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言论

2022-11-21 03:48
中国司法 2022年7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林:

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们党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入手,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着力研究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艰巨繁重,人民群众对各领域立法需求多、要求高。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立法数量与上一个十年相比大幅增加。我们编纂完成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制定出台,对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进行系统全面修订,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备,立法工作不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们立良法、促善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民忧、纾民怨、惠民生,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人民群众生活。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针对人民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发力,坚持不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社会关系调节和纠纷解决中,司法具有终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与司法“零距离”接触,使公平正义更加可见、可感、可触及。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法治的暖流浸润心田。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4日第10版,《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黄文艺: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指引中国法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概念。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立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子体系,涵盖从法的制定到实施、从监督到保障等法治建设的多个领域和环节,使法治建设成为一个构造完整、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这既为我们把握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提供了一幅科学清晰的结构图,又为我们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施工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是深化对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法治发展模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主张从本国国情出发自主探索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破除了法治发展的“西方中心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法治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三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深刻回答法治中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科学阐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彰显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法治建设的评判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良法善治守护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这就为法的价值评价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准。四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律置于社会系统中来审视,科学阐明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阐释了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明确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7日第11版,《指引中国法理学创新发展》)

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有力保障国家安全。制定统领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制定修改反间谍法等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保障香港长治久安。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有力保障经济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有力保障文化繁荣。制定修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适应新技术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处罚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依法查处有害文化信息、不良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用法治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有力保障社会稳定。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抓紧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依法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定守护人民安全。有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出台“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推出“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有力法律武器。制定修改长江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出台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河长制湖长制等重要制度举措。开展生态环保督察,及时纠正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筑牢生态文明司法屏障。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4日第10版,《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杨伟东:

不断提升各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也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严格依法行政,厉行法治。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持续深化改革,把依法监管和服务群众统一起来。夯实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特别是确保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加大考核力度,提升考核权重,将依法行政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遵守执行宪法法律,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鼓励地方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再及时将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政策法规,并在全国推广,带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14日第9 版,《不断提升各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