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宝 陈超杰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百强县。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而工业发展不仅依赖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更离不开大量技术技能专业人才。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革新,县域经济再一次迎来转型发展的契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总结以永康市为代表的县域经济现代化之路及其转型升级面临的人才挑战,并探索职业教育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五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五金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词源来看,“五金”最早是金、银、铜、铁、锡等各类金属及其加工而成的器具、工艺品的统称[1]。由于金属制品在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传统时代的五金工艺水平常常代表了一个国家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技能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在现代工业社会,五金制造也是制造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金属矿产冶炼和金属制品加工构成了其他类型制造业发展的材料和设备基础。在一般分类中,五金可以分为小五金和大五金。小五金是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与通用设备制造中的通用零部件等相关产品。大五金是指从金属材料采炼加工到初级金属制品制造再到通用和专用生产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生产活动。我国民营经济中的五金行业主要是生产小五金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等几大版块的五金行业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五金制造产业,并发展成为五金制品的加工和出口大国。根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的《五金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全国五金行业年总产值超1.5万亿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1万家,产生了多家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以及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骨干企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2]。
五金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同类企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聚合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一些具有手工业传统的地区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五金加工和制造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发展的工业化,浙江永康即是此类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根据《永康市志》,永康市具有源远流长的五金工匠文化,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当地可耕农田不足,人多田少,田地收入不足以满足农民生存需要,自南宋时代,每年都有大量农民背井离乡,靠打铜打铁谋生,由此形成了五金技艺的传承。这些挑担谋生的手艺人及其制作的菜刀、剪刀、锉刀等物品,成为永康的文化名片,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有利政策促使传统的手艺人转变为生产五金日用品的企业家,手工业经济逐步向工业经济转型,今天永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五金之都”,永康的中国五金科技城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自2000年以来,永康先后获得“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2004)、“全国五金(电动工具、门业、杯业)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4)、“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先进产业基地”(2017)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般来说,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或区域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作为连接纽带,农村作为重要腹地,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系统[3]。县域经济对于推进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不同县域间的经济模式和经济规模相较悬殊,但也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在竞争中体现出巨大的活力。总结以永康市为代表的全国百强县的发展历程,有两条重要的经验不可忽视:
一是发掘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我国不同县域具有不同的农业、矿产、区位、自然景观等资源禀赋,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所谓比较优势,是与其他区域相比,在本地进行经济生产更为有利可图的行业。所以,上至国家下至村落,都需要在经济分工体系中寻找合适的定位,利用本地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宜商则宜商,宜农则宜农。
二是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做大县域经济。从大多数百强县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工业发展快则县域经济发展快。当然,发展工业也需要建立在本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永康市自然资源的优势并不突出,耕地有限,山地较多,但通过充分发掘民间的工匠文化资源,实现了工业强县,即是对比较优势的发挥。这说明技能传承也是宝贵的经济财富。
永康市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五金产业为主导,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现代化的特色路径,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取得卓著成绩的同时,永康五金产业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挑战。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永康五金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永康五金产业的崛起除了受益于五金工匠文化的传统影响,还得益于中国长期低劳动成本的优势。从创业初期的小作坊到发展成为现代企业,低廉的产品价格为五金企业打开了国际市场,并艰难完成了资本积累。但是,低劳动成本的优势是有时间限度的。综观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发展之路,一旦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社会人口总收入的增加,就会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象,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社会劳动总人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招工的难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企业主要走的是技术模仿的路径,即利用本地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工匠文化,借鉴、模仿国外五金产品,靠低产品价格获得国际订单。由于对该模式的路径依赖,企业投入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工艺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长期落后,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独立品牌在永康市乃至全国都为数稀少。因此,目前来说,国际知名的五金制造品牌仍以发达国家企业为主。虽然永康五金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但是缺乏高认可度的知名品牌无疑限制了当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改善这种局面,企业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企业需要的就不再是简单技术工人,而是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工人。
