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朋飞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在现代汉语中,对`名词和名词性成分进行否定的动词是“没(有)”(1)在现代汉语中,否定标记“没”和“没有”虽然可以自由替换,但是从历时来看,两者出现时间不同,“没”的出现时间早于“没有”。如石毓智、李讷(2000)指出,“没”从约八世纪起开始引申作否定“领有”的动词,一直到约十四世纪的五、六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单独用,“没有”是后起的用法,应大致出现在十四世纪左右。因此我们文中只讨论否定动词“没”。。例如:
(1)教室里没桌子。(自拟)
(2)教学楼里没有一个人。(自拟)
(3)嫌他做事太笨,没头脑。(人民日报1993.6)
(4)看来部长还是有水平的,没水平怎么会当部长?部长是连中央领导都能见到的,没有水平怎么到得人跟前?(刘震云《官人》第二章)
上4例都含有“没(有)+NP”形式,但是在语法和语义上存在差别。从语法上看,例(1)(2)中的“没(有)+NP”形式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例(3)(4)中的“没(有)+NP”形式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很没头脑”“太没水平”。从语义上看,例(1)(2)中“没(有)+NP”的意义是成分义的加合,而例(3)(4)中“没(有)+NP”的意义并非成分义的加合,如例(3)中的“没头脑”实际是指“糊涂,不聪明”,例(4)中的“没水平”实际是指“水平低”,这是因为“水平”是指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只是存在高与低的差别,而不会存在没有的情况,即“没+NP”形式的语义不能从构成成分的意义得到推知。Goldberg指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
当前学界关于“没+NP”形式的讨论,成果较为丰硕。学者或侧重通过对“没”和“不”的比较,阐释“没”的语义特征,如张孝忠[3](P77-85)、陈垂民[4](P94-99)、聂仁发[5](P21-27)、王欣[6](P26-33)、王志英[7](P66-71)、陈莉,潘海华[8](P104-113)等。或着重分析“没+NP”形式的语法意义,如戴耀晶[9](P49-56)、肖辉嵩[10](P8-16)、张谊生[11](P127-134)、姜其文[12](P200-207)、尚国文[13](P74-84),其中张谊生认为“没”是主观量标记,用于主观减量[11](P129)。或着重讨论“没+NP”形式的来源,如徐时仪[14](P1-6)、石毓智,李讷[15](P39-62)等。但是通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没+NP”形式进行研究的,仅有华树君[2](P55-62)。虽然有的学者没有明确提出构式“没+NP”的概念,但其实也是将其看作是构式来进行分析的,如尚国文指出,“没+NP”结构总体上可以表示三类量:零量、不足量和少量[13](P74)。同时,学界对相关形式“有+NP”的研究更为深入,如姚占龙[16](P28-34)、李先银[17](P78-85)、吴为善[18](P360-378)、荣晶[19](P146-154)、刘志富[20](P91-95)、刘文秀[21](P103-112)等,学者普遍认为“有+NP”表示程度高,有大量义,表达一种评价[17](P78-85)。总的来看,当前学界对“没+NP”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的描写与解释,而在历时层面的则略显不足,尚未对其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构式“没+NP”进行讨论,根据其不同的语义类型,分析构式“没+NP”的形成与发展。
当“没+NP”形式属于否定构式时,其构式义为“说话者对所描述对象作出的主观否定性评价”,根据构式“没+NP”的语义,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构式“没+NP”属于转喻性否定,“没”否定的是“NP”的转喻意义,其否定性评价的实现是以“NP”自身所具有的积极转喻义为基础;二是构式“没+NP”属于量度性否定,“没”否定的是“NP”的语义量度,其否定性评价的实现是以“NP”自身所具有的正向量度为基础。
这是指在构式“没+NP”中,“NP”表示的不是理性意义,而是转喻意义。例如:
(5)彦成承认自己没脑子,只图眼前。(《洗澡》第九章)
(6)哪个人没脸皮。(《迎春花》第十六章)
