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代艮
教育是国之根本、党之大计。2016 年6 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8 年7 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并进行试点;2022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下文简称《意见(试行)》。《意见(试行)》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并将中小学校党组织职责重新定位于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将使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发生重大变化,内部治理结构得以重新建构。但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谨防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穿新鞋走老路”,出现党建与业务工作脱节割裂“两张皮”的现象,这样才能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作为基层中小学校,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这种新的内部治理体制中,要充分明确党组织与校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与以前传统的校长负责制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做好以党建促发展工作,等等。因此,只有弄清楚、搞明白,才能在实际体制运行中更好地将两者关系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推进中小学教育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入变革。
推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已有30 多年,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是时代赋予中小学教育新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如今实施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为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重新定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并赋予校长负责制新的时代内涵。
细研《意见(试行)》精神,其核心是要落实党组织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党组织具有的政治核心作用,担负学校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责任,即掌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另一方面,兼有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作用,在有关学校的重大事项、重大决议执行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组织集体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安全稳定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执行并落实党组织集体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这是一种决策与执行的管理关系,各自角色绝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学校要不断深入探索党组织与校长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协调两者的运行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中小学校的核心作用,又要切实发挥校长在实际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指挥引领和全面负责作用,用制度来保障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地生根。
笔者发现,各试点学校在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上下了不少功夫,切实想把党建融入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中,努力想做好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但受之前长时间中小学校长负责管理体制影响,在潜意识中对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一把手”角色的认可度更深,认为学校党建工作就是政治学习、“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是可轻可重的“软指标”,而更看重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安全稳定、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硬指标”。所以在实际运行中,不知道怎么找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点、有效载体和有效融合办法,只能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硬性捆绑在一起,为党建而抓党建,导致党建与业务“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试点校党建工作就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更是不要”的境地,致使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往往使学校党建工作被“边缘化”,出现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为深化落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中小学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所以,无论是作为中小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还是校长,都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学校应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赋予中小学的根本要求,对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所以,中小学必须按照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求,推进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的背景下,更要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不断引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校育人全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问题。
二要解决好党组织与校长权责的问题。细研《意见(试行)》精神,可得知党组织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由党组织负责总揽学校全局,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主要把握学校办学方向,决策学校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选配学校干部等。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党组织集体的领导下行使行政管理职权,主要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教学科研、安全稳定、后勤保障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等。因此,两者要各自定位、各为其责、互相配合。所以,党组织集体确定的大政方针,就必须由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组织实施;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提出的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就必须由党组织书记为首的党组织集体讨论决策。在实际运行中,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握好领导的度,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支持与配合校长行使职权,但不可包揽行政事务;尊重并支持校长对党组织集体领导决议的执行实施,但不可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组织指挥。学校的一切行政事务,都要由校长负责,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要解决好内部管理运行方式的问题。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中,需要遵循“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分管负责,执行担责”的原则。党组织书记和校长都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一,都要服从集体领导。首先,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党组织书记是党组织领导的负责人,要肩负起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特别是在学校重大决策前要充分听取校长的意见,不能将个人意见作为党组织集体意见,统一认识后必须要支持与帮助校长开展工作,要为校长的执行创造有利条件并积极协助,保证校长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并督促校长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其次,学校校长作为学校行政“一把手”和党组织主要成员之一,既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党组织集体领导下重大决策的执行者,所以绝不能擅自决定未经党组织集体研究批准的学校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制度修订、干部任用、教育科研、经费管理等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师生利益等重大问题,必须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同意后才能予以实施。因此,各校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相关机制,建立完善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校务会、教代会等会议议事机制,无论是涉及党内重大事项,还是行政内部重大事项,都应由相关责任人提出方案,并在会前加强沟通协商,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要提前沟通,形成一致意见后提交党组织会议进行沟通讨论,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再交由相关分管领导执行落实并承担分管责任。这样,学校党政才不会各哼各曲、各唱各调、相互推诿,才能确保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体制顺利、协调、高效运行。
四要解决好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问题。要解决好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问题,就必须要以“党建带动”为切入点。首先,以党建带“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党员政治素养提升、教职员工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的结合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主阵地,将党的基本知识、思想理念渗透到思想道德建设的课堂上,把立德树人贯穿办学始终,实现育人与成才有机结合。其次,以党建带“群团建”,凝聚群团组织促进发展。要将“群团建”作为学校党建的重要工作之一,充分依靠并利用“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群团”组织中要充分树立党员教师的正气,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并且要让党员教师冲在前、干在前,充分发扬“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组织在“群团”组织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逐梦前行,首在把舵导航;攻坚克难,更需引领力量。虽然探索与实践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但只要不忘初心,争做一名具有政治引领力的党组织书记,争做一名具有教育情怀的校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一定不会“穿新鞋走老路”,管理体制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越来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