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美芳
(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江苏 苏州 215200)
丝绸文化校本课程是笔者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而构建的课程。丝绸文化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它是校本课程的资源,也是校本课程的载体。除此之外,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同样可以融入丝绸文化。将丝绸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方法有多渠道发掘资源、全方位给予指导、多向度展开评价。
丝绸来自蚕茧,而蚕茧来自蚕。用丝绸文化编织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学视野会更加开阔。我们将“丝绸文化”回溯延伸,将“蚕的养殖”“桑叶的种植”等相关内容都纳入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基于这样的课程视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具有科学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郊外看桑树、采桑叶,并将桑叶带回家、带入校园,让学生学会用桑叶喂蚕。如此,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养蚕?蚕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探究。借助这样一种校本课程、校本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性的语文写作,如写出《养蚕的奥秘》《让桑叶长得更茂盛些》《“破茧成蝶”的故事》《蛾的悲伤》等文章。采桑、养蚕等过程,不仅拓展了学生写作的素材,还让学生获得了一种真真切切的采桑、养蚕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桑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桑树的栽培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蚕宝宝蜕变成蛾的过程,观察蚕茧的形态等。多渠道资源的发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资源的多向度发掘过程中,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多渠道发掘相关的资源,并将其与语文教学对接,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一种学科融合意识。开发科学性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对接、融合。将相关的学科资源、素材等融入语文教学中,使之在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过程中,为语文教学做铺垫。可以说,多向度的资源发掘,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
将丝绸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语文教学进行研究,还要具有相应的丝绸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将丝绸文化、丝绸精神等融入语文教学中,避免落入“贴标签”的说教窠臼。教师通过对学生丝绸编织、丝绸嫁接的指导,引领学生开发艺术性课程。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深入引领,洞察丝绸文化内在的人文精神,才能让丝绸文化有效地融入并渗透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才能让艺术性课程体现“语文味”。
基于此,我们将艺术性课程与美术性课程整合,邀请美术教师走进课堂。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蚕茧剖开,圆鼓鼓的蚕茧外形,加上学生精心采摘的叶片组合成了一张张美丽的图案。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丝绸编织成中国结等,并将与劳动相关的课程融入其中;如指导学生“捏缝”,让学生学会回针法、平针法等针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知识,还变得心灵手巧了。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做手工、画画等,可增进学生对丝绸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艺术课程建构、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帮助学生萌发创意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创意点子、创新实践都是学生习作的重要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建构,增强学生的设计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艺术性课程要着力培育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丝绸文化是一种“根文化”,它丰盈、博大。教师将丝绸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建构艺术课程,还要充分发挥丝绸民歌、丝绸方言、丝绸名胜古迹、名人文化等相关的育人功能,彰显其育人价值。教师要让丝绸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这样一种文化,不仅表现在语文的主观表达上,还显现在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之中。
我们国家在汉代就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立体化设计研发,让丝绸文化、丝绸精神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润泽作用,这就是德育性课程的开发过程。德育性课程的开发,能让学生的课程开发感受、体验走向深刻。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将丝绸与古诗词融合,建构了古诗词中的丝绸文化课程。通过课程建构,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如在“古诗词德育课程”实践中,学生知道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认识了“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领略了“绚丽蚕娘舞,飞烟起岫裳”,理解了“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的尴尬等。语文教学中有了关于蚕丝的相关古诗词的融入,能让学生领略到丝绸之美、人情之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学生进行丝绸文化的全方位指导,要求教师要聚焦关注点,把握训练点。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关注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语文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立体化设计研发。
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发掘相关的史料,从而和学生一起开发历史性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丝绸文化、丝绸精神,不仅要认识到丝绸的美学价值,还要认识到丝绸的历史价值。丝绸的历史源远流长,追寻丝绸的历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知丝绸发展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人和事,还能认识到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语文观”,通过发掘丝绸的历史、嫁接丝绸的历史、融通丝绸的历史,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
丝绸不仅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文化与精神。我国是蚕丝发祥地,古称“丝国”。其中,栽桑养蚕、缫丝纺织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的重大发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嫘祖的故事;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丝绸有关的读物,如北宋刘恕的《通鉴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等;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与丝绸有关的视频。通过多向度发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感知,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史学想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对丝绸进行溯源,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丝绸产生、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放眼未来,联系“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让学生认识到丝绸文化的发展。这样一种融合丝绸发展历史的教育,必将能增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在引导学生感知历史、认同历史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阐述自己对丝绸的相关认知,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开辟一个“展示角”,用于展示学生的习作作品。这样的展示,能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自我内涵的提升,一篇篇习作就是学生丝绸文化认知内化的智慧结晶。
开发历史性课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教学的指南。多向度发掘历史中的相关资源,包括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等,必定能深化学生的历史感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多元化评价,能促进丝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一个媒介和载体。在课程开发和实践评价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将丝绸文化与学生的经验对接并结合学生的生活。通过丝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相关素养的培养。建构、实践丝绸文化校本课程,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丝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的课程实践给予多元化的科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创造性。我们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可以不定期地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年级、社团等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学校设置的“桑梓园”“蚕花居”“锦缎馆”等场所中参与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多元化评价。如评选“养蚕小天使”“丝绸设计小能手”“制作小巧手”等。通过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务实、创新的精神。从丝绸工匠到丝绸名人、从丝路记忆到绸都生态,都可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丝绸文化校本课程进行观照。这些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养成果敢、坚定、进取等优秀品质。多元化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建构丝绸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动手、动脑,能将丝绸文化融入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中,与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形成一体化。如此,实践性课程就能激发学生的具身性认知。通过生命实践活动,丝绸文化能内化成学生的良好素养,外化成学生的文明行为。这样融入丝绸文化、丝绸精神的教育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也是一种直抵学生心灵的教育。
丝绸历史、丝绸文化、丝绸精神,是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融入相关的数字化手段,引入数字化教学内容,从而建构数字化丝绸文化课程。要在教学中渗透国家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学生为推动人类的共同发展设计研发方案。通过数字化丝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构,让学生共商、共享、共建、共创。以开放为特征、以信任为路径、以共享为目标,能有效地提升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