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 隋峰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对塑造学生健全品格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国家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法制建设,需要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又能够实现“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知识与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孕育出生动有趣的灵魂,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增强道德与法治意识。在实践中丰富生活经历,抓住事物本质,了解分析事物全体,建立起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课堂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知识迁移引用,激发探索与思考的能力,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习质量,真正做到回归课堂本真。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在素质教育新一轮的革新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对真实生活案例的解析,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认知经验不足,思考探究较为浅显,从而导致他们的兴趣不稳定,对事情的思考只停留在具象思维的阶段。然而道德与法治科目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如果不丰富教学手段,不创新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这门科目学习的枯燥、乏味,进而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生活经验与情境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将具体事件渗透到学生的思考中,借助广泛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拉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距离,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既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完成教育是育人的关键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属性要求情境创设应当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充分体验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培养学生乐学善思、观察事件于微的学习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利用形式化情境导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较为连贯的情景对话设计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层次性,还原教学目标,深度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实现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手段的有效衔接。教师在确定学习内容的情景下进行问题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问题的巧妙导入既能够通过真实生活案例的讲解帮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学习及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时,首先可以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力的纸”导入课程。学生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活动中权利意识都很强,但对自己所履行的义务缺乏相应的认识。接着根据单元学习目标编写“依法纳税”小剧本,设置场景,划分角色,进行对话演绎。在课堂上笔者随机指着小斌桌子上的一瓶饮料问道:“小斌同学你认为你在买饮料的时候纳税了吗?小斌急忙答道:“老师不用,这瓶水是从我家的超市里拿的,不需要缴纳税款。”在对话中了解到小斌的父母是个体商户,在运营超市时同样也在履行着纳税人的义务。有的同学到超市消费买东西,商家打印的小票就是消费纳税的重要凭证,无论大小缴纳的税款都由商家替我们缴到了“国家金库”,所以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通过角色的对话既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也巧妙地将生活场景引入教学课堂,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家庭作业,复习巩固知识,而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获取一份进入社会的文凭通行证,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学会擅于观察生活,并透过细微的事件,例如一次不同的生活经历、一条时事新闻展开对政治的探究、对消费的思考、对环境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优化学习观念,健全思想品格。在现阶段,知识迁移能力是决定学生经验认知、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创设课堂情景,联系生活将熟悉的领域知识逐渐迁移到现有的学习领域,引入思考,将知识的载体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效果。切实掌握知识迁移能力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是让知识穿过理论,走向讲台,走进生活的学习全过程。
例如,在学习“多样文明,多彩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提炼历史发展方面的教学内容,了解古代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接着通过信息技术放映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影视图片,观察并欣赏古代遗迹的过程中激起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心。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古代劳动人民凝聚汗水和智慧为人类创造了那些灿烂的文化成就,并举例说明。同学们积极发言列举了青铜器、瓷器、长城、古籍典著、金字塔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文明,体会文字的诞生对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借助现代人与古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及文字的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几千年前先民们生存的智慧,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性知识科目,具有强大的逻辑关系和学理框架。创设情境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运用生活情景导入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将理论知识通过熟悉了解的情境变得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能够借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拉近学生与道德法治课程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动力。情景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融合,实现学生由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转变,调动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实现人才教学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良好品质的培育,通过收集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帮助学生构筑环保意识。接着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或者学校周边切身体验保护环境的活动,实施“环保计划”,通过捡拾塑料瓶子、零食包装袋等深入了解垃圾的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时法治教育相结合,不断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合作组织和领导,探寻更多课堂开展的途径,突出“家校共育”的教学思想。一方面家长、学校、教师都能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能够共同促进小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想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那么就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培训来实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但是,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来看,它具备着复杂性和长期性,所以只有落实家校共育,才能够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对此,为了有效发挥家长的榜样力量,那么只有将课堂延伸至家庭,并使家长与学生都成为教育的对象,这样才能让家长发挥自身的力量,同时真正成为学生的老师,这样通过有效的互动,就能够形成以家长的行为影响学生,并由学生激励家长,从而通过二者的共同成长和互相促进,就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局面。“合育”的途径首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群,时事新闻传播,使法治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在每学期末向学生家长发放有关法治教育的信息传单,不断提高家长与学校法治教育的一致性、配合度、融合度。最后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班级开展的有关法治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更好地构建“平安班级”“平安校园”。
例如,在学习“安全护我成长”的单元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将常见的交通安全、外出游玩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技能等重点知识,向学生普及并逐一阐释。接着通过展示具体的调查研究数据例如“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约造成两千多名十五岁以下青少年的不幸死亡”,安全隐患就在身边,遵纪守法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悲剧的发生。一行行、一列列触目惊心的调查显示数据,促使学生在内心早早种下了“安全第一”的防范理念,增强了遵守交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然后可以根据课本所提供的人物对话编撰情境对话,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上课的动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枯燥的教材内容增光添彩。最后在师生课堂相互交流,彼此融洽沟通的基础上,形成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初衷就是培养小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情境下自身随机应变的实践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严肃且认真的,大部分小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模仿和学习。针对此情况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加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核心素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引导工作,以自身较强的核心素质水平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作用,从而促进实现综合教育发展目标。教师在榜样作用及情感引导过程中,要通过多角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质水平,从而促进完善教育效果。例如:在小学道德与发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其中的主要德育教育发展目标为全面增强学生对于公共生活秩序遵守的意识,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本课具体教案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情感引导教学方法,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使学生全面了解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同时可以结合教师的正确情感引导及具体教学内容,充分了解遵守公共秩序的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在榜样作用受益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体现,同时要结合日常教学及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全面展现,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探索情境中,充分感受教师的引导及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在不同角度完成德育发展目标。因此,综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德育发展目标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加强情感引导工作模式的应用,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作用,将会有效促进实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身心都在飞速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以现实生活为例,立足教材,贴近生活,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的情境,转变教学思维,实现教学质量高效提升。把握住小学生正处于对知识问题易产生好奇敏感的年龄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遵循教学开展的内容,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短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主动开动脑筋,主动培养学生看待身边事物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多方合力,凝聚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悬挂有关法治教育的横幅,在校园宣传栏上张贴并普及法律宣传小知识,讲法治观念深入学生内心。例如,在学习“宪法是根本法”单元时,首先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选择《宪法》中的有关章节、条款,并组织开展“同升国旗,同诵宪法”的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积极性和探求心,让“宪法精神”厚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其次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法治演讲,抑或者是设计有关宪法宣传内容的海报,书写或绘画出自己对法律认知的意识和心得体会。在课下,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活动,实现家、校、师联动学习,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发展。最后可以借助“开学第一课”多角度、多方面地帮助学生牢固法治思想,树立法治意识,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防范火灾。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法治教育向常态化、规范化、行为化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结构,通过开展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不同情景,能够不断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法律小知识,切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打造高质量教学课堂。并且通过贴合生活实际,运用情景教学将知识经验与应用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连续性的思考,引发对旧知识的思考,进而领会并消化吸收新知识,最终帮助学生构筑起坚实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