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益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肝癌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有着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征,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毒素等。
据统计,目前肝癌5 年的生存率只有30%~50%,平均生存期有3 个月~6 个月,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二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 岁~49 岁最高,男女患病之比为5∶1。
肝癌起病常常比较隐匿,早期肝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常常不易被发现,即使有临床表现,也多由原有肝炎或肝硬化所致。因此,肝癌本身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多为中、晚期表现。
常见的症状有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钝痛和急腹痛,并可能与体位有关,夜间或劳累时可加重,休息难以控制。这主要是因为肝或肿瘤迅速增大牵拉肝包膜,或肿瘤压迫胃肠道,或肿瘤破裂引起肝包膜下出血或腹腔内出血所致。如果肿瘤位于肝右叶膈顶部,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如癌肿位于肝左叶则较早出现中上腹胀痛。
肝癌还可伴随一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饭后上腹饱胀、恶心、腹胀及腹泻等。这些症状多与肝功能损害或肿瘤增大后的压迫作用有关。肝癌患者还可出现发热,体温在38℃,多由肿瘤坏死或肿瘤代谢产物引起。由于肝癌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患者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这是由肝功能失代偿所致。另外,肝癌患者除了可能有肝硬化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腔积液、黄疸等之外,还可能会有肝癌的特殊体征,如进行性肝大或扪及包块等。了解肝癌的临床表现,对于早发现、早诊断肝癌并作出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包括肝脏移植术和肝切除术,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够完整地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近年来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定位诊断、肿瘤生物学及肝癌外科若干概念的更新进步, 特别是配以中药综合治疗的手段, 使肝癌外科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和最有效的措施,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重要手段。中医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者需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热毒蕴结者需要泻火解毒等。除传统的辨证论治后采用中药汤剂之外,也有若干种现代中药制剂如口服中成药、注射用中成药等已被批准使用,需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选择。
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肝癌远期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