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颖 山东泰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财务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财务会计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检查,保证财务会计工作能够规范化、高质量地开展,避免任何不良行为的出现。在市场经济不断改变、企业不断发展改革的前提下,财务审计工作也在不断转变其性质,所涉及的工作管理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目前,财务审计不仅要对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还要监控企业内全部的项目情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情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财务审计是审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财务审计准则,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和所有者权益等多种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完善的监督与审计,给出准确的审计报告。企业财务审计是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审计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内部会计记录以及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以提高企业内部监督和治理的力度,通过一系列要求严格且科学的财务审计审查流程,来找到限制企业财务业绩和经营业绩的根本原因,对于上述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使企业的整体经济运行更加科学、高效。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还可以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和财产损失,提高企业资金安全性,促进企业资产较高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资产配置清晰透明,财务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财务审计对财务管理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强化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促进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审计在企业中起着监督、内部控制、服务等重要核心作用。
随着国家对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众多规范企业财务审计职能、引导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方向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从整体层面而言,目前企业的财务审计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财务审计工作的大部分职能仍旧停留在对财务单据和报表的审核方面,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及监督管理职能体现不足,财务审计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这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控,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管控作用难以得到发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财务审计功能的发挥。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多数企业财务审计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现象较为明显,对日常资产审计、部门中的财务审计工作只是浮于表面,并未从思想上重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领导者和执行者的工作理念较为陈旧,尚未将建设、科研等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得在实际财务审计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较为明显,不利于审计工作在企业的渗透化开展。而且,部分管理人员片面将财务审计当作了财务会计,认为只要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便是发挥了财务审计职能,这一片面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审计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财务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行使监督和审查的权利,因此其虽然隶属于企业的组织架构当中,但是又应当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之外,具有监督、审查及执行的权利。但是就目前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现状而言,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都很难独立于企业管理的架构当中,这就导致财务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缺少权限,财务审计的执行地位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制于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而难以体现其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在实际的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中也不乏一些利益输送、暗箱操作、贪腐等违法违规行为,给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埋下了极大的风险。
财务审计工作虽然已在企业推行多年,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很多企业都将大部分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了企业的业务开拓上,这就使得企业投入于财务审计工作的精力不足,对财务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首先,部分企业对于财务审计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认识不清,导致财务审计工作仍旧停留于传统的会计审核职能当中,工作方式单一落后,在监督控制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凸显;其次,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审计时所选取的审查资料不够完善,财务审计工作不够全面彻底,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加之企业各部门对财务审计工作抱有偏见,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配合度不高,也使得财务审计工作在实际的开展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再次,财务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足,仍然停留在人工审计的模式,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缺失,现有财务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及学习能力比较薄弱,也制约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开展。
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财务审计的目的既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监控。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在财务风险的防控方面仍然存在着意识上的缺失,财务审计工作无法对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仅仅停留在了对财务数据的审核上,难以发挥出财务审计工作的巨大价值。
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符合财政部和相关部门的规范及制度,明确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审计要素和审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审计计划,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并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以满足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需求,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开展。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借助精细化的内部审计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全面性、针对性与准确性,及时发现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和漏洞,帮助企业合理的规避风险,减少财务资金浪费,确保企业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需要注重新审计制度与旧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对新审计制度的学习与实践,及时发现新旧审计制度在衔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过渡计划,切勿盲目开展财务审计,加强过程控制,以保障顺利地实现新旧审计制度的交替。再次,企业要结合财务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对财务管理平台和制度进行大力优化与改革,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确保财务数据、报表的真实性、全面性与准确性,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开创全新的局面。最后,企业要加强对优秀审计人员的吸纳与培养力度,结合财务审计工作的需求,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新审计制度的学习与探讨,掌握新审计制度的重点与要求,并结合岗位工作提出优化与整改建议,以确保新审计制度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要广泛招募具备综合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打造一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优秀实践能力的财务审计队伍,实现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大数据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常常和云计算结合在一起,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处理,快速自动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企业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其进行利用并加以完善,增强对信息化和大数据的系统知识学习,将其与企业现实情况相联系,增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审计信息、审计指挥、审计模拟、整体服务等功能纳入大数据平台,将信息清理、计算、保存、控制等工作进一步地改进创新,从各个方面提升财务审计控制水平。企业也需要加强在信息技术、大数据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此提高财务审计效率。财务审计任务繁重,过程烦琐。人工操作大量数据会出现厌倦疲惫的状态,导致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误差。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庞大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完成对数据的高精度处理,消灭人工计算产生的误差,帮助企业提升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考虑到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性,必须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和维护性。在数据的分析和传递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设备,做好企业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出现丢失或滥用财务数据信息的现象。企业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操作人员需要获得相应的权限且记录每条修改信息,防止企业内部人员擅自篡改数据或弄虚作假,发现系统异常后能够自动识别并且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新审计制度的全面推行规范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行为,保障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制约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必须对企业财务审计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审查机制,及时发现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错漏,纠正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保障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结合企业财务审计的实际规划和流程,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目标和方法进行明确的制度约束,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审查力度;同时,成立专门的财务审计检查小组,专门开展针对企业财务审计过程的监督与管控,及时发现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财务审计过程的合法合规;此外,结合财务审计的实际需求,合理进行分工,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推进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序监管。其次,要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开展企业财务审计的监督与审查工作,确保监督审查的独立性。遵循国家财政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新审计制度的要求,确保企业财务审计过程的规范化,提高财务审计与审查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素养,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监督审查工作,严禁在监督审查过程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也可以借助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机构介入企业财务审计过程,行使监督审查职能。再次,要不断丰富财务审计与审查的方式,提高财务审计与审查的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做好相关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在监督审查过程中,要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与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查,明确企业财务资金的流向,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财务报表失真、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等违法违规行为。
首先,在对往年预算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了解企业人员及公用经费拨付管理情况,全面掌握各项财政结转资金情况,严格三公经费审计,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其次,在编制科研项目预算过程中,尽可能细化,根据上一年度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预估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印刷费,委托业务费,及间接费用的金额,准确编报预算,严格预算执行。
最后,大力推进政府绩效审计,运用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AHP)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程序法等先进的绩效审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及环保性实施全面审计,确保预算编报的规范化,预算执行管理的有效性,逐渐提升企业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企业主管部门应敦促各单位加强预算、决算公开,并在公众熟知的网站上进行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另外,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监督,制定政策支持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积极完善财务审计制度,针对单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审计机关还应该定期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将财务审计工作推向社会公众视野,争取其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审计可以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在各个环节中严格管理资金,杜绝资金的非法挪用;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推动企业资产的清晰透明分配,使得财务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随着时代的进步,财务审计也在不断改革。虽然目前的财务审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尤其是结合大数据技术、信息化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财务审计的作用,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