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初中美术教师也积极追求教学的创新与优化,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此同时,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已成为大势所趋。初中美术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有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综合水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确保初中美术教学成效能够在德育的渗透下获得真正提升。为了将德育全面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对初中美术与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受到忽视,大多数教师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成绩、轻修养,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在初中阶段,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永不言弃的勇气等健康人格的形成,都离不开美术教学的辅助[1]。
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浅显地学习道德标准,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因此,单纯地运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开展有效的行为教育,触摸学生内心深处,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精神层面的感知能力,而这与美术教学的特点十分契合。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用心去认识与感受,与此同时,需要在脑海中勾勒出美的形态,深层次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审美修养,打开情感空间。由此可见,美术学科是开展德育的有效手段。
纵观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部分学校与教师对美术学科重视不足,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有序推进,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当前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依旧存在错误认知,往往将其看成单纯的绘画课程,只是传授一些绘画技巧,难以发挥出美术课程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也无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结合现状,优化与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中,不断丰富美术课程的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
初中生价值观念还未定型,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在初中教育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渗透方面有显著优势,主要得益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熏陶学生思想,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会积极、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感情,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大有裨益。
美术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不断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将德育融入美术课堂讲授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有效锻炼思维能力[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以生为本原则。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主要发挥辅助、引导作用,确保德育完美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美术教学与德育能够相互融入、相互影响。同时,为了保证德育内容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教师要从备课、授课、提问等不同环节入手,采取合理有效的德育渗透手段。二是多样化原则。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相关的德育知识,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品赏析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品鉴,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扩充学生美术知识储备,为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开展作品赏析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美术名作,深入挖掘作品中隐藏的德育元素,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能为学生认识优秀美术作品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意识到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利用作品中的正能量熏陶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认知水平。
例如,“中国山水画”一课蕴含的德育资源是传承传统绘画。在作品赏析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山水画名作,如《富春山居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为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辅助学生体会作品营造的意境及传达的感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陶冶审美情趣,大大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对中国山水画独特魅力的感受,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热爱之情,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多元学科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构建起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推动学生快速融入美术课堂,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主观能动性及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查阅、下载视频或图片等素材,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收集到的素材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深刻感知德育知识,提高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时,其中涉及民族传统艺术——传统民居。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种类多样的传统民居的视频和图片,包括北京四合院、蒙古包、上海石库门等。欣赏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居住功能、色彩、造型等角度入手,研究这些传统民居的美感。教师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中感知传统民居的美感,既能让学生扎实掌握传统民居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绘画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绘画类型丰富多样,不仅包括水粉画、写意画,还包括国画与素描等,而且每种绘画类型都具有独特性。教师将德育渗透到绘画教学中,不仅能传授给学生多样化的绘画技巧,还能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比如,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绘画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德育渗透于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与国画相关的历史文化,为学生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品,然后讲解绘制国画需要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增强学生实际感受,能够加深学生对国画的印象,使学生领略国画之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色彩”时,需要赏析《秋景图》这幅国画,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这幅国画作品寻找多样化视角,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国画的特点,并意识到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技法与使用工具上存在的差异。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工具,将荷花的色彩关系简单画出来,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教师将德育渗透到绘画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对色调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工艺美术来自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初中美术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工艺美术内容,主要包括瓷器、版画、泥塑、剪纸等美术形态,充分体现出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工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手工制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使其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深层次地理解工艺美术的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创作,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使小组成员在互相帮助中,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甘落后、努力向上的竞争精神。教师将德育融入工艺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寓教于乐,对学生道德进行熏陶,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备课阶段,教师可以自制几个造型不同的面具,并在课堂中让学生佩戴与展示,利用美观的面具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题。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不同地域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等角度分析面具的特点。之后,传授给学生面具制作的方法。最后,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制作一个造型独特的面具。这样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传承民间传统艺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践活动作为实效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起着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实践课程与活动的开展,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校园,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并将情感元素巧妙地融入进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与道德素质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美术课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观察周围植物、天空等,亲身感受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并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与大自然相关的美术作品。在集体野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态平衡,学会爱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又如,在讲解“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建筑,让学生意识到美术遗存是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之情。
教学评价是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真实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与学生起着重要的诊断作用。其中,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教师不能只关注评价结果,还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教师的认可与肯定是影响学生能力的间接因素,准确有效的评价能够维持并延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健全学生的人格。由于不同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近期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学生作品内容、学习过程,展开总结性、全面性的点评,为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注入动力,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实现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渗透德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德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德育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