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新动能 引领成渝双圈高质量发展

2022-11-21 05:30
关键词:成渝协同优势

黄 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并在《决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也处于转型发展和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制定了建设数字中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旨在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占据优势“赛道”,发挥数字经济在未来经济社会变革中的先导力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也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成渝地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并进一步明确了数字经济在技术、产业等领域实现创新、融合、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总的来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亦是全方位创新转型赋能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总体情况

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是川、渝两地被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布局以来,成渝地区进一步集中和发挥优势,把握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契机,率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优势领域的创新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川、渝两地数字经济规模分别达到16000亿元和6300亿元,并连续三年保持17%以上的高速增长。川渝两地以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动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进一步加快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步伐。随着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的持续深化,成渝地区逐渐呈现出“双核引领,多点带动”的良好态势,不仅有成都、重庆两大城市在数字经济技术、产业、市场等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其他地区如绵阳、德阳、宜宾等城市也不断集中优势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在5G、智能终端、跨境电商等数字产业领域逐渐形成特色化发展竞争实力,与成都、重庆“双核”持续深化协同,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并带动了其他城市(区县)数字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同时也要看到,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较于京津冀等先发城市群(都市圈)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高端数字经济产业的先导力量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融合力量还相对不足,需要在新时期发展中进一步扬长避短,找准优势领域集中发力,更加注重结合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优化布局,推动数字经济重要资源要素协同互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引领经济增长和治理变革的新方向,为成渝地区塑造新时期竞争优势提供重要支撑。

二、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产业新动能,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聚合优势资源,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地。成渝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要充分塑造科技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引领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中心城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引领优势,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注重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重点围绕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数字产品制造和服务产业,并结合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率先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未来领域发力,争取占据新兴数字产业的“领跑”地位。推动成渝地区共建高端数字经济孵化器,引进和培育一批“链主”“头雁”企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形成数字经济核心驱动力,推动成渝地区打造高能级、强辐射的数字经济产业标杆。

二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产业数字化示范。注重将数字生态和要素深度融合进产业链价值链中,进一步提升和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腾飞”。依托成渝地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契机,发挥绵阳、南充、达州、宜宾、泸州等城市在数字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优势,引领经济圈南北两翼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传统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农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深数字经济对产业体系的持续渗透。

(二)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增强数字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创新。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理论、核心算法研究,加强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物联网感知、工业互联网、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领域交叉创新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完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加强成渝地区各类科研主体的交流合作,有效对接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

二是加大数字技术创新统筹力度。立足成渝地区三大科技城“创新金三角”发展,依托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科创核心引擎,进一步整合优势科创资源,打造成渝数字科创高地。促进成渝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在科教融合、人才互通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协同载体,围绕成渝地区重大需求,促进创新要素深层次全面对接,统筹布局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为进一步形成数字技术创新合力提供重要支撑。

(三)紧抓“新基建”契机,推动成渝数字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成渝地区应紧抓国家“新基建”整体战略契机,深化成渝地区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统筹规划、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助力成渝地区形成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一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5G网络建设,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开发,统筹协调成渝地区车联网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区域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区域级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区域数据共建共享平台等的建设,积极打破“行政壁垒”“信息孤岛”等制度性障碍,通过数据纽带为实现跨区域产业、市场、社会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加快落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充分把握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机遇,发挥成渝地区在算、存、传领域的集合优势,加快推动数据中心集群高水平建设发展,在雅安、宜宾、荣昌等地建设贴近应用场景的边缘计算中心和区域信息枢纽港,加强成渝地区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的协同布局,为推动“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提供支撑,进一步延伸成渝地区多领域数字化应用的相关产业链条。

(四)协同推动“数智”治理,共建共享一体化公共服务

一是推动成渝地区“区域大脑”共建共治。目前成渝地区多个城市都在探索实施“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区域大脑”共建共治,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实现高水平协同的“数智”治理格局。依托成渝地区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协同应用,积极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应用场景,构建成渝智慧城市群体系,统筹建立成渝地区“城市大脑”开放数据端口及城市数据交换平台,切实协调不同城市在涉及公共资源等相关领域的数据共享问题,实现全域统筹的数据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区域大脑”共建共治。

二是促进数字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成渝城市交通无缝对接,联合开展智能安检和电子客票服务,实现交通“一卡通行”。推动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人口家庭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打造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两地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共享。共建成渝地区教育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加快智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成渝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共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及监管跨区域联动。

猜你喜欢
成渝协同优势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画与话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