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2022-11-21 00:38昆山市玉山镇司徒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周婷
家长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幼儿

□昆山市玉山镇司徒街小学附属幼儿园 周婷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孩子比较特殊,幼儿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有限,生活经历也比较少,只有利用语言艺术才能强化幼儿教育的效果,达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儿童式的、直白易懂的语言,教师则应该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增加与幼儿的互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儿童化,满足幼儿学习成长的需求。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师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以及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一、幼儿园教师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一)标准性原则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以及家庭是启蒙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与家长更加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与引导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标准性,合理运用词汇与表达技巧,科学控制动作与表情,使自己使用的语言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引导幼儿了解和学习常规口语表达技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必须禁止出现方言性的语言表达,尽管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体现,但是在幼儿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造成干扰,导致幼儿出现不标准的汉语表达形式,影响其之后的学习与发展。幼儿教师必须掌握规范的普通话发音,同时按照现代汉语表达的规范管理和设计自己的语气、语调等,给幼儿以正确的语言引导,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二)儿童化原则

幼儿园与其他阶段教育最突出的不同点就在于幼儿年龄更小,其生活经验比较有限,对世界上的很多事物还未形成初步的认知,而幼儿教育就是引导幼儿认知世界的过程。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还在发育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应了解儿童的思维模式,并根据其思维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保障幼儿在课堂中能彻底领会教师的意思,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进而发挥出教学沟通与教学模仿的作用。幼儿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幼儿主体,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组织教学语言的时候注意语言的儿童化与简化,降低课程理解能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教学语言应浅显易懂,词汇内容尽量简化,教学语句不能过于复杂,语气词可以适当增加,采取轻柔的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形象性,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强化幼儿对教师教育内容的记忆。

(三)引导性原则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应承担其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情境创设的责任,同时还应发挥出引导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通过教学语言实现对幼儿教育过程的管控,并且推动整个教育活动的进行,发挥教学语言对日常教学的引导作用。

二、幼儿园教师语言运用策略

(一)提问性语言应用

提问性教学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能展示出语言的应用优势,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使幼儿跟着问题产生相应的心智活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幼儿在这个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就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提问是幼儿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教师应该进一步精进自己语言的艺术,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提高问题的认知性与趣味性。比如,当教师开展幼儿思维训练课程的时候就可以从课程导入的环节就采取提问的形式吸引幼儿的目光:“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准备了什么?”此时教师为大家展示手中的物品,此时幼儿则会回答:“水杯”。教师接着可以利用教学语言引导课程的开展:“大家真聪明,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挑选自己喜爱的水杯,并观察水杯的制作材料?”幼儿照做之后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有的说是塑料做的,有的说是玻璃做的,还有的说是陶瓷做的。之后教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筷子为大家示范敲击水杯的动作,并提问大家:“请大家用筷子敲击水杯,听一下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不同材质杯子在敲击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教师又可以延伸到新的问题探索中去,这样就能引导幼儿的自主思考,提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引导性语言应用

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与个性,了解幼儿的思考行为,不能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也不应该因游戏操作错误而打断幼儿的游戏进程,同样也不能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而是应该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只有保持幼儿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发生互动,进而提高游戏活动的灵活性,提升幼儿的自主体验感,进而将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内化,促进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把控时间,并自己决定游戏的方式。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有关“影子”的活动时,如果教师直接提问幼儿影子的概念与形成原理,幼儿会感到非常迷茫。但是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开展“捉影子”的游戏,在游戏实践中,幼儿能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同时感受到影子在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光照下的形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探索积极性就会受到激发,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还能增强幼儿对影子的认知。之后教师再鼓励幼儿发表有关影子的想法,经过总结之后为幼儿普及影子的形成原因与变化规律,并让幼儿自己对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讲述性语言应用

幼儿年龄较小,过于规范性、理论性的教学语言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有时候还会造成幼儿的困惑,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模式与性格特征,使用讲述性语言为幼儿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充分应用自己的口语传递知识。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的时候应丰富自己的语言,利用语言为幼儿展示形象的场景和画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主要通过直观的形象认识外界的事物,对很多抽象性的词汇理解不足,此时教师就应该转化语言表达的方式,将抽象的词汇具象化,强化幼儿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幼儿识别不同颜色的时候,如果只是依靠颜色名称开展教学,幼儿很难对不同颜色产生深刻的认知,这样就会影响幼儿对不同颜色的理解和记忆,甚至出现混淆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不同颜色的树叶,询问幼儿树叶的颜色,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分辨不同的颜色,逐渐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