(7)你怎这么没骨头。(《龙须沟》第二幕)
(8)小丽压根儿没耳朵,唱个儿歌都走调。(《洗澡》第十章)
(9)中国小孩没童年,留学就能有吗?(腾讯网2016.8.28)
(10)老实孩子没青春,老实男女没人生。(搜狐网2015.7.28)
在上6例中,否定动词“没”不是否定“NP”的存在,而是否定“NP”的转喻意义,如例(5)中的“没脑子”不是指“没有器官‘脑子’”,而实际是指“不聪明,没记性”,例(7)中的“没骨头”不是指“没有器官‘骨头’”,而实际是指“没有骨气”,例(9)中的“没童年”不是指“没有‘童年’这一阶段”,而实际是指“没有童年生活该有的无忧无虑”。虽然上6例都属于构式“没+NP”,但是具体来看也存在差异:一是如“童年”“青春”这类的抽象名词,由于这类词都具有特定的语义蕴含,因而当对其进行否定时,一般不是否定它们的存在,而是否定它们的蕴含义;二是如“脑子”“脸皮”这类的具体名词,由于这类词已经具有了较为稳固的转喻意义,且相比于它们的理性意义,其转喻意义的使用更为常见,因而对其进行否定时,一般也不是否定它们的存在,而是多否定它们的转喻意义;三是如“骨头”“耳朵”这类的具体名词,由于这类词既不具有特定的语义蕴含,也不具有较为稳固的转喻意义,因而相比于它们的转喻意义,其理性意义的使用更为常见,加之“没”可以实现对“骨头”“耳朵”等这类具体事物的完全否定,表示“不存在器官‘骨头’‘耳朵’”,如“软件动物没骨头”“原生动物没耳朵”,因而这类“没+NP”形式既可以表示构式义,也可以表示成分义的加合。
总的看来,当构式“没+NP”表示转喻性否定时,“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但是都具有[+存在][+内涵义]的语义特征。当“NP”是具体名词时,往往是属于人体器官类的具体名词,这是由于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如沈家煊指出,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22](P17-23)。因而相比于其他类具体名词,人体器官类具体名词更容易具有稳固的转喻意义,且由于“没”能够实现对具体事物的完全否定,表示不存在某事物,而一般情况下,人体器官不可能不存在,而非人体器官可以不存在,因而在构式“没+NP具体”中,人体器官类具体名词较为多见,如“没头脑”“没心肠”等,否定的是“NP”的转喻意义,而不是理性意义。当“NP”是抽象名词时,往往具有联系紧密且普遍认可的语义蕴涵,如“童年”“青春”等,分别蕴含“无忧无虑”“激情懵懂”的特征。当抽象名词没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蕴涵时,如“声音”“空气”等,这时“没+NP”表示的是“不存在‘NP’”,属于成分义的加合。
在构式“没+NP”中,当“NP”含有必然存在的客观属性,且隐含量或程度上的变化时,此时“没”并不能否定“NP”的存在,而只是否定“NP”的量或程度,其实际语义偏指负向,表示“NP”量少或者程度低。例如:
(11)卡尔是个没话的父亲。(《人寰》第九章)
(12)我这人说话啊,没水平。(《编辑部的故事》)
(13)我没学问,可我也佩服有学问的人。(1994年报刊精选)
(14)等你一长大,没德了。(《对话·梁冬对话王东岳》)
(15)《一流男人就该没肚子》(小林一行)
(16)我十四岁的时候,没肌肉、头发很长。(《LA流浪记·流浪进裙去》)
上6例中“没+NP”都表示对“NP”的部分否定,如例(11)中的“没话”不是指“一句话都没有”,否定的只是“话多”,实际表示的是“话少”,如“话多不如话少”(《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例(12)中的“没水平”不是否定“水平”的存在,否定的只是“程度高”,实际表示的是“说话的水平低”,如“同时也想试试他的水平,就请他指挥唱歌”(《作家文摘》),例(14)中的“没德”也不是指“没有品德”,否定的只是“不好的品德”,而偏指的是“没有好的品德”,如“自然,嘴唇干和头皮痒,古今的圣贤都不称它为美德,但好像也没有斥为恶德的。”(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即上6例中“NP”的语义都隐含有量或程度上的双向维度,“话”可以有“多少”之别,“水平”可以有“高低”之别,“德”可以有“美恶”之别,即“NP”具有[+程度]的语义特征,荣晶将其定义为“程度义属性名词”,认为这些名词表示某种属性,而这些属性是有程度变化可能的[19](P146-154)。由于这类“NP”自身隐含有量或程度上的变化,且作为客观存在的基础属性,不能存在没有的情况,因而“没”并不能实现对“NP”的完全否定,而只是否定“NP”的量或程度,表示“量少或程度低”,如石毓智也指出,“没”否定名词和名词性成分,皆为不完全否定,表示“不及”或“不到”有界性成分所规定的量[15](P258),其中“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但是都具有[+存在][+程度]的语义特征。
