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鑫,陈聚芳
(1.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邢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要用革命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中国对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对外承担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赓续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已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并弘扬革命精神,如何将革命精神渗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还需要将其置于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语境中加以解决。
在新时代积极探索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路径无疑很重要,前提是要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一些前提性问题,主要包括对革命精神内涵的理解、对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时代意蕴的把握、对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内外环境的认知等。只有从思想上彻底理解以上问题,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的工作才能长远。
第一,超越空间维度,理解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革命精神诞生于革命时期,在建设、改革时期又丰富了其具体内涵。因此,只有脱离对“革命”二字的狭隘理解,才能深刻理解整体性与连续性并存的革命精神谱系。其一,革命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实践成果的凝结。在以革命战争为主题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与侵略者英勇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得以实现,革命英雄也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时期,革命精神发挥了价值引领作用,在此形成的奋斗精神、开创精神与奉献精神也成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为革命精神的继续演化提供了新的场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也更加丰富了革命精神的内容。在统领伟大事业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也正在被赋予新的意涵。由此可以看出,革命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长也愈发成熟有力,并始终以崭新的发展形态推动着中国的实践进程。其二,革命精神呈现出集体主义的情感指向。集体主义是调整个体关系与整体关系、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进一步讲,集体主义主张个体优先关照整体利益、考虑整体价值,并将整体视为个体存在的前提。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时,革命英雄走向残酷战场,用生命保护了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这是以自身小我成就国家大我的生动演绎。在和平年代,一大批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者,一大批默默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建设者铸就了国家的繁荣富强。通过还原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可以得出,国家、民族与人民都是“整体”的存在形式,革命精神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优先选择了整体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保护了个体的利益,这些都体现出革命精神必然具有集体主义指向。
第二,立足时代场域,把握革命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强国兴民、人民幸福的新时代构筑起精神脊梁。其一,助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不忘初心的革命热情进行党的廉政建设,保证了自我革命的政党本色。从本质上讲,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精神品格是对革命精神的延续,双方相互滋养、同向同行,共同推进党的建设。因此,在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自我革命中,需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涵养,需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支持。其二,助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社会革命的百年实践中凝聚成了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也激励着伟大社会革命前行。新时代作为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与延续,又衍生出新的奋斗点,弘扬革命精神就成为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决策。新时代是需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发轫于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可以为其提供精神支柱,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新时代是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开创未来的时代,这需要在继承革命精神的基础上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力一跃。
第三,统筹内外因素,认知弘扬革命精神的环境。在处于重大历史方位与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的新时代中,弘扬革命精神不能简单兼顾单一因素,而是要对所处社会环境与理解主体形成整体认知。其一,不良社会思潮对革命精神的干扰。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宣传革命精神的同时,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娱乐至死等社会思潮对弘扬革命精神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些不良社会思潮意在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真实性与正当性,以达到诋毁革命精神进而消解人民群众精神意志的目的。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会影响人民群众对革命精神的正确理解,从而形成疏远感。其二,理解主体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偏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已实现由本义至转义的转变,革命精神的具体形态也逐步朝着日益丰富的方向发展。但是,理解主体的主观思维定式导致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仍然停滞在充满革命气息的年代,停留在单一的暴力变革层面。少数人认为革命精神与和平年代的发展要求相冲突,革命精神可以丢弃。为此,理解主体的认知偏差与革命精神的不断发展之间产生矛盾,弘扬革命精神就会存在实际障碍。
在马克思主义范畴内,理念代表着思维主体采取主观行动的价值立场,它是一种理性认识。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的理念就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立足点、弘扬革命精神的基本立场、弘扬革命精神的价值取向,这是事关弘扬革命精神本质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为了什么而弘扬革命精神”“依靠什么来弘扬革命精神”这两个基本方面,以及“谁来共享弘扬革命精神成果”这一延伸层面。
第一,弘扬革命精神为了人民。《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论述人民群众与执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于党的发展进程中,是具有人民属性的执政党,弘扬革命精神为了人民的逻辑起点因此也就具备了理论性与正当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着重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是一个结构庞大的综合概念,其追求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公正、文化上的富足、生态上的协调、社会上的和谐,更要求个人精神层面的充实。因此,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就必须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基本导向,正确处理好其中的各种问题。从表面上看,革命精神是抽象概念,实则是为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与精神品格的集合,并成为蕴含着丰富精神养料的思想观念。革命精神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可以发挥先进典型的力量感染人,由此以纯粹的、崇高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第二,弘扬革命精神依靠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活动决定的,而物质生产活动是由人民群众进行的,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人民群众作为革命实践的主体,承载着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由此形成了以“抗战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发挥更为明显,人民群众自觉汇入到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将革命精神的时代品格表现于社会实践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以敢于斗争的气概铸就了新时代的“抗疫精神”。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实践中可以看出,革命精神是由人民群众的情感力量与人格魅力汇聚而成的,是人民群众集体力量的结晶。革命精神的产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默默奉献,革命精神的弘扬与赓续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完成。
第三,弘扬革命精神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赋予人民群众多重身份,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价值体现者,也是成果的共享者。从理论层面讲,新时代让人民群众共享弘扬革命精神的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共产党理论成果的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强调人民群众是“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代表的是“集体利益”,人民群众是“工具与目的的统一”。毛泽东强调“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享有经济幸福”[4],这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逐步赋予“以人民为中心”的完整意义,并将“人民的美好生活”在伟大实践中逐步转变为现实。从实践层面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让人民群众实现了拥有自己土地的美好夙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让人民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福利,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逐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不断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优秀传统的时代境遇下,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革命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在新的实践场域下的时代升华。
