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发挥其文化功能,最重要的是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基地。[5]最后,乡村学校还有促进乡村振兴的经济功能,积极主动地与乡村联系起来,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帮助、现实指导和智慧支持。[6]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前提在于:教育是积累农民人力资本的重要载体,教育是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教育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智识利器。[7]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也是促进乡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群体,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上担负着独特的使命。乡村学校各项功能的实现和发挥离不开乡村教师的角色作用。乡村教师通过扮演好最基本的教书育人角色,通过教育乡村学生,帮助乡村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从而更好地为乡村建设服务。回顾我国的发展历史,乡村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乡村的扫盲教育到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教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8]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乡村学校培育新人体现在将具有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融入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课程开发与设置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学校各项功能的落实,要求乡村教师扮演好各种角色,帮助学生和村民在理想信念、文化水平、眼界视野等方面取得与过去相比更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师角色是一种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包括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和教师的角色期望。[9]乡村教师角色就是乡村教师在乡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的总和。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表现在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新气象和新状态,是与过去的发展相比产生的变化和进步。乡村振兴是现阶段乡村发展的最高目标。为了适应乡村社会新变化、拓展乡村学校功能,乡村教师的角色需要更清晰的定位。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文化人,在振兴乡村社会、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承担起自己新时代文化人的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的力量。乡村学校功能的拓展延伸是通过乡村教师角色的完善来体现和落实的。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师能够在其工作岗位上,尽可能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扮演起更为全面的角色,在乡村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贡献更多力量。
有学者走访过大量西部农村地区,愈是偏远落后的地区,对于教育的需求就愈加强烈,可以说读书、接受教育是他们最为体面、最为可靠的改变处境命运的途径[11]。当前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教学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从乡村现实情况出发,挖掘并发挥乡村教育的特长,培养乡村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尽可能弥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同时,乡村教师应成为乡村学生的启迪者和引导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乡村儿童的独特性和个性,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教育使命,带领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证乡村儿童将来有能力走出乡村、走进城市,也有信念走回乡村、建设家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12]乡村教师是乡村地区知识文化、道德素质、眼界视野水平都比较高的现代化群体,再加上其长期活跃在教育一线,最了解乡村教育的水平,也比较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有能力和条件成为当地乡村民众的先导。乡村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在闲暇时间为村民讲解就业信息,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帮助村民合理就业,对乡村治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亲近真理和正义、具有知识的乡村教师,不应该只活在校墙之内和自己的专业世界里,他们有义务和责任走进乡村社会,参与、引领、指导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13]。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乡村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魂和血脉。乡村学校是乡村的文化圣地,乡村教师是乡村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理应担起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当前乡村已经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村容村貌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教师要承担起文化人的使命,利用教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实践力,积极传播优秀的乡土文化,逐步渗透乡土文化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建文明乡村的活动中来。
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素质教育到后来的核心素养教育,从当初的德智体美四育发展到现在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时代,教育本身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改变“唯分数、唯考试“的教育观念。然而在乡村学校中,应试教育的地位依旧坚固、无法撼动。在乡村教育中,大多数乡村教师依旧扮演着应试教育的辅助者角色。学生和教师习惯性地将学习科目分为主副科,并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乡村教师作为最主要的课程实施者,对主科占用副科教学时间的现象早已习以为常。乡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重点讲解常考的知识点,对于不考试的内容和不能为考试加分的内容则少讲,甚至不讲。在各项考试之前更是会集中精力全面复习,希望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一直强调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考试成绩面前还是甘拜下风。尽管这些教师们知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学生未来的升学发展,他们必须帮助学生去应对大大小小的考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就这样,乡村教师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者。
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城市当中的年轻人或迫于就业压力,或源于自身热爱成为乡村教师,但面对生活条件优越、硬件设施良好、资源机会更多、拥有巨大吸引力的城市,心里难免产生较大落差,“乡村的城市人”也就因此产生。新一代的乡村教师大部分不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这些乡村教师普遍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教学培养和训练,也亲身感受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虽然乡村教师在乡村工作,但是心里却一直想着的是如何能离开这里,他们与乡村之间没有情感上的牵连,只有工作上的连接。他们是在丰富的物质和多元文化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在乡村找到归属感。有调查显示,乡村教师表示乐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占比不到40%[14]。许多乡村教师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和自己无关,是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基本上都不明确自己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和地位,没有思考过要不要有所作为、如何能够积极作为、作为什么等问题[15],认为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就是自己最大的目标。