总的来看,当否定动词“没”可以实现对“NP”的完全否定,表示不存在“NP”时,此时“没+NP”不属于构式,当否定动词“没”不能否定“NP”的存在时,此时“没+NP”语义不是成分义的加合,属于构式,如“这个人真没心没肺,忘恩负义”。在构式“没+NP”中,当“NP”为具体名词时,一般表示转喻意义,最常见的是以器官转喻功能,如“没脑子”“没心没肺”。当“NP”为抽象名词时,一般表示量或程度上的否定,如“没水平”“没学问”。虽然“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但是“NP”大多数都是与人相关的名词,如“脸皮”“气质”“风度”“素质”。刘文秀在分析构式“有+NP”的语义特点时也指出,领有和占有的主体最为凸显的是人,然后才推衍到动物及无生命的主体[21](P107)。同时,构式“没+NP”的语义有时也会受到主语语义的影响,例如“小孩子的手没劲”“这部电影没劲”,前者可以理解为量度性否定,实际表示的是“力气较小”,后者可以理解为转喻性否定,实际表示的是“没有趣味”[23](P880),这体现了构式成分对构式义的影响。
唐代开始出现否定动词“没”,在对名词或名词性成分进行否定时,从而形成表否定意义的“没+NP”形式。当“没+NP”形式所表示的意义不是成分义的简单相加时,就属于构式“没+NP”。因此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否定式“没+NP”的出现;二是否定构式“没+NP”的历时形成。
关于否定动词“没”的来源,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由词义引申而来,如太田辰夫指出,“没”的原义是“陷没”“埋没”的“没”,由此引申,大约在唐代用于“无”的意思[24](P278)。蒋冀骋也认为,否定词“没”由“陷没”义动词演变而来,最早见于唐代文献[25](P446)。有的学者认为否定动词“没”是由语音变化而来,如潘悟云认为,古汉语的“无”在北方并没有消失,它在虚化过程中语音发生促化变成了“没”,指出有“无”的南方方言没有“没”,有“没”的北方方言没有“无”[26](P302-309)。而有的学者综合“词义引申”与“语音变化”两说,认为“没”由“沉入水中”引申的“消失”“失去”义融入了“无”的“亡”义而产生“没有”义,“没”韵的舒声化与“无”的文白异读使得“没”的读音与“无”的白读音趋于相似,进而逐渐形成了“没”取代“无”的语义和语音条件。[14](1-6)虽然关于否定动词“没”的来源问题,学界存有不同意见,但是关于否定动词“没”的出现时间,学界普遍认为是在唐代。我们通过考察文献,发现唐宋文献中存在“无”“没”并存的情况。例如:
(17)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唐·寒山《杳杳寒山道》)
(18)徐六语破堆,始知没道理。(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9)人人觅长命,没地可种谷。(唐·王梵志《诗并序(其七十三)》)
(20)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唐·王梵志《家贫无好衣》)
(21)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唐·张祜《偶题》)
(22)不愁世上无人识,唯怕村中没酒沽。(唐·罗邺《自遣》)
(23)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五代·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24)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宋·侯置《风入松》)
上8例中“无”和“没”可以同时存在,说明“没”并非是由“无”语音促化而来,其中前4例寒山和王梵志在不同诗中分别使用“无”和“没”,后4例同一首诗中使用“无”和“没”,这也都说明两者具有相同的使用环境,也不存在文白异读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同一首诗中“无”和“没”的并存,也不是为了避免重复而迁就文白异读,因为同一首诗中还可以两见“无”或“没”,例如:
(25)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唐·施肩吾《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26)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唐·权龙褒《喜雨》)