毛泽东提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回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图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指导。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也要将系统思维、历史视野、辩证思维等科学方法在实践进程中落地生根。
第一,弘扬革命精神要以系统思维布局。系统思维要求全面把握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以此实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融通,达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伟大的系统工程,革命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归根到底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新时代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弘扬需要在革命人物、革命事件与党的理论中全面推进,并且形成政府领导、社会宣传与个人学习的一体化形式。革命人物、革命事件与党的理论共同组成了革命精神。革命人物是革命精神的载体,革命事件是革命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党的理论则是对革命精神的新发展,这三方面贯通于弘扬革命精神的各个方位,以此解决了如何学习革命精神、学习什么革命精神、怎样学习革命精神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政府、社会与个人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则是系统思维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推进新时代革命精神的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诠释革命精神的重要方式,既可以从横向上贯穿弘扬革命精神的全部环节,也可以从纵向上贯通弘扬革命精神的全部层面,这是新时代继续发展革命精神的重要着力点。
第二,弘扬革命精神要以历史视野统筹。历史视野就是以历史的眼光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历史经验,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是伴随着历史逻辑演进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如何以历史视野为基础挖掘出其中的交融点是新时代升华革命精神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弘扬革命精神就是要继承革命传统。继承革命传统并不意味着从宏观上简单总结历史进程,而是要在其基础上时刻归纳革命精神绵延发展的底色,进而从发展进程中透视革命精神的未来,实现革命精神与社会发展的时代对接。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发挥等关键因素都推动着革命精神的不断演进,但究其本质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与革命精神相关的各种关系。基于此,在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新的关系则成为实践环节中的重要命题。
第三,弘扬革命精神要以辩证思维部署。辩证思维是指在研究问题时,除了要立足整体、把握全局外还要抛弃片面、静止对待问题的态度,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审视问题。不同时期内革命精神与时代的交融、交汇,都是在对现实的辩证批判过程中完成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革命精神面临的社会话语体系与革命年代截然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并非教条化、固定式的,而是在具体社会实践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部分社会思潮割裂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的联系,将不同时期的发展对立起来,认为革命精神在建设与改革时期没有社会意义。这是机械、静止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形而上学思维,其违背了辩证统一的分析方法。为此,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与弘扬要与时代的发展同轨、与实践的需要同构,坚持以发展的姿态审视革命精神的发展,才能发挥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叙事在主流舆论发展过程中起着前瞻性和示范性作用,如何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实现叙事方式的转化,进而创新革命精神,这是当下应积极推进的实践方向。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都归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6]。在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实践既是赓续红色基因的来源也是弘扬革命精神的最终目的。如果忽视实践的地位,革命精神就是抽象概念上的感知,其现实意义也不复存在。基于此,从理论基础、关系整合、宣传方式等方面出发,落实实践论的具体要求,以增强革命精神的凝聚力、号召力与感染力,这是新时代培育革命精神的具体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一,寓旧于新:从理论基础的巩固中增强革命精神的凝聚力。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辩证关系的一对概念,并以人为实践桥梁,以此相互发展、共同提升。实践目的的达成需要依靠科学理论,建立理论思维,进而在实践中掌握规律、收获效果。革命精神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类范畴,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往往可以使人民群众深刻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进而可以加速弘扬革命精神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是通过提炼革命人物、革命事件与重大事件节点汇聚而成的,在弘扬革命精神中具有鲜活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情感意识为导向,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在革命精神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战争胜利的源泉”,以此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精神的学习热情与情感认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则以实事求是的革命态度肃清了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由此继续发展了革命精神。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对革命精神的学习,不仅发表重要讲话纪念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烈,同时对“红船精神”“苏区精神”“西迁精神”等革命精神进行了新时代的诠释与延展。由此观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在弘扬革命精神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应有的理论深度与政治高度,也有助于突破受众的思维定式,充分彰显出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理论成果是弘扬革命精神的最广泛方式,那么学术发声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革命精神的厚重感与延伸度,丰富了受众的理论视野与接受层面,学术发声也必将成为弘扬革命精神的主要路径之一。
第二,价值整合:从具体关系的协调中增强革命精神的号召力。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更具复杂性与艰巨性。从横向上讲,就是能否处理好利益诉求与革命精神的关系;从纵向上讲,就是能否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关系;从内与外的角度看,就是能否处理好革命精神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将直接影响着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的实际成效。
协调好精神向度与物质向度之间的关系。在崇尚工具理性的多元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被逐步消解,反之取代的是物质至上的价值追求,这势必与弘扬革命精神产生冲突。为此,协调两者关系的方式就是以满足受众的物质需求为基础,以满足受众的经济基础为前提,以此反作用于革命精神这一上层建筑。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要从物质激励与精神满足两方面出发,并不是单纯地依靠精神支撑。
协调好革命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革命精神的产生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时代如何继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来传承革命精神也是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要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以此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新面貌。
协调好革命精神与各种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革命精神的存在意义受到部分人的质疑。只有牢牢抓住革命精神这一文化瑰宝,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以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振兴。
第三,内化外显:从宣传方式的创新中增强革命精神的感染力。对于民族而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对于国家而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弘扬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真正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3]叙事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弘扬与赓续中同样可以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
转变叙事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利用贴近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言说方式来进行宏大叙事,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也需要以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框架,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体系,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叙事风格将革命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到人民群众身边,以此达成通过微小叙事实现宏大叙事的叙事效果。
丰富叙事载体形式。列宁重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宣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政策,他多次灌制录音讲话,阐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问题。在新时代就是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特别是要发挥新兴媒介在弘扬革命精神中的作用,通过借助叙事载体,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宣传革命精神,以强化革命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
发展多种叙事方式。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不仅要体现在“知”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的层面,实现社会受众由客体到主体的身份转变。由此,要开展各种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活动,让社会受众在寓教于境中与革命精神产生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