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 00:3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寇学昭
家长 2022年2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分层教学法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 寇学昭

在我国不断加大教学课程改革力度的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明显。应用分层教学法,能进一步让学生获得更多样化的成长。因此,本文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分层教学法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分层教学法是在班级学生的原情况不被打乱的前提下,从班级所有学生的特点出发,进一步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作为依据,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多个层级。这样的方式,能使教师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针对差异化层级的学生开展难度不同、容量不同、目标不同的教学。这样一种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知识需求以及心理特征而言,也是一种尊重。另外,在实际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拥有多样化的动态层次,教师能满足学生更多样化的选择、尝试以及发展机会,促进学生面向更好的目标前进。这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前提

在小学教学系统化体系中,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固定的教学特点,数学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对小学数学中的适应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来看,数学教学始终是小学教学中的教学难点,因为其十分考验学生的理性思维及应用能力。在设计教学时,由于教学数学相当于数学学科的启蒙课程,因此其在课程设计方面并无较大的难度。但对学生来讲,这一入门过程十分困难。因此,为了达到数学教学的教育目的,教师必须实行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是单纯地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算,更为核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理性分析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其最终的教学目的也是有差异化的,因此分层教学的应用前提,应在分层教学方式的同时使教学目标分层。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前,应充分按照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在教学活动展开时,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也要充分结合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的规定,以班级学生的实践表现为基础展开分析,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个具有突出人性化、趣味化和实效化的主体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育人观与新课程改革的共同推动下,教师群体自觉地将创新理念、拓展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因而极大地促进了分层教学的设计性、渐进性和实效性。而且,核心素养理念又为分层教学点亮了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更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优化依据和评价尺度,从而为分层教学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有助于分层教学的持续发展。

(一)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学生同在一个班级内,并不代表学生就具备相同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面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做到在保障教学整体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化统一,进一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另外,分层教学法相较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同样是一种补充和提升,这对我国新课标中提到的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二)提升教学的公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切实体现教学的公平性,这与新课标中的“公平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这一过程中,不论学生的成绩如何、学习能力如何、基础知识掌握如何,教师都会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得,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发展,从而保障所谓的差异化看待不会出现。

(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分层教学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要以学生为主体,放弃原有的传统灌输式教学,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更注意使学生获得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

上文提到过,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同样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基于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帮助每个学生设置具备较强实践意义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主观探索性,实现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提升。例如,在针对“乘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中等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为这三类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在整个章节的教学中熟练乘法法则,在面对乘法问题时能进行运算。对学习能力处于中等的学生,则要求其能在完成上一个目标的前提下能灵活运用乘法法则,并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习能力中等学生的猜想能力及验证能力。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其在完成上述两个目标的同时,自主针对乘法法则的生成过程进行探索,并从中探索到学习经验。

(二)练习题分层

小学生本身具备知识储备较差、认知能力一般的特点,同时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这也意味着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迅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基于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记忆力特点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全面开展知识巩固性的训练。另外,严格按照学生差异化的层次,进一步综合编制类型差异化、难度差异化的数学练习题。例如,在针对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时,针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学习完成之后相应地完成一些综合性习题。针对一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相应地为其布置一些巩固性基础练习题,如要求学生自我绘制一些比较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三)授课方式分层

在真正开始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性地针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能力、接收能力等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做到有针对性地授课。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础知识较为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提升教学节奏,并将重点放置在引导这一部分学生进行进阶型习题的学习;针对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面向学生展开指导教学,并在做出复习和铺垫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通过促进学生对情境中有关信息问题的探索,使学生针对所有已经得出的信息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小猪来到超市购买零食,超市的标签上表明了一个蛋糕6 元、一瓶水3 元,而小熊要购买总计1 个蛋糕、4 瓶水,共计应支付多少元?学生应通过何种方式列出算式。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共计18 元。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则要继续做出引导,小熊自己是这样计算的:3×4+6=18,那么这一公式中既有乘法也有加法,请问应如何计算?应首先计算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合教学基础做出针对性的引导,确保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进一步摸索出混合运算的应用方式,同时对接下来的知识做出思维发散。而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提升问题的难度,例如,某公园的售票处,实际标价为成人票每人8 元,儿童票每人4 元,而小明共有50元,想要购买2 张成人票和1 张儿童票,售票处需要找回他多少元?在学生列出对应的算式50-(8×2+4)后,教师再将算式分解开来,询问学生8×2+4 表示什么?50-(8×2+4)又表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锻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使其与公式算式相结合反推问题条件,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思维。另外,教师要注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开展阶段性的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环节中的学习动态,针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节,进一步全面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面向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四)提问方式分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而教师是实际教学开展过程的引导者。因此,在实际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保障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分层次提问,进一步保障问题的深度。例如,教师在针对“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这一部分知识点开展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切实开展分层次提问,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知识也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询问他们“长方形周长怎么计算、面积公式怎么计算”,而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主针对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进行总结,同时鼓励两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地上讲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书写,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点的记忆。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

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时,应注意详细针对每一层次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要时刻秉持着过程大于结果的教学理念,只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积极向上、认真努力的态度,即便是最终的成绩相对较差,教师也应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工作的信心。另外,在实际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前,教师也要注意将学生的发展导向当作基本前提,通过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方式进一步针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简单来说,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多应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保障这一类学生能保持信心,更愿意投入学习过程。反之,针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教师应保障将这一部分学生的能力成长当作导向性标准,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保障学生可以朝着好的方向继续进步。

(六)作业分层

对学习而言,其需要经历一个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巩固的长期过程。因此,分层教学的开展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还应通过布置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熟悉和巩固。因此,立足于分层教学法,教师在对课后作业进行布置时,也应综合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分层教学法进行作业的设计。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同步联系、基础练习等多个环节,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差异化情况进行安排。例如,对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展开基础练习,对强化联系、同步练习等可以自主选择性地做。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而言,则要求其必须完成同步练习,并积极鼓励其展开强化型练习。

(七)教师的积极跟进

在实践应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跟进和指导,特别是在应用教学案例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跟进和指导具有极强的教学意义。有许多教师认为分层教学法是在布置好要求和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个层级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一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教师的跟进和指导同样是分层教学当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力、思维力、辨析力、判断力和发展力,以此满足核心素养理念对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能对数学认知任务进行初步感知,有所收获。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凭借自己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积极思考、主动分析、自觉整合,能对教师预设的认知任务获得一定质量的认知效果。自主学习活动能为小学生提供较大的认知空间,能让小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获得较多的信息获取机会、知识解读过程与自主剖析训练等,对小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发展以及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针对“平均数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收集家中的详细用电情况,并将其中的各个资料放置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续平均数问题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平均数运算过程,教师应观察其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和不足,通过针对性指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层级中不求上进的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这切实体现出了教育公平性。教师应切实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具备针对性的分层策略,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