上2例中分别使用了两个“无”“没”,因此结合例(17)-(24)来看,我们也认为否定动词“没”是由表“陷没”义的动词“没”语义引申而来,它和否定动词“无”经历了一个并存竞争的阶段。而否定动词“无”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例如:
(27)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楚辞·九辩》)
(28)公曰:臣也无罪,父子死余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29)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30)公曰:“余无子,将立女。”(《左传·哀公二年》)
上4例都属于“无+NP”形式,否定动词“无”否定的是“NP”的存在,分别表示“没有声音”“没有罪”“没有兄弟”“没有嫡子”。其中例(27)(28)中的“NP”属于抽象名词,例(29)(30)中的“NP”属于具体名词。而且先秦时期也已经出现构式“无+NP”,例如:
(31)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此之谓国无人。(《管子·明法》)
(32)丕郑曰:“我无心。是故事君者,君为我心,制不在我。”(《国语·晋语》)
(33)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国语·晋语》)
(34)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墨子·七患》)
上4例都属于构式“无+NP”,否定动词“无”并不是否定“NP”的存在,其语义也不是成分义的加合,如例(31)中的“无人”不是指“没有人”,而是指“没有尊君任国的人”,这可以分析为转喻性否定,这是基于古代对“人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的认识,因而转喻为具有崇高品德,忠君爱国的君子。后3例中的“无心”“无德”“无能”的语义也不是成分义的加合,不是表示“没有心”“没有德”“没有才能”,而实际指的是“没有私心”“没有好的品德”“没有很多很强的能力”,这是由于“心”“品德”“能力”作为人的器官或品性,具有客观存在的属性,且语义可以具有双向维度,隐含量或程度上的变化,因而当否定动词“没”对其进行否定时,并不是否定它们的存在,而只是否定它们双向语义中的正向意义,可以理解为否定的是量度,即“心”可以有“公私”之别,“德”可以有“美恶”之别,“能”可以有“多少”之别。例如:
(35)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韩非子·解老》)
(36)群臣百姓人虑利害,而以其私心举措,则法制毁而令不行矣。(《管子·任法》)
(37)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礼记·淄衣》)
(38)对曰:“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此三者,其美德也。”(《荀子·尧问》)
(39)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
(40)少知而不大决,少能而不大成,规小物而不知大伦,曰华诞者也。(《逸周书·官人》)
因此在例(32)(33)(34)中,否定动词“无”不是否定“NP”的存在,而只是否定“NP”的量或程度,属于构式“没+NP”,即先秦时期构式“无+NP”既可以表示转喻性否定,也可以表示量度性否定。到了唐代,随着否定动词“没”的出现,逐渐开始分担否定动词“无”的否定功能,从而在否定名词和名词性成分时可以替换否定动词“无”,形成了表否定义的“没+NP”形式,例如:
(41)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唐·伊用昌《望江南词咏鼓》)
(42)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女冠子》)
(43)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
(44)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唐·白居易《浪淘沙》)
在上4例中,“没”对“NP”属于完全否定,表示“否定‘NP’的存在”,不属于构式“没+NP”。其中例(41)(42)中的“NP”属于具体名词,例(43)(44)中的“NP”属于抽象名词。
上文我们指出,当“没+NP”形式属于否定构式时,根据语义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构式“没+NP”表示的是转喻性否定;二是构式“没+NP”表示的是量度性否定,这两种类型在形成时间和特点上都存在差异。