(四)评价性与维序性语言应用

教师在幼儿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会使用教学语言,但是很多教师会忽略评价性教学语言的应用。虽然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抽象性思维比较弱,但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培养幼儿总结归纳的习惯,激励幼儿的学习行为。在评价语言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不断鼓励幼儿的学习行为,提升幼儿的自信心,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谨慎使用批评型的评价语言,以免打击幼儿的学习热情。其次,维序性语言在幼儿课堂教学中也是必需的。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良好的课堂秩序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对幼儿来说,教师使用的维序性语言应简短,包含明确的指令,能让幼儿及时了解教师的意图并且能遵循指令,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教师的维序性语言也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就会破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紧密关系,甚至引发幼儿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寓言二则》中《揠苗助长》与《亡羊补牢》的时候,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的方式让孩子对这两则寓言故事加以了解,明确其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当孩子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向孩子进行提问:1.这两则寓言故事带给你们什么启发?2.《揠苗助长》与《亡羊补牢》这两则寓言故事,谁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的描述下故事内容?当提出问题之后,孩子会踊跃地发言。当然,这两个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再一次为孩子设置问题:1.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像农夫一样“揠苗助长”,应该怎样做?这个时候,幼儿会讨论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答案,有的孩子会说不能急于求成,有的孩子会说不能用不当的手段,在获得他们的答案之后,教师便讲揠苗助长的道路告诉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步求成,要稳固基础,朝着目标一步步完成,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②如果你的羊圈被大灰狼弄坏了,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算不算晚?在提问这一问题后,幼儿会积极讨论,有的孩子会说不算晚,赶紧补上,别的羊不会丢失,有的孩子会说,羊都跑没了,没有补的必要。面对他们不同的答案,教师需要将亡羊补牢的道理告诉孩子,即人不怕做错事情,在做错事情之后要及时改正,如果时间久了,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其实并不算太晚。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是思想的碰撞,同时也是锻炼语言能力的良好机会,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五)体现语言艺术性

从我国传统汉语的使用方面来看,语言本身具备一定的色彩与特征,不同语言的使用能体现出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幼儿教师则应该加强对语言运用的学习,利用不同语言的特点,结合相应的使用技巧,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态度,避免将个人情绪利用到语言当中。比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指定某个幼儿来回答,这样不仅会给幼儿带来紧张感和恐惧感,还会打断幼儿的思维和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先观察幼儿的思考情况,部分幼儿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会做出诸如点头之类的微动作,此时教师便可以“请”幼儿进行回答,如“想必某某某小朋友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么我们请他来帮助我们解答好不好?”这种提问的方式不仅能让幼儿更加放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潜移默化地教会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以及如何使用文明用语。在维护课堂秩序时也是如此,教师一定要避免利用强硬的语气去维持课堂秩序,而是可以利用一段顺口溜或者一个笑话的形式来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进而达到维持良好秩序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应用要点

(一)实现标准化发音

要想优化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教师就应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性,提升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保障自己语言的标准性,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开展教学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教师还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心理,不断拓展自己的汉语言学习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字功底,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与幼儿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为其做出表率和榜样,训练幼儿的普通话发音,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标准性,并时常纠正幼儿口语表达中的坏习惯。

(二)了解幼儿思维习惯

教师与幼儿都是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并不断优化教育方案。此外,教师还应该主动了解幼儿的思维模式与语言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精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让幼儿能理解教师语言的内涵,提高教育水平。此外,教师在了解幼儿思维习惯之后能将其应用于教学环境以及情境的创设中,体现出教学语言与幼儿学习的联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鼓励幼儿自我表达

之所以要优化教师的教学语言,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促进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并创设小组协作的氛围,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学语言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开展教育的工具,同时也是幼儿学习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优化教学语言,幼儿也应在语言表达与日常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能适应发展需要。

(四)合理应用肢体语言

除了口语表达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强化课程教学表达。除了肢体语言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语言环境,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交流氛围,加深幼儿对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幼儿的启蒙教育时期,教师应合理使用教学语言,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学习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语言策略,开展有效的语言教学,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重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语言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我有我语言
想念幼儿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