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洁流,赵晶晶
(安徽开放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022)
国外校企合作发展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CEB”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1]。国内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虽然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2005年至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同时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经验[2]。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3]。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合作是依托学校与企业间畅通的合作关系,按照国家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将企业资源和学校专业资源相结合,在夯实理论根基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实践教学,形成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4-5]。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新时期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践教育基地是校企合作的纽带,也是高校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互动沟通的桥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基地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校内实践资源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优质行业资源,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实践技能[6]。
安徽开放大学秉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适应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7]。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原则,结合现有教学资源,于2018年4月建立了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博强财税集团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以期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符合开放教育发展的内涵,通过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稳定、多元化的会计专业实践基地,使实践教学日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共同开发适应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会计教学资源,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很多会计专业的开放教育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财务工作经验,其中一些优秀学生经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训,就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承担起整个财务公司的业务,不仅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还能提升企业人才素养。开展企业冠名的全省系统内的会计知识竞赛、合作编写实训教材等各种活动,企业的知名度在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得到提升,形成了良好商誉,有利于企业发展[2]。
通过会计实践基地,合作企业提供真账实操,分享专业设备,并且由企业业务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实训师资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可以接触企业账务,熟悉完整、真实的会计处理流程,锻炼了会计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再就业率。对于优秀的学员,校企合作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并为优秀学员推荐工作,给努力拼搏的学员提供晋升机会。
校企合作,会计专业教师“下到企业”进行会计实践,提高了教师会计实践能力,不仅能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前沿的财税知识,同时真实的企业案例又能充实课堂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邀请企业的财务经理、会计主管、业务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学团队,既提高了会计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又能将校企合作中碰撞出的火花转化为课题或教学成果,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安徽开放大学—安徽博强财税集团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于2018年4月挂牌成立,双方在实践培养方案、基地管理制度、课程资源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并切实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
1.优化实践培养方案,制定基地管理制度
为提升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双方结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和会计工作要求,共同制定会计专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并不断优化,尝试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活动。为保障实践基地的顺利运转,校企双方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会计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办法》《会计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工作职责》《会计实践教育基地学习者管理规定》等文件,做到“事事有据可循、人人有规可守”,从而实现基地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培养质量。
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保持校企紧密联系的重要平台,高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共同进步,才能使双方合作关系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安徽开放大学选派一名会计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半年,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融合,促进教学、科研、服务企业等目标。挂职锻炼期间,挂职教师深入企业的财务工作,把技术服务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参与制定了《安徽省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实施细则、安徽省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分明细表。同时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制定《安徽博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业务质量控制制度》,为企业解决了现实难题。
3.把实践基地建成会计类课程开发的资源基地,共建课程资源
在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共建实训师资团队。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研究,企业高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专业课程微课录制中,会计专业教师负责录制理论部分,企业高管负责录制实务操作部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安徽博强财税集团的真实会计资料与会计实践教学特点,共同编写实训教材,使实训教材更贴近企业实际、符合学生需求,避免模拟实训脱离现实。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会计实践基地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共同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办税技能竞赛——第八届全国税法知识竞赛”活动,并在全省开放大学系统内举办博强杯会计基础知识竞赛。会计技能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邀请企业高管走进网络课堂。借助腾讯课堂,企业高管进入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现场演示真实的纳税申报过程,并结合她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纳税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直播结束后,借助国开学习网课程讨论区,企业高管继续就纳税申报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取得较好的成效。
1.推动实践基地深层次发展的合作机制不完善
实践教育基地要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实践教学、教研与科研的基地,不能浅尝辄止,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基地深度发展[7]。目前,校企合作机制主要靠校企双方商议确定,政府主导作用不够,没有形成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一方面,目前的实践教育基地未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学校的依赖不强,导致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财务工作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特殊性,学生到企业实践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导致企业在基地建设中有所保留。目前的合作主要是校企协议为主,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双方的责、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机制。
2.课题负责人以外的专业教师参与度不够
学校要针对具体实践要求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与企业科研相呼应[8]。但在当前的实践基地建设中,主要是课题负责人与企业联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他会计专业教师的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只有课题负责人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其他会计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及其他工作,投入实践教育基地的时间与精力较少。
3.教学计划与会计实践存在偏差
安徽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遵从国家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同时企业的工作方式与学校的教学方式不同,导致教学计划难以与企业的工作计划相匹配,会计实践教学还不能达到设想的培养效果。
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和保障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保障机制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已遍地开花,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还未达到预期效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软硬方面支持校企合作,如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加以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给予合作企业相应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等,校企合作会更有生命力。
2.建立健全互惠互利的共享机制
互惠互利是保证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纽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教育环节中的“双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深度合作机制。在推进校企合作中,既要考虑学校的利益,也要兼顾企业的立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体现[9]。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也能让企业在校企人才资源共享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校企合作。
3.建立健全合作沟通的管理机制
为了各项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要积极构建由学生、教师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针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管理机构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双向沟通[10]。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处理好企业运营和学生实践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就需要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去多考几个专业证书,而是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同时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财务专家、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为技能专家或兼职教师,传授实践经验,改善师资结构和提高师资水平,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
会计专业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科学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非常重要。实践中应当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优化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依据会计教学规律与企业财务工作流程来设置实践模块、实践时间、实践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会计实践体系包括:专业认知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践等几个环节。(1)专业认知实践:主要以观摩的实践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对专业课产生兴趣和求学的愿望;(2)专业课程实践:依据专业课程内容,实践内容包括填制凭证、装订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等,强调单项任务的动手能力;(3)专业综合实践:在专业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技术的综合能力,学习对系统性项目的掌握和把控,如会计专科的社会调查等;(4)毕业实践:毕业实践内容可以以项目的形式,将学生的毕业选题带到企业实践中去完成,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运用会计核算技术,而且能解决给定的实践问题。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由学校提供场地及支持服务,企业提供设备、人力并进行经营管理,建立会计共享中心,推行“双导师”制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即校内教师担任学生的学校导师,企业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会计共享中心承担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任务,以校、企联合办学形式,建立用人单位、学校教学团队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企业人员与学校团队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
校企合作为安徽开放大学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符合社会潮流和学科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