1.表转喻性否定的构式“没+NP”
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2)先秦:《尚书》《诗经》《国语》《庄子》《墨子》《老子》《论语》《楚辞》《左传》《吕氏春秋》。西汉:《史记》《淮南子》《法言》。东汉:《太平经》《汉书》《论衡》。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搜神记》《贤愚经》《杂宝藏经》《洛阳伽蓝记》《六度集经》《百喻经》《抱朴子》。唐五代:《全唐诗》《大唐新语》《祖堂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敦煌变文集新书》。宋代:《朱子语类》《五灯会元》《南宋话本选集》《全宋词》《三朝北盟汇编》。元代:《元代话本选集》《朴通事》《元典章》《元朝秘史》。明代:《醒世恒言》《水浒传》《金瓶梅词话》。清代:《三侠剑》《雍正剑侠图》《老残游记续集》《儒林外史》。电子语料库:汉籍语料库、CCL语料库。,当构式“没+NP”表示转喻性否定时,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且只有1例:
(45)忧念没心求驸马,惭惶谁更觅良媒。(《敦煌变文集·金刚丑女因缘》)
在《汉语大词典订补》中,上例中的“没心”释义为“没兴致”,说明“没心”不是成分义的加合,而是表示的是转喻意义[27](P623)。此后,构式“没+NP”数量逐渐增多,宋代共出现5例,“NP”都是属于人体器官类的具体名词,但是只有“没头脑”“没心”。例如:
(46)李白见永王璘反,便从臾之,诗人没头脑至于如此。(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
(47)关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五灯会元》卷十七)
(48)第二是苗忠没心,尹宗有心。(《南宋话本选集·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上3例中,构式“没+NP”都表示转喻意义的否定,如例(46)中的“没头脑”不是指“没有器官‘头脑’”,而是指“糊涂,不聪明”[28](P7446)。例(48)中的“没心”不是指“没有器官‘心’”,而是指“没有做某种事的愿望”[28](P7435)。这说明五代时期出现的“没+NP器官类具体名词”构式,一直延用到宋代。到了元代,“NP”的类型逐渐多了起来,共有12例(3)没头脑、没心×3、没脸皮、没油水、没嘴脸、没主意×5。,并且开始出现抽象名词和非器官类具体名词,这体现了“NP”由具体事物向抽象事物,由器官类向非器官类的类推。例如:
(49)你被儿童耻笑,连累我也没脸皮。(《元代话本选集·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50)这没嘴脸小胡孙,好小看人。(《朴通事·下》)
(51)可知道不肯用心,没油水的勾当,那里肯用心发落。(《朴通事·中》)
(52)我和你许多时夫妻,又不曾亏负你,如何说这等没力气的话。(《元代话本选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53)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本心惧怕老子,被孙富一席话,说透胸中之疑。(《元代话本选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在上5例中,例(49)(50)(51)属于“没+NP具体名词”,例(52)(53)属于“没+NP抽象名词”,但是它们的意义都不是成分义的简单加合,而是表示转喻意义的否定,因而都属于构式“没+NP”,如例(52)中的“没力气”不是指“没有力量、力气”,而是转喻为“没道理;没分寸”[27](P622),例(53)中的“没主意”不是指“没有办法”,而是转喻为“没主见、没主张”[28](P704)。在这一时期,“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说明在元代,表示转喻性否定的构式“没+NP”已经完成。
总的看来,当构式“没+NP”表示的是转喻性否定时,最先出现的“NP”是具体名词。陈忠指出,转喻是利用两个相关认知域(属于同一认知模型)之间的接近和关联性,用显著度高的认知域“过渡”到显著度相对较低的认知域[29](P309)。具体名词能够指称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相比于抽象名词,显著度更高,更容易形成转喻关系,因此具体名词最先出现在构式“没+NP”中,后来逐渐类推到抽象名词。在元代,表示转喻性否定的构式“没+NP”已经形成,“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
