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高等教育相关的重要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针对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来的,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关键因素及方法论体系,有利于深化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丰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到高校考察、与高校师生座谈、给高校师生或教师团队写信或回信、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等方式,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指导性、时代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重要论述,是指导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品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革命性揭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只有在革命实践中科学理论才能获得活力,实现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把握,揭示中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建设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重点在于,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在前进中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十九世纪最先进的思想成果,并对它们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具有科学的思想根基、创新的思想观念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从继承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品质。从发扬创新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代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创新性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最大程度地彰显了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价值关怀,而成为解放无产阶级的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就需要深刻反映中国人民意志,切实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体价值、精神追求,指引的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表达对高校师生的价值关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考量中,对当代大学生、高校教育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维度和价值尺度上得到有效贯通。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3]这个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意义。加强信念教育是为了教育广大青年用初心砥砺信仰。新时代青年要能够担当时代大任,在青年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新时代青年主动构筑中国精神,砥砺优秀品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作为的时代新人。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与青年座谈到与师生座谈,只要谈到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揭示了理想信念教育对强基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很多青年学生存在对价值观念认识模糊、价值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加强对高校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贯穿到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中,为青年学生提供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个人层面的行为准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制定教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培育正确价值观念,把正确的价值观念应用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践行的主动性。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4]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当前社会思潮更加的多元化、复杂化,迫切需要主流价值观念引领。深刻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要义、科学内涵,对于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拓宽人文视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做到“四个自信”,特别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培育文化自信,是在战略高度作出的具有时代价值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润隽永的人文精神要义,认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实践的思想精髓,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第四,“四史”教育。“四史”教育不仅仅是讲历史,而是要理解我们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成立之初就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取得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当前社会,疫情蔓延使国际局势雪上加霜,面对严峻国际形势,我们运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的时效性,引导青年学生更从容地应对社会急速变动中的新挑战、新机遇,引导青年学生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勇气凝聚智慧,补足精神之钙,锤炼本领和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保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因素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鲜明党性原则的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应有作用。以身作则是共产党人的本色,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高校党政干部,尤其党政领导干部要大公无私,时刻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高校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范围广,坚持在广大教师、学生中做好党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固有本质,反应共产党员所必须具备的理想、修养、品质和情操,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如何对待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坚持党性原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为师生根本利益服务,必须对广大师生做好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水平。要关心师生思想和实际问题,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高等教育事业不断迸发活力,不断改革创新。近几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稳定,这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稳定密不可分。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党委要增强政治意识,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坚持不懈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关键的一部分,高校只能加强不能减弱。高校要牢牢把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坚持引导高校师生增强自觉与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党委还要增强育人意识,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培育建设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浸润学生心灵,武装学生头脑,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落实立德树人这个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关注学生又要着眼教师,这两大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目前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这就要求高校既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又要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传统文化的倡导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遵循规律,找到最适合事物发展的方法,最大程度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因事而化。要把握好学生思想动态,积极主动回应学生关切,主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改革实际进展”和“丰富的发展事实”来引导大学生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拓展国际视野,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格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坚强拥护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因时而进。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捕捉适当时机,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厚植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调动每位大学生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在逐梦旅程中经历磨炼、接受教育、锻炼本领、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做出贡献,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因势而新。要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目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话语”,运用新方法,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新媒体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教育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8],遵循这三大规律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基本遵循。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要张弛有度,遵循大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遵循协调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重视主流思想的引导与传达。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书”和“育人”是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就要坚持理论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各科专业课相结合,加快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坚持教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着力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切实承担教书育人责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就是要坚持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有效成果,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既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共性特征又要尊重独特个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9]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含义,我们要牢牢掌握这一科学论述,不断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感召力。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真理本身具有无穷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用理论揭示规律,要求我们既要了解“是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真情就是用真实、诚恳的感情感染人,真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真理说服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追求的最高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从党的理论创新到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能脱离真理的范畴,教育想要让人信服,就不能脱离真理的科学性。用真实情感感染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以情感人是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理性的基础,更要有感性的融合,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由“通情”到“达理”。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在“真情”上下足功夫,用自身高尚情操感染人,用饱满热情打动人,用真挚感情温暖人,让受教育者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用真实打动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的源泉和实践方向的延伸。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效力,关键在于传播的真理的科学性、事例的真实性和实践的正确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善于讲“真知真理”,引发广大师生的共鸣,在真实的基础上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宣传阵地。“做真事”方能抓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表率作用,坚持言传身教、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为广大青年学生做好表率,用高尚人格引领青年学生的人生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