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不一样的教育规律、教育性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1]。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为高职教育持续深化提质培优和“三全育人”、稳步推进本科职业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和加快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增强广大青年学生与育人主体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持续加热,学界对其概念的认识呈现出莫衷一是的状态,这也说明了课程思政本身具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性以及广大而精微的外延性。
课程思政是指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地挖掘、提炼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2]以隐性的方式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思想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综合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
课程思政属于学科德育的范畴,是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学校教育“重专业轻思想”, 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在价值育人上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其本质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和发挥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将其“如盐融水”般融化在各门课程中,将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有机统一,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其目的是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育人中向学生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与学科专业的关系等;其核心要义是以“思想价值引领”为主线,打破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资源之间的育人壁垒,消除人才培养功利化倾向,构建起同向同行、相互连接的“大思政”理念和格局,汇聚各方思政育人力量,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首要的和基本的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人不同阶段里的不同需求进行定位。当前高职院校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基于遵循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促进其未来职场及人生规划中个人全面、自由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普遍联系理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在育人过程中渗透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课程思政内容,与社会规范中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工作规范以及学习规范相联系。
2.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态度和品德都是个体在后天学习中不断形成、发展、完善的,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个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规范要求,通过“顺从、认同、内化”等过程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灵魂,深入挖掘课程中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热度的,切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在思想上受教育、得体会、生共鸣,加深理解、产生认同。通过一定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感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达到内化的态度定势,真正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反之,也会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增强其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塑造、思想引领与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双向作用。
3.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在高职学生价值观念不断形成、修正、完善的正规受教育期,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影响其精神成长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作用也将更有效、更深远地影响到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和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终身教育理论出发,课程思政所实现的思想引领效果可以贯穿于学生个体的一生,既在时间上延续,又在深度上持久。面对终身教育的需要,只有先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这面旗帜,做好育人育才的正向价值引导,才能引领青年一代在未来更有作为、更能出彩,这是人才成长之所需,也是时代更迭之要求。
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从实际出发,做好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高职院校各施教者在“三全育人”格局下,立足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基于校情、学情以及教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切不可刻意为之或跟风而上,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预期施教效果等,做出分类分层次分步骤的课程思政建设,不得不加区别一而灌之,既要低头做事又要抬头看成效;二是对课程思政建设要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育人主体要根据高职教育规律、高职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新时代高职学生成才需求,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研究和认识,尤其是对重点政策文件的透彻学习、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回避不掩盖,对症研判、找准问题、精准施策。持续深入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研究与学习,积累典型经验与做法。
一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色,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职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人生态度;二是突出企业文化培育的特色。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优秀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实效性和感染力的提升[3]。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职院校所在区域内具有的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蕴含着鲜活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学生身处其中可感性更强,要将其“活教材”和“资源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以创新思维打破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边界壁垒,做好课程思政资源的梳理、挖掘、打磨、输出、输入、成效等,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解决好课程思政从何入手、思政“元素”从哪里挖、怎样挖、挖什么、怎样融、融多少等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问题。二是拓展课程思政的延伸点。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不能只局限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的课堂教学和讲授中,更要将课程思政元素延伸拓展在学生知识实践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第三课堂,这部分恰是展示、检验学生社会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思想理念外化的载体,也是课程思政丰富形式、增加深度、提升效果的实践途径。三是课程思政常讲常新。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因时而进,因时而新”的教育规律,在新时代背景下把握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与时俱进推动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的同步创新,保证课程思政常抓常新。
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不在一时之功,而是久久为功。高职院校要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做好课程思政过程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由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机制体制建设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既是独立的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在彼此关联的过程中见功见效。二是学做结合、知行合一、于实处用力。课程思政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大学生的个性诉求与认知范围为依据,既能讲道理又能用得上,让学生入脑入心,更好地化外于自觉的行动中。课程思政不只是课堂内的传授,更需要课堂外的笃行;不只是施教者道理上的引导,还需要施教者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身体力行。
1.强化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分类建设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有独特的作用,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也各有不同,不同类别的课程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的路径和目标,优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中提出七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各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价值引导的实际需求与问题,梳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好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以课程为平台,注重促进课堂内外联动,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有效地促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真正有价值的课程思政要能经得住现实的检验,在实际生活中“活起来”,焕发出知识育人的鲜活力量。
2.加强课程体系意识,做好全课程育人
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做好“德技兼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既有育人的一致性,也有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施方式的差异性。在全面育人过程中,课程思政真正要做是建立各课程在育人维度上的一致性,同时尊重各课程的不同定位与特点,既植根于课程又跳出课程,在统筹协调中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实现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观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当前高职专业与课程群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总方案,依托二级学院、教研室、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对各类课程进行深入有效地解构与重构,确定育人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标准、思政元素等,构建全面覆盖、类型多元、层次递进、相互关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3.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课程与课程体系中体现,在教材中落实,以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现行教材在全面遵循“三全育人”观、适应课程思政理念教学改革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改善和提高的空间,高职院校要根据校情、学情、教情,在人才培养中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使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相互联动、相互统一。