受传统文化和市场环境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永康五金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几乎都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最终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摸索阶段,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上,民营企业家并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出于对风险和经营确定性的考虑,管理者基于熟人社会的经验,利用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联系来塑造企业认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即是促进家族的繁荣和延续,企业成员对企业负有类家族的忠诚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此类企业组织就是市场化的家族组织的扩展。家族式经营具有显著的优势,家族利益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能够做到号令统一,灵活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变化。但是一旦企业完成了初期的资本积累,家族式经营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构成阻碍,靠传统伦理维系的企业认同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原则,由于过于重视成员的情感依赖,客观、公正的管理标准难以建立。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亟需的优秀专业人才十分匮乏,随着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能够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研判贸易动态和趋势的高素质经贸人才明显储备不足。这表明,企业没有为优秀人才的加入创造足够透明和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教育投入和自主培养不足。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一般认为,智能制造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涵盖了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系统推进。其中,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用户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以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4]。目前,永康市五金企业正在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本地代表性五金行业——杯业、锁业、餐厨用品业、家居业、安防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建成了中国五金商城网、上门网、中国门都网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了本地企业与全国经销客户的互联互接。但物联网的优化尚属于智能制造的外围领域,核心是智能产品的推出,在这一方面,相关企业的智能转型仍不尽如人意。以锁业为例,欧美国家的智能锁普及率已达50%,日韩等国更是达到70%,而我国只有低于3%的安装率[5]。数据的背后是企业智能产品研发的滞后,我国缺乏市场认可度高的智能锁产品,如果能够实现技术革新和价格突破,以我国近4亿家庭的市场体量,仅智能锁产业一项就可创造千亿元的利润价值。另外,在智能生产方面,在永康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生产设备的智能升级,各类智能数控设备、制造流程管控设备、传感数据接收与反馈设备均得到安装和更新,但是在重视硬件升级的同时,人的技术提升却成了智能制造的短板。引进的各类智能设备需要相应的智能制造应用人才来安装、操作和维护,而且他们要熟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方面的内容。这种跨学科、复合型的智能制造应用人才十分匮乏,导致企业智能制造的高质量转型进展缓慢。
面对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所提出的人才挑战,从职业教育改革入手,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根本之策。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是永康市职业教育的领头羊,解决制约永康市发展的技能人才困局,学校主动承担起责任。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学校首先对自身人才培养能力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调研发现,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五金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错位。面对制造智能化、产业数字化等发展步伐加快,五金产业链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加大,但学校对需要培养什么素质的技能人才却缺乏清晰认识,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单纯人力输送无法契合五金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二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五金产业链转型升级需求脱节。由于场地设备投入大,基础设施不完善,实训条件不先进,单纯技能训练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加之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最终导致技能人才供给质量与五金产业链转型升级需求相差甚远。三是技能人才培养依赖学校单主体,而多主体办学还没有深度展开,配套合作机制还未真正形成,缺乏一种行之有效、极具特色、职责分明的多方共育机制,最终导致多方办学缺乏活力。鉴于此,学校立足于五金产业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创新设计了基于“四能共生·四场共训·四方共进”的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校创新推出“每位专业教师对接一企业,每位校级领导联系一行业”“引企入校”“定制企业联络档案”等多项举措,分析五金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典型岗位能力,定期调研并促成五金企业集群在人才规格、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需求的阶段报告,共同研究五金制造企业的用工标准。同时,借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式,规模定制五金制造技能人才规格——即能操作、能设计、能创新、能协作。
与传统技能人才培养相比,“四能”人才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有效切合了各类中小型五金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其中,“能设计”是针对当前企业对具备五金产品工业设计能力、产品加工制造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提出来的。它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建立在企业需求上。让学生参与“真项目、真生产、真环境、真标准”全真体验训练,兼顾学生“硬技能”(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等专业能力)与“软技能(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人才标准与企业用工标准的切实对接。其有效融合了包豪斯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既能够进行艺术创造又具备工艺技能的综合设计人才[6]。
3、树家庭典型带发展。结合幸福家庭创建等活动,重点培育一批典型家庭。一是广泛开展致富、和谐、健康、励志、爱心、魅力等幸福家庭评选活动。二是举办各类才艺展示活动,为广大家庭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家庭魅力的舞台。三是表彰幸福健康家庭典型,并通过网络投票、媒体公示、授荣誉牌等方式,广泛宣传家庭发展的典型事迹,通过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聚集正能量。
为提高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契合性,学校面向五金制造企业典型工作领域和典型岗位集群,开发基于“课证产岗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块课程体系。具体实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贯穿“课证岗产融合”。推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要求、五金制造行业岗位标准、企业项目生产全周期实践和学校专业课程融合贯通。首先,成立课程开发项目小组。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均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行业协会代表共同组成。其次,定期召开课程标准论证会。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引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要求,提炼与细化实用项目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各方面能力要点。同时,以学徒制岗位实践为切入点,融合五金制造行业岗位标准。
二是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内容编排上的理实并重、教学方法上的理实一体、课时分配上的理实均衡原则,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线地位。首先,针对各能力知识要点,课程项目组按照项目实施环节和岗位实践要求,秉承理论知识彰显“必需、够用”,实践技能操作凸显“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接课程教学计划,规范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等具体环节,实行教学化改造。其次,整合企业精密五金制造新技术、生产管理新模式等优势资源,聚焦“四能”人才培养要求,系统架构操作类、设计类、创新类、协作类四大模块课程。最后,在具体实践中,科学规划课时设置,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实现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标准的无缝对接。
