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

2022-11-21 09:37□文/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

□文/徐 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提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也逐步形成。但在这种情况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仍面临着日趋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概括总结,致力于阐释大学生就业难背后隐藏的教育、就业制度因素,利用非正式制度、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等挖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在原因,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问题提出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社会整体的就业压力已十分严峻。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优势已经不复以往,这一现象导致我国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需求上下浮动,缺乏新岗位,原有的岗位人员也频繁更迭。与此同时,高校连年扩招,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2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人,2022 届中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更是预计高达1,020 万人。虽然经济新常态催生了灵活就业,但灵活就业群体主要还是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整体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以往相比不容乐观。

2020 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无疑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压力,部分企业因为疫情造成的生产和需求衰减而裁减用人,在短期直接影响就业存量。与此同时,疫情也影响了部分计划出国留学的高校毕业生,由于外国疫情形势严峻,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放弃留学机会,准备在国内就业,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也呈现明显的不稳定特征。高校毕业生虽然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就业中占据优势,但目前也逐渐呈现出“慢就业”的特点,毕业半年内没有工作的占比有所提高。

而大学生难就业现象早有发生。自21 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趋势发展,大学生分配制度变革、就业制度变迁等都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定影响。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从2018 年的8.5%攀升到2020 年的19.3%,而2021 年7 月青年失业率上涨到了16.2%。

无数大学生因此而备受打击,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大学生难以就业不仅是暂时性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同时作为具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人才的闲置,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必须高度关注职业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栋梁,关注其就业问题就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慢就业”现象逐步常态化。近几年,“慢就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现,有从个别现象发展到普遍现象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之一是大学生长期忙于学业,社会经历较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经历挫折,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些大学生即便面临毕业,但仍未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内心迷茫,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求职不积极。还有一些大学生害怕找到工作后个人自由受限,对于求职十分懈怠。例如,面临毕业季,高校学生求职态度不积极,有些学生甚至需要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反复督促,同时企业进入校园开展就业宣讲会,也会出现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的现象。相比于以往的毕业季,这些现象都较为反常。与前辈观念不同,部分青年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缺乏紧迫感,形成了一种“慢就业”的现象。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毕业生很多由于不愿草草就业,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些低工资劳动力需求没有大学生填补。还有许多希望提升学历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首战效果不理想后,选择进行二战三战,形成了多数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离职频繁。近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有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很短的时间内就选择辞职。据《2020 人力资源白皮书》发现,应届生试用期及入职1~2 年内离职比例高达61.3%。大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对自己和工作岗位认知不清,同时对企业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也缺乏评估,导致了很多高校毕业生择业标准单一,仅考虑薪酬的高低而忽视了对工作内容、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的了解。这使高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领导管理风格,从而产生对职业发展期望的落差,使得高校毕业生入职后又迅速离职。这种情况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热议。从长远来看,应届大学毕业生离职频繁,不仅不利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三)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就意味着需要靠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创新能力强且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而从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来看,大部分人未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当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无法被企业接受。大多数高校生仅仅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无法适应新业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大学生的期望岗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机会与大学生的流动意愿不匹配,地区大学生需求与供给失衡,如东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低于大学生的求职意愿,中部地区的需求量则比大学生投递简历量高;二是学历要求与学历结构不匹配,大多数职位对具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毕业生而言吸引力不足;三是能力要求与学科背景不符,如当前对教育毕业生的需求较大,但劳动力市场上一些文学、哲学和农业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较多,或是大学毕业生对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公司在就业偏好上有很大的差异。

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发展阶段,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社会环境改变。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但相较之前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下降。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内的工资只能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导致了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差距拉大,教育投资回报远远低于大学生的预期。大学生入不敷出,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这一现状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悲观情绪,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连连受挫。