乡村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乡村学校原本应该是乡村经济发展、民主治理、文化繁荣的助推器。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各行各业提供的服务和发挥的功能趋于单一化,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上,忽视了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功能,忽视了其在乡村经济、政治等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当前我国城乡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整体上来看,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等要优于乡村。乡村学校普遍将工作重心放在追赶城市、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上,使得乡村学校成为城市的附庸。乡村学校仅仅在地理位置上与乡村有联系,在教师管理、学生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城市学校大体相同[16]。比如: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都是统一的;二者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教材和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乡村学校一般也与城市学校相同,采取统一的集中化教学。乡村学校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在教育学生时也总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走出乡村、走向大城市。陶行知在论述乡村教育问题时说:“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17]这种盲目追求和城市教育并肩的做法,使得乡村学校彻底沦为城市的附庸,乡村教师自然也只能模仿城市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无法扮演自己在乡村社会的多样化角色。
学校是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场所,为儿童将来步入社会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18]。乡村学校被家长看作是孩子考进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走进大城市的唯一通道,许多村民将下一代的希望都放在了乡村学校。乡村学校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最直接、最容易的举措就是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乡村学校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制定并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教师下达升学任务和提出教学质量要求。只有升学率的提高和学生在各类考试中的出色表现,才能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升学率的激烈竞争下,乡村学校彻彻底底地变成应试的战车[19]。
尽管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帮助和扶持下,乡村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乡村在医疗卫生条件、休闲娱乐设施、生活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而且在过去,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在特定的机构和特定的人手中,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想要系统地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就必须到特定的场所,向专门的教师或者做学问的前辈请教,同时知识的载体也比较简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学校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20]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甚至是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至云端,只要有准备学习的想法便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知识的流通性显著增强,教师的唯一性也不再凸显。
乡村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型,必须要重塑观念,敢于打破当前的角色认识局限,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教书教学的人,更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一份子,肩负着乡村社会发展和振兴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乡村教师要明确自己是一个可以扮演多重角色的乡村社会文化人,不仅仅只是扮演教书育人的“老先生”,应该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作为。乡村教师在帮助乡村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还要承担乡村治理和乡土文化建设的责任。要坚定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信念,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自己内心对乡村的热情,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管理,不断强化职业成就感,加深对乡村的感情依赖。要在国家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培植自身的乡土情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型。同时,乡村教师群体是乡村文化知识储备较多的人,应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去[21],积极开发与乡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在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只关注升学和成绩的乡村学校中,乡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毫无社会参与自觉的教书匠,所以乡村学校应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改变过去追随城市教育的发展道路,走与乡村建设发展相契合的特色乡村教育道路。学校要理性认识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充分考虑乡村的现实情况后,有选择地学习和采用城市教育中有利于乡村学校发展的经验,以此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乡村学校要主动担负起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落实其经济建设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改变乡村学校的封闭状态,鼓励乡村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多样化的角色。[22]组织乡村教师开展与“保护乡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民俗活动,在锻炼乡村教师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抢救、保护并且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乡村文化的建设护住根脉[23]。更重要的是,乡村学校要发动乡村教师配合乡村行政部门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向村民宣传、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前主流价值观念的深刻含义,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学校功能的拓展是乡村教师角色转型的前提条件,但全社会对乡村教师的态度也应进行重大的转变,形成良好的社会期待。在国家颁布政策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相关措施,务必保证考虑到影响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学校功能落实和乡村教师角色转型的多种因素,在保证政策的普遍适用性的基础上,给各地区一定的因地制宜、自由发挥的空间,兼顾政策的具体针对性,给予乡村学校合理的发展期待。在社会氛围的营造上,要减少对乡村教师神圣化、同质化的报道。目前社会上对乡村教师的了解多来源于舆论媒体的报道,但在当前很多主流媒体对乡村教师的报道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程式化、高大上的词汇来渲染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固化了社会对乡村教师的期待,让乡村教师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媒体的舆论力量的支持,需要借由媒体向社会传送真实的、积极的乡村教师形象”[24],帮助乡村教师发出真实的声音更有利于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