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企业专家、出版社的联合,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中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践“新型活页式”“工作坊式”教材建设,积极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特有的课程建设模式。
1.突出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培育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色,紧跟时代发展,把握职业动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充分体现,通过案例解读、榜样作用、课程实践、技术技能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职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职业精神和人生态度。
2.突出企业文化培育的特色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既要实现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更要发挥思政育人和价值引领功能。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身正为范的兼职育人工作队伍[5]。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积累传承的优良品质,作为思政元素载体渗透在育人课堂上,通过企业导师的感受交流、现场参观、行为体验和情感引领等具体方式,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的企业文化中体验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实现学生在读期间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连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职业归属感。
3.突出地域文化培育的特色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经过长期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能深深地滋养一方人,其对人的思想教化影响力是亲切有温度的,更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结合育人内容选择合适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中,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打通新时代年轻人与文化之间的壁垒,在沉浸式感受中让思想价值引领“动起来”、让地域文化渗透“活起来”,使广大青年学生于生动体验和共情共鸣中担负起文化弘扬传承的社会责任。例如,重走红旗渠重温入党誓词、走进岳飞故居感受抗金英雄故事等。文化思政育人既要注重感受的输入,更要做好认知的输出,于广泛的交流碰撞中,实现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升华。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
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灵魂,实现课程思政途径方法的创新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是注重教学设计过程的合理有效性。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总方案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充分调研学情,发现问题与需求,教研团队明确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梳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解决“课程思政元素哪里挖、怎么挖、挖什么的问题”。找准思政内容的融入点,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解决“课程思政元素怎么融的问题”。最后将教学策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相关教学评价;二是注重教学设计过程的实践性。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思政,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构建学生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空间。开放第二课堂、丰富第三课堂,实现线上线下课堂的联动,延申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丰富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最大化提升育人效果。[6]
2.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
在课程思政设计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是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每门课程都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是要精准地了解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大学生的个性诉求为依据,选取不超出大学生认知范围的、有能力接受的、与其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思政元素。二是深入调研,了解学生所从事岗位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要求,突出职业特色,将职业素养教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体现在适当的思想政治元素中。三是在专业总体培养目标要求下,立足于课程群,实现课程整合,将人才培养方案育人总目标分解到课程群中,以集中教研的形式共同设计思政元素,避免思政育人元素的重复叠加,形成教师之间、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育人合力。四是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载体的寻找要根植在课程自身,把深藏于内在结构之下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意义发掘出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
3.课程思政师资团队建设方法
教师队伍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思政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核心。一是全面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德技兼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人才培养要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唯有此才能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只做“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要做学生“明理传道”的大先生。二是全方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要积极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创设优质平台资源,建立完善、多层次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通过多种学习与实践方式,让教师先“立德”后“树人”,将修身、正德、得朋、治学一以贯之在教育教学中。三是学校要选优配强,锻造课程思政团队。形成课程思政集中备课研讨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由思政部教师做专业课共建人,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经验交流、主题实践、竞赛分享等教研活动。
1.建章立制强化整体设计,做好统筹组织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育人战略,需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党委工作、学校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中。一是在顶层做好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宏观设计与精心谋划。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校情学情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目标、建设规划、工作方案等进行统筹规划。二是加强课程思政组织领导。各高职院校建设学校党委委员以及二级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共同任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党委委员直接分管各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走进课堂,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带头联系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落实落细党委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承担相应的职责,立足“角色”、做出“特色”。三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工作。在学校层面抓典型、树标杆,建设校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金课、示范课等,做好宣讲、推广、观摩、交流等工作,探索“总体设计—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形成“校校有金课、课课有思政、门门有特色、人人善育人”的良好局面。
2.二级学院提高认识,做好统筹落实
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二级学院的落实情况。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的作用,从领导到专业教师、辅导员等要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研究与认识,围绕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实际、专业特色、育人要求有针对性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考核、教学设计等,做好课程中思想政治育人资源的梳理与整合,根据学情需要丰富思政育人元素,建设二级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以点带面,用典型推动全面建设。充分发挥好教研室、基层党支部在推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尤其是基层党支部要旗帜鲜明地发挥好战斗堡垒功效,积极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和工作室建设,配合学校、二级学院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的三级联动体制机制,为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各方完善考核评价,做好监督检查
高职课程思政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需要做好育人评价机制,这是全面评价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指标体系,包括考核评价原则、内容、标准和方法,必须具备多元化、客观性和发展观的特性。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潜移默化中融入价值引导,课程思政不是停留在价值、观念等这些形而上的思想意识中,而是最后要留在学生心中,融化在学生血液中,这种由外而内的转变需要内化的过程。学生被感动触动后上升为一种内在的感性情感,再转化为外在的行动,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往往需要在人才培养成长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高职院校、实习单位、工作企业等育人主体联合做好对学生的多维度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为学生建立个人发展档案,其评价的落脚点是以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思想的全面发展。整个育人评价机制应根据不同主体体现出不同的视角,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客观而公开、透明而清晰、科学而全面对学生做出形成性评价,同时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