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尚未出炉已飘香,三分已醉味芬芳,入口爽脆沁肺腑,食过多时留余香。”网上流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说的就是烤鸭的味道,把鸭子还未出锅就满屋飘香、食后余香不绝的感觉形容得惟妙惟肖。烤鸭早在明代就已成为北京官府人家的席上珍品,后来逐渐成为风靡全国的风味名菜。
鸭属脊椎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鸭肉鲜嫩味美,营养十分丰富,不仅享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无鸭不成席”之美誉,而且中医学称鸭为“滋补上品”,因为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镁、硒、铁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鸭肉富含脂肪酸,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十分有益。鸭肉还富含烟酸和钾,能调节心率,对心脏有好处,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疾病患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鸭肉所含的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
人们经过夏季酷热的侵扰,体质虚弱,食少眠短,大便秘结,多数人形体偏瘦,秋季滋补又不宜过分肥腻,更忌燥热,因而鸭肉就成为了人们秋季首选的食疗滋补佳品。
中医学认为,鸭为水禽,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寒,味甘、咸,归肺、胃、肾经。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滋阴养胃、补肾利水等功效。适用于虚劳骨蒸、咳嗽、水肿、热毒、泻泄、贫血、虚劳吐血等症的食疗。鸭肉有滋阴润燥、宣肺止咳的功效,适量吃鸭肉对肺燥咳嗽、干咳痰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鸭肉还有养阴补肾、利尿消肿的作用。常吃鸭肉对于各种水肿,尤其是对阴虚浮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期水肿、慢性肾炎水肿,有清热利尿、补脾消肿、保护肾脏的作用。
经常食用鸭肉可以清热去湿,养阴润燥,尤其是老年人因脏器“老化”,功能衰退,抵抗力弱,适应性差,更易伤其燥,因此,平时如能经常选食一些鸭肉粥、鸭肉汤等,对养阴清燥、和胃健脾、润肺生津、祛病保健、抗衰防老大有裨益。
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常食鸭肉可防治老年性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脾虚水肿、慢性肾炎、大便燥结、糖尿病等。
鸭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烹饪简便、做法很多,无论烧、烤、炸、炖、煮、炒、蒸等,均可做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如红烧鸭肉、清炖鸭汤、啤酒烧鸭、酱爆鸭、青椒炒鸭肉、熘鸭条等。鸭肉若与其他食物搭配,滋补效力倍增。如鸭肉同海参炖食,可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与竹笋炖食,可治疗痔疮下血;同粳米煮粥吃,有养胃、补血、生津的功效,对病后体虚者大有裨益。鸭肉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于体内湿热,脾虚胃弱,水肿食少,营养不良,咽燥口干,自汗盗汗,便秘尿少,遗精早泄及女子月经不调者食之更为有益。特别是在干燥的秋季,更应首选鸭肉作为食疗进补的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鸭肉性偏寒凉,平素身体虚寒,或因着凉引起食欲减退、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等,则应暂不食用鸭肉为宜。慢性肠炎、感冒患者应禁食。
另外,鸭肉忌与甲鱼、兔肉、核桃、木耳、荞麦同食。鸭肉虽好,但不可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