传统的实训场地只有单一的教学功能,其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学校创新地将实训场地转化为“多功能场”,构建基于“项目驱动·作坊训练·全程体验”的四大功能场实训平台,即技能人才训练场、新品研制试验场、技术难题攻关场、五金创客体验场。功能场通过引入与承接企业各类实用项目(包含精密加工、新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项目),实行作坊式训练,促使师生全面参与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技术创新、协作管理等环节的全程体验,助力“四能”人才培养。
1.技能人才训练场
融合优势资源,组建技能人才训练场——五金数字化制造实训实习基地。训练场对标五金企业生产标准,优先购置一批与企业同一规格的包含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等在内的先进加工设备。训练场遵循“产品全周期”原则,下设精密五金智能加工中心在内的20多个实训室,初步具备“数十种精密加工技术”优势,全面承接精密五金产品对外加工项目。训练场致力于培养学生产品精密加工技术,以周为单位,设计“生产周”生产实习活动,促使每个班级定期参与生产周训练,可同时容纳1500多名学生开展训练。此外,训练场全面对接五金企业岗位的设置与标准,遴选与定制一批具有典型性、技术含量高、受市场欢迎的学徒制岗位群,学生以“跟岗实习+专项实习”方式参与岗位实践,学习并掌握一种或多种精密加工技能。
2.新品研制试验场
学校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家五金制造上市企业、永康市模具行业协会共同组建“新品研制试验场”——五金产业研究中心,重点打造3D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基地、门业自动化生产研发基地与精密模具智造研发基地。试验场致力于培养学生五金工业设计技能,具备“承接上百种新产品研发”运营优势,推出“服务月”工学交替活动,促使师生参与新品的创意设计、3D打印、样品加工等全程训练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并掌握工艺设计、三维造型、3D成型等设计能力。目前,试验场已成功孵化与形成了一批由学生参与研发的包含新材料应用、新工艺设计、精加工技术等在内的精密五金产品目录,有效满足了学生“多样性技能”学习需求。
3.技术难题攻关场
在对永康市中小五金企业的调研反馈中发现,当地63.5%中小五金企业热衷于工艺改造、技术改进等技改项目活动,由此“技术难题攻关场”——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应运而生。该学院是学校与永康市政府、浙江工业大学三方共同成立的,通过组建多支以高校教授、国家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金牌教练领衔的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带领师生共同参与技术改进项目实践。攻关场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巧与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季”顶岗实践活动,各创新团队通过承接一定数量的各种技术改进项目,促使师生参与项目的设计、改造、装配、质检等全程实践,师生可以学习并掌握一种或多种包含生产工艺改良、工装夹具改造、技术创新改进等在内的创新技巧与创新思维能力。
4.五金创客体验场
得益于区域五金创业氛围浓厚的优势,学校成立“五金创客体验场”——五金智造创客坊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下设永康市钰隆科技有限公司(校中厂)、3D创客中心、小微企业会计服务中心、五金电商直播服务中心。体验场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将项目成果转换为创业实战运营。定期邀请著名企业家及主管,通过创意激发、创新训练、创业指导、实战运营、市场分析等各种方式,全面实行“创客基础教育+创业项目实战”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协作能力;同时,牵头成立永康市技师协会等7个行业协会,吸纳一批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初步建立含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家、优秀校友等在内的五金工匠库,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业项目的运营、管理、财务、销售等学徒制岗位实践,重点锻炼学生学习并掌握资源、技术、人力、信息等方面的协作技能。
“政校行企”四方合作育人是指以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为实施主体,通过校企合作,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技术研究与行业企业各领域深入合作,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契合的标准体系,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属性[7]。从四方主体的组织性质来看,政府作为政治组织拥有政治资本,职业院校作为教育组织拥有文化资本,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拥有经济资本,而行业作为社会组织具备社会资本。把不同组织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通过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来投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会比“单主体”或“双主体”发挥更大的育人实效性。“政校行企”四方共进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划分四方的权责利,明确合作规范。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主要起监督调控、立法规范、组织协调等功能。在四方合作中,政府不仅是监督者和立法者,同时也经常扮演重要协调者的角色。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若缺失政府的协调保障,常会导致合作陷于低效。学校和企业是育人的主体,两者的合作决定了“政校行企”四维合作的质量。行业组织最为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用人需求、技术前沿,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是四方合作的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二是形成平台化的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和配置的主要目标是达成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永康市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学校联合中国步阳集团(民营企业500强)等30多家五金制造企业、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等9个行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共同组建“现代五金产教合作联盟”,进一步将政府的政策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业的资源平台、企业的实用项目等优势资源有机整合。通过挖掘合作的内在动机,从各方的内在需求来寻找扩大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各方的互惠互利。
三是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调研发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无利可图,是校企合作不能深入开展的根本原因。为破这一困境,同时保证校企合作的育人性和市场性,学校投入资源建设能够满足实际生产标准的五金包豪斯工场,有效节约了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各项成本,并为企业投入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利润空间。另外,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组建的产教合作联盟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难题攻关。仅2019年,学校就为39家合作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65项,精加工产品超过50万件。
浙江永康的五金产业发展历史和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经验,是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多样化发展,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现代化的生动案例。永康市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在以下几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一是职业教育要适应本地的社会经济基本条件,积极发掘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通过培养在地性的专业技能人才,形成本地的产业发展优势;二是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注意研判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的趋势变化,由技能人才培养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动能转换;三是职业教育要适应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多样性,促进职业院校不断自我革新,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技能实训、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多样化的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