2.表量度性否定的构式“没+NP”
当构式“没+NP”表示量度性否定时,最早出现在唐代,共有6例(4)没心情×3、没情、没精神、没滋味。,“NP”都是抽象名词。例如:
(54)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唐·张泌《江城子》)
(55)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唐·李涛《春社从李昉乞酒》)
此后五代时期出现1例:
(56)遂乃精神不安,宿夜忧愁。……出到坐筵相见了,交着耻辱没精神。(《敦煌变文·金刚丑女因缘》)
上3例都属于“没+NP抽象名词”形式,由于“心情”“精神”作为人客观存在的基本状态,不会存在没有的情况,因此“没+NP”并不是表示“不存在‘心情’‘精神’”,即否定动词“没”不能实现对“NP”的完全否定,“没心情”实际指的是“心情低落”,“没精神”实际指的是“精神低落”,都属于构式“没+NP”。宋代,构式“没+NP”出现41例(5)没意思×10、没道理×7、没情理、没滋味×2、没钱×2、没见识×3、没气势、没理、没福、没心情×10、没前程×2、没意志。,其中“NP”也都为抽象名词。元代,构式“没+N”出现27例(6)没意思×3、没志气、没趣×3、没福×4、没钱×6、没前程×2、没道理×5、没力气、没本事、没理。,此时“NP”不只可以是抽象名词,也可以是具体名词,这体现了“NP”由抽象事物向具体事物的类推。例如:
(57)一个赤马生的十分可喜,没本事。(《朴通事·上》)
(58)有钱时待朋友花花草草,没钱也央亲眷烦烦恼恼。(《元刊杂剧三十种·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
例(58)中的“没钱”与“有钱”对举,实际分别表示的是“钱少”和“钱多”的意义,而未必是表示“完全没有‘钱’这一事物”的意义。在这一时期,“NP”既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说明在元代,表量度性否定的构式“没+NP”已经完全形成。
总的看来,当构式“没+NP”表示量度性否定时,最先出现的“NP”是抽象名词,这是由于抽象名词更容易隐含量或程度上的双向维度。如刘志富指出,具体名词和实体事物对应显示出的是数量,抽象名词和人的主观认识相对应显示出的是度量[20](P93),朱淑君也指出抽象名词自身有种量的规定性[30](P95)。因此当“NP”为抽象名词时,更容易形成表量度性否定的构式“没+NP”。只有当具体名词隐含量或程度上的双向维度时,才可以准入构式“没+NP”,如“钱”具有“多少”的程度。
通过分析构式“没+NP”形成与发展,可以发现构式“没+NP”的不同类型形成时间不同。表转喻性否定的构式“没+NP”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其中“NP”都是属于人体器官类的具体名词,元代开始出现抽象名词和非器官类具体名词。表程度性否定的构式“没+NP”最早出现在唐代,其中“NP”都是抽象名词,元代开始出现具体名词。不同性质的名词陆续准入构式“没+NP”,可以看作是受到语法格式的类推作用。元代,构式“没+NP”最终完全形成。
本文主要讨论了构式“没+NP”的语义类型和形成发展。先秦时期,否定动词“无”可以对名词和名词性成分进行否定。唐代开始出现否定动词“没”,从而形成表否定义的“没+NP”形式,此后逐渐替换了否定式“无+NP”,即否定动词“无”“没”之间可以理解为属于历时替换关系。当“没+NP”形式属于否定构式时,其构式义为“说话者对所描述对象作出的主观否定性评价”。根据构式“没+NP”的语义特点,可以将其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构式“没+NP”表示的是转喻性否定,即“没+NP”形式的语义不是成分义的加合,“没”对“NP”属于转喻意义的否定,“NP”主要是表人体器官类的具体名词和具有较为普遍认可的语义蕴涵的抽象名词,当“NP”属于具体名词时,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当“NP”属于抽象名词时,最早出现在元代,这可以分析为“NP”由具体名词向抽象名词的格式类推。二是构式“没+NP”表示的是量度性否定,即“没”不是完全否定“NP”的存在,而只是否定“NP”的量或程度,“NP”都具有必然存在的客观属性,且隐含量或程度上的双向维度。当“NP”属于抽象名词时,最早出现在唐代,当“NP”属于具体名词时,最早出现在元代,这可以分析为“NP”由抽象名词向具体名词的格式类推,这种类推作用可以看作是构式“没+NP”不断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