另外,从当下的就业制度来看,大学生为找到一份合适工作会产生诸多交易费用,包括大学生及用人单位基于求职及用人所做的准备工作,如信息的搜集、招聘条件的制定等,还有在就业过程中双方了解契约、签订契约、进行谈判及协商的费用。在就业过程完成后,发现实际情况不能达到自己意愿而改变契约及退出契约所发生的费用。这种新的“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比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制的交易费用复杂很多。“统包统分”制时大学生不用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外出求职,可节省其中的信息搜集费用,用人单位也不必为选用人才而耗费过多成本。

(二)高校毕业生未建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目前,高校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加之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大多数学生难以主动寻找并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是会根据现有的、传统的职业发展进行学习,新业态新模式下要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生在传统观念下无法实现实质性创新、突破与提升,无法增加其就业过程的内在价值。

高校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缺乏关注,不了解就业环境,往往是随波逐流的被动就业,并且大部分学生存在“功利性”择业的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大学期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理念、精神等,对专业发展目标认识不明,导致了对职业的选择意向混乱。大多数同学没有树立长远的目标,导致自己面临就业问题十分迷茫,平时实习兼职目的仅为了增加额外收入,忽视对工作经验的积累,也使得毕业求职时简历内容单薄。高校毕业生经常毕业前夕才考虑未来职业,该行为未给自己预留缓冲时间纠偏,也提高了试错成本。

(三)非正式制度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通常期望去大城市、大企业就职,希望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对于去基层如偏远山区、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倾向不高。这种观念有大学生出于自身情况考虑的因素,大学生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难免产生自负的心理,但更主要的是中国社会已经形成的社会传统和观念意识等非正式制度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对大学生就业观就有一定消极影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当前公务员热持续升温,众多大学毕业生将眼光投向了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导致近年来的公务员考试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当公务员,再者大学生把大部分宝贵时光都花在应付公务员考试,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四)我国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中国的高等院校以公立大学为主,其名义所有权与实际所有权并不统一,高校管理者手握实际所有权,其行为的成本收益会发生外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过度扩招问题,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另外,公立大学运作过程中也会形成很大的交易费用,以至于影响学术评价准则。大多公立学校学术标准的选择受到限制,主要用便于观察、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评比,如发表文章、课题研究的数量和级别等指标。此类评价标准也会影响人的行为导向,由于理论研究比实践研究更容易在这个指标体系下出成果,所以大多公立大学都重形式、轻内容,导致各个高校缺乏特色,学科设置单一、趋同化,大多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忽略了对技能型人才的挖掘。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于经济形势发展缓慢,政府亟须提高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政府应在宏观上调控高校的招生规模及专业设置,着力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应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如开拓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专业渠道、设立专门机构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焦虑心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政策等,或建立创业基金,鼓励毕业生开发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就业平台。鼓励企业及社会资源注入大学生创业基地,将产业链和专业指导人员引入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产业商业氛围以及必要的创业环境。

(二)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国家、社会应引导高校设立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绩效评价指标,而非仅靠容易量化、便于操作等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高校就业指标考核体系,当前高校就业指标主要以就业率为参考,忽视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职业发展的考核。应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以及进入企业的后续发展等因素进行量化,并纳入考核指标。促使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模式,树立对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的清晰认知,把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灵活设置专业和相关课程,将理论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应重视职业技能发展,加大对职业技能院校的扶持,在此类院校的发展评价上要有正向的舆论引导。调整学生的考评机制,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桥梁,学校对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显著作用。学校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可以在校内外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对学生的就业技能、态度进行培训和指导。将就业指导课程加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估自身能力,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立导师制度,为面临求职的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记录及回访等服务,密切关注学生从求职到后续入职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之后的毕业生积累经验。同时,学校应该及时更新传递就业信息及政策,关注广大毕业生诉求。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搭建互动平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岗位对接、人才输送,缓解供需脱节等问题。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高校毕业生应摒弃传统的就业挂念,树立积极的求职态度,正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树立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思维。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对自身能力、兴趣进行客观评估,与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结合,明确自己在相关职业发展上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对薪资报酬水平的过分关注,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尽早为进入社会求职做准备,了解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兼职或实习进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及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
最“叛逆”的毕业生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