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彪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特别是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九个坚持”的第一条,突出强调了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2022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小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方向原则、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党组织是贯彻校长负责制的政治灵魂和主心骨,校长负责制是实现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中小学校党政之间是融合的,不是对立的;是一体的,不是分割的。党组织要围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用人才这一中心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把舵定向、出谋划策,牵总指导学校各项工作;校长(行政领导班子)要对党组织负责,在党组织和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一线业务工作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黏合剂等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覆盖和充分体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领导。”这里的教育思想指教育规律,是说要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按规律办事。无论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还是教育行政的领导,都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范畴。今天的学校文化、今天的教育思想都必须围绕“党的领导”这个核心。
学校工作首先是文化工作,学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文化建设的问题。文化就环绕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虽然文化是极其复杂的社会产物,却给了我们真实的生活感受:个人的言谈举止、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是文化;组织的价值标准、风气风尚、利益追求是文化;社会的是非界定、善恶评判、美丑取向是文化。同样,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发展方向、管理制度、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就是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展示,伸手可触、抬眼可观。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相关内容。一般而言,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风校训、校园规划、教师发展、课程文化、学生道德养成等诸多方面。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学校是育人场所,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道路、办学方向,才是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党的领导的意义所在。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且,每一种特定的文化,又首先起源于自身悠久的历史,有着其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开篇中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社会历史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过去、现在、将来这样发展的、连续的角度,以及横向、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才能准确理解学校文化。
历史是文化的延续。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都随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决定着教育因何而起、为谁服务,有着规律可循。面对百年未遇大变局和民族复兴新的历史方位,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沿阵地。中小学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导向,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从而为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想是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决定着一切工作的方向。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学校的校长老师更应该管。”“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
学校不是封闭的空间,学生不是孤立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是把握历史主动、提振精神动力、培育历史自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相关内容之中,进而影响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风校训、教师发展、学生道德养成等诸多方面,形成学校发展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比如,中小学校尤其需要借用疫情、灾难这本现实教材,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全面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用生动、鲜活的抗疫故事,展示我们人民的勇敢执着、团结友爱、舍己救人、聪明智慧,展示我们国家的道路自信、制度优势、国家强大、民族精神。
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践诺笃行的过程,就是党的教育方针具体贯彻过程,也是党的领导具体实现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党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4]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执行程度,决定着教师的政治认识、思想觉悟和日常的教育教学达到的高度,影响着党的领导的实现程度。
教育是政治的基础,维护着政治;政治是教育的方向,指引着教育。“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政治,不论是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5]
教育的阶级性是教育的目的性、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理解了教育的阶级性,就理解了今天的教育方针以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价值,就能在育人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追求。理解了教育的阶级性,就理解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政治意义,就不是仅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会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精神养成和完美人格塑造,引导他们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是单纯的教书授课,而是肩负着育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教师要涵育教育情怀,不断反省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恪守职责,严谨治学。要坚持终身发展理念,自觉培树渊博的专业理论、广博的通用知识、宽阔的胸怀视野,不断涵养高尚的师德师风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从而在引领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中,锻炼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更好地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德建设过程就是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就是践诺笃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就是实现党的领导的过程。
师德建设永无止境。教师要加强“个体师德”建设,围绕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知识修养、魅力风采加强个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从业师、经师走向人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推动“群体师德”建设,培树师德标兵,宣扬典型事迹,弘扬社会风尚,打造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群体,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教育力的精神支撑,是“好老师”和“大先生”的重要标识。广大教师要知行合一,做到师德自律、师德自省,成为学校文化的规划者、引领者、实施者,引导学生成为学校文化的参与者、体验者、受益者,将党的领导细化、分解到履职尽责的工作日常,实现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学校和教师担负着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重任,必须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领导权。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挖掘不同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过程中,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体现党的意志、实现党的领导。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把立德树人转化为教育理念,形成全员参与、全程介入、全课程渗透的育人格局,从而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动各类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同频共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指向,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培育道德情操、高尚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挖掘思政元素知识点,这需要把所讲授的课程放到该项理论知识或专业技术的宏观环境中,从而清晰看到该课程或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挖掘思政元素知识点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挖掘内容,对于同样课程,不同教师受自身能力素质、文化涵养影响,对其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知识点理解不一,挖掘内容和深度不一;二是教师的挖掘方向,对于同样的思政元素知识点,不同教师对其联系实际、指向生活现实的角度不一样,教育的方向就不一样。上述两点正是利用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客观认识社会,以及培养层次丰富、底蕴饱满、内涵深厚的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体现。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前沿阵地,其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就是确保所培育的时代新人能够实现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是感情归因、意识归属,其外在的表现是立场站位、家国情怀,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
不同课程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都会触及学生的内心,触动、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引起真挚的感情共鸣。所以,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涵养厚重的家国情怀,强化政治认同,成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
课程思政要注意利用好家乡教育资源。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历史人物,无论是土特产品还是神话典故,都有着情感的依恋、情怀的依托和丰富的家国情怀元素。要通过开展情境式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家族的变迁、家乡的变化、学校的发展中总结身边的变化、感悟身边的历史,进而将身边的历史融入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从而生动地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有了丰富的家乡情结、浓郁的家国情怀,就有了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就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政治一致性。
新时代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化、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做好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立足实际、融入现实、贴近生活开展党务工作。树立党建思维,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是从传统教育治理观向现代教育治理观的一种转变。某种程度上,党建思维事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激发治理动力、提升治理效果、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思想决定行动。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推进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提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文化建设中有主体责任,师资队伍建设中有主体责任,课程思政建设中有主体责任,围绕学生成长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都有主体责任,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涵。
主体责任扛起来了,方向就明确了,班子就团结了,局面就稳定了,队伍就有力量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就有了保障。肩负主体责任,就是讲政治、肯担当,想干事、会干事,就树立了旗帜、凝聚了人心,这是对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强化和维护。
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辨别能力等限制,有时会误入认知盲区,产生模糊或错误认识,尤其需要“精准滴灌”。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别学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成因,细化措施、分类施策,把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把学科教研、学生班级融为一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照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方面下功夫。将“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全面融入课程教材。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真实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网络空间,高度关注学生的精神培养和人格养成,围绕价值、文化多元交汇的复杂现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党建工作,在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工作作风与师德师风相统一,实现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比如,加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关注社会形势发展新动态,不能孤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科研、集中备课、培训提升、家访谈心,还是面对学生的主题班会、教学实践、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以及社团等活动,都是在育人,都是在做德育工作,都要聚焦教育教学,全员协同联动,强化主阵地作用。
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不能把中小学校的党政简单地理解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除常规的、有形的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发展和办学思想要做到深度相融、全面相通。党组织的工作不是高喊口号、不是空洞主义,而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校长(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不是招生分班、配发教材、